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戍守——梅力更沟障城

2019-07-15     包头网

考古发现,赵长城在秦汉时期仍然是一条重要的军事防线,直至北魏时期依然使用。在这条长城防线上,历代统治者修筑了系列军事工程,并派重兵据守。仅包头一段就修筑了 10 多座烽燧,10 座障城。

这些障城与郡县和长城密切联系在一起,北依大青山为屏障,南临黄河为天堑,中间烽燧相望,构成了一道坚固的边疆防线。

梅力更沟古城是赵长城包头段最西边的一座障城。过去游梅力更只知有山水和梅力更召,其实梅力更古城也是值得顺路去看看的。

梅力更沟障城有南北两座。南城位于梅力更沟西侧台地上,南距梅力更召 100 米,北距长城约 8 米。平面呈方形,边长 65 米,土墙夯筑,基宽 10 米,残高 3~5 米,南墙设门,宽约 10 米。

北城位于长城北侧,深入梅力更沟山坡上,南北两城相距约 400米。北城有网围栏阻挡,我寻路攀爬几次未能如愿,只是从相机的镜头里远远地 望。资料记载,该城呈长方形,东西长 55 米,南北宽 35 米,基宽 10 米,残高 2~3 米,南墙设门,宽约 9 米。

梅力更沟障附近还有两处烽燧,一处位于梅力更沟东岸,紧贴赵长城,另一处位于梅力更沟西岸梅力更沟南障城北墙中段,二烽燧均呈圆锥状,底径约 20 米。



梅力沟障城

纵观包头境内赵北长城沿线,凡可通往山北的沟口都修筑障城、烽燧据守,重要沟谷山口设双城防守,梅力更沟谷就是其中之一。我原以为梅力更沟谷是不可以通行后山的,为了了解梅力更沟障城,我顺梅力更沟谷北上行走数小时,到达了较为平坦的明安川。看来梅力更沟在古代也是一条穿越阴山山脉的重要通道,我理解了赵、秦汉及北魏时期在梅力更沟口设双城戍守的军事意义了。

我在梅力更古城行走,感觉在距南城约 10 米处还有一座古障城遗址,只是由于时间久远不太清晰了,但能大概判断其轮廓,并发现大量的汉代砖瓦残件。但经考古证实,这是梅力更沟南障城的一处院落遗址。

包头境内长城防线的城障建设在城墙南侧,只有两处障城在城墙北侧修筑,一处是固阳秦长城的赵碾坊障城,一处就是梅力更障城。两处障城的设立充分反映了梅力更沟谷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mOGXBmwBmyVoG_1ZWm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