1784年是一个魔幻的年份。
这一年,美国的独立战争刚刚结束,当时他们才有13个州。美国宪法还没有制定,他们还没有成为联邦制国家。整个国家还是一个尚在摇篮里的婴儿。
但这时候的中国,已经延续了几千年,又正处于乾隆时期。
美国刚刚独立,幼小无助很懵圈。因为打仗,美国通货膨胀,国库空虚。为了摆脱贫困,美国就想着跟欧洲这些老牌的大哥们做生意,结果生意没做成,还被各种打压。
在欧洲极具话语权的英国,不仅自己不跟美国玩,还要欧洲各国都不跟美国玩,连曾经的“盟友”西班牙也封锁了密西西比河的河口,严禁美国船只通行。
曾经与美国并肩作战的法国,勉强向美国开放了西印度群岛的几个港口,但只允许60吨以下的船只出入。
这种态势,不就是想让美国被扼杀在摇篮里吗?
用美国人自己的话说,“当时美国没有资源,没有资本,没有商业,没有朋友。美国与欧洲的贸易变得困难重重,经济面临崩溃的危险。”
这时候,美国将目光标准了正处于康乾盛世的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对中国是这么描写的:“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最富有的国家之一,是世界上土地最肥沃、耕种得最好、人们最勤劳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在美国国内长期对东方大国不差钱遍地都是黄金的渲染中,到中国来赚钱成为了很多美国领导者发家致富的计划。
于是,在1784年,美国将一艘战时帆船任命为“中国皇后号”,然后还选了一个黄道吉日,2月22日也就是美国总统华盛顿的生日这一天,满载着人参、皮革、毛衣、胡椒、棉花以及铅等商品,满载着全村的希望,离开了纽约港,不远千里来到中国,寻求和中国的贸易。
“中国皇后”号
漫长的六个月后,“中国皇后”号终于到达了当时作为中国海上门户之一的澳门。在这里取得了一张盖有清廷官印的“中国通行证”,获准进入珠江。然后在一名中国引水员的带领下,经过一天的航行,抵达广州的黄埔港。
“中国皇后号”的船长格林在日记中写道:中国皇后号荣幸地升起了在这海域从未有人升起或看见过的第一面美国国旗!这一天是1784年8月28日”。
靠岸后,“中国皇后号”鸣响礼炮十三响,代表着十三个州。停泊在港口的其他外国商船也鸣炮作回应。
四个月后,“中国皇后”号的货物已全部脱手,并采办了一大批茶叶、瓷器、丝绸、象牙雕刻、漆器、桂皮、玉桂和绣金像等中国的特产,于1785年5月11日回到纽约,往返历时一年又两个月。
到达美国港口时,已经有很多人在岸边等着抢购从中国带回来的货物,就连华盛顿总统也派人抢购了302件瓷器及精美象牙扇等。
虽然这趟买卖并没有为美国赚得很多钱,但却开辟了中美之间的直接关系。
返回美国的“中国皇后”号
1785年5月,《纽约新闻快报》的一篇报道说:这向我们预示着一个美好的未来和广阔的经济前景,届时我们将省却那些麻烦且不必要的中间贸易……它都将激励国民仿效甚至赶超自己的商业对手,从而造福整个美国。
从此之后,美国后来居上,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一度超过了英国。仅1785年,就有5条商船前往中国。据统计,在1786至1833年的48年中,美国来华的船只就有1104艘,几乎达到英国来华总船数的44%,而超过其他欧洲国家来华船只总数的4倍。
由于美国成功和中国建立了贸易往来,直接将英、法、西等国封锁和半封锁美国的计划打破。
进入19世纪以后,英国等国家再也无法对美国进行贸易禁运了。
由此可见,选对贸易对象很重要。反观现在,历史的教训就在眼前,为何还有些人看不明白?合作才能共赢,贸易战什么的只会两败俱伤。
某些人,不要想着学当初欺负你的人一样,对人落井下石。中国在面对灾难时拥有的韧劲,是你们这些发战争财的暴发户不能想象的!
中国,奥利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