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年仅35岁的台湾演员高某某在录制综艺节目的过程中,摔倒昏迷,抢救无效后去世。事后,综艺节目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医院宣布高某某死于“心源性猝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许多人认为猝死是在没有预警的情况下发生的。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孙宝贵院长表示:事实上,在猝死发生之前是有一些迹象可循的。
这些信号,一定要注意!
1、如果以前就有胸闷的症状,近期症状加重,说明以前稳定的斑块随时可能发展为大的破损,导致急性心梗的发生。
2、多数心律失常的危险性较小,不会引发猝死,但如果是频繁发作的室性心律失常,则有发展为室颤的风险。
3、心率小于50次,血压变低,容易出现长时间的心脏停搏,导致猝死。
4、晕厥有时持续几秒钟后能自行恢复,如果不能恢复,便会造成猝死。出现不明原因的晕厥,应非常警惕,尽快查明原因。
5、出现不明原因的疲劳、乏力,或伴有胸闷、水肿,应警惕猝死的发生,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心肌炎或心肌病造成的。
6、脑卒中也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如果出现单侧看不到东西、单侧肢体麻木、乏力,或走路不稳、有踩棉花感,应警惕脑卒中的发生。
孙宝贵院长表示:如果身体出现这些信号,切忌不可大意,需要及时到院做相关检查。
这些人群,是猝死重点“攻击”对象!
1、心血管病伴随着焦虑抑郁,成为猝死的一个重要因素。
2、打鼾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一个征兆,如果“睡眠呼吸暂停“时间一次超过120秒,很可能发生睡眠中猝死。
3、过度劳累、作息不规律会引起低糖低钾,电解质紊乱,导致心律不齐,这是引发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
4、长期熬夜诱发心律失常、心脏早搏而突然晕倒,若没获得及时急救,易发生猝死。
5、生活压力大会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并会增加心律失常、血管痉挛的风险,甚至诱发猝死。
6、肥胖易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冠心病时易发生心肌梗死和猝死。
7、长期上网属于静态性动作,血液粘稠度较高,下肢可能形成深静脉血栓,运动时血栓脱落,可能会造成肺梗塞,严重可能导致猝死。
8、吸烟的人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是常人的3倍。酒精能让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是扣动心脏病发作的扳机,长期饮酒还可导致心脏衰竭等疾病。
孙宝贵院长建议:对于像猝死这样的突发性疾病,大家一定要休息好,不能过度疲劳,不能熬夜,生活还要有规律;对于个人应定期检查,有不适要及时就医。
预防猝死发生,这些检查不可忽视!
对于现在越来越多的猝死情况发生,孙宝贵教授表示:如果是猝死的高危人群,特别是运动爱好者平时或者需要参加活动前,不要忽视检查工作。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平板实验、以及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检查都能够进一步查出心脏存在的隐患。
如果近期身体出现了“猝死”来临前的征兆,或者平时是过度劳累、长期熬夜、肥胖等猝死高危人群,又或者近期要参加运动会或马拉松等运动强度较高的活动,做个心脏健康检查会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