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了内蒙的烧卖,再吃南方的烧卖,仿佛受到了一万点伤害

2019-11-04   瘦态慕

在肉食爱好者眼中,所有不包肉馅的面点都是耍流氓,包子饺子如此,烧卖更是如此。作为一个北方人,当我第一次吃到上海烧卖的时候,感觉自己一脸的蒙圈,待反应过来之后,感觉自己已经受到了一万点伤害!我吃得这个确定是烧卖?为何烧卖皮里面包的竟然是另外一种主食——糯米!

糯米烧卖

瞬间让我想起了郭德纲相声里说的那句:大饼卷着馒头就着米饭!这主食配主食的吃法,在上海烧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主观的来说,我真心接受不了上海烧卖!但是客观的来说,上海的烧卖在曾经那个物质并不富足的年代,拯救了无数上海人的味蕾。上海的烧卖,像极了上海人精打细算又精致细腻的性情。上海常见的烧卖有两种,一种叫糯米烧卖,就是刚才被我吐槽的那种。糯米烧卖的馅料就是糯米加酱油,有心人可能还会加上点猪肉丁、香菇碎和笋丁。

另一种是下沙烧卖,里面就是春笋和猪肉。春天的时候,下沙烧卖是上海人的最爱,鲜香的猪肉中加上带着春天味道的春笋,瞬时间给这饱含油脂的烧卖带来了一丝清新的余味。可是,上海的烧卖无论加什么馅,都无法弥补它自身的缺陷——太小了!带着南方气息的上海烧卖,三个一群五个一组的出现在蒸笼里,吃上海的烧卖,品汤汁的滋味多于感受馅料的实惠,对于北方人来说,吃这样一份精致的早餐,可能得是饿着来的,饿着回去了!

下沙烧卖

如果此生只有一次机会,去一个地方吃烧卖,我觉得,这个地方一定是在内蒙呼和浩特。呼市的烧麦,让我吃过一次之后,就终身难忘了。呼市的烧卖,多为羊肉馅的,所以就注定了它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了。内蒙的羊,吃着沙葱、喝着矿泉水长大,沙葱去腥去膻,导致内蒙的羊肉就算是在清水煮炖的情况下,都没有丝毫的腥膻味道。上哪去找这么懂事的羊哦!所以,用内蒙的羊做烧卖,咋可能不好吃呢?鲜香的羊肉、雪白的面粉、清脆的能掐出水来的大葱,在各种佐料的作用下彼此交融,互相影响,在出锅的那一刻,将味道推向了高潮!呼市的烧卖用实力展示,为何“鲜”字的右半部分是个“羊”。

呼市的烧卖,皮轻盈透亮、韧而不软,而且馅料的分量够足,一般外地人吃上五六个也就饱了,而呼市本地人,最多吃十个,也就满足了。在内蒙,吃烧卖的时候得配上一碗现熬的奶茶(由鲜牛奶和茶砖共同熬制而成),能够给唇齿间带来一丝莹润的同时,成功带走口中多余的油腻,最后只剩下奶和茶的清香,萦绕在唇齿之间。

对比之下,我觉得上海的烧卖是走心的,它的精致离不开用心琢磨。而呼市的烧卖则是走胃的,几颗硕大扎实的烧卖下肚,全是落胃的满足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