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热浪滚滚的夏日,雪糕、冷饮、冷镇西瓜……一切能带给我们冰爽感受的食物最畅销;另一样“冻物”就是空调,上班族8小时叹空调,下了班照样离不开冷气,晚上洗完澡,再开着空调一夜安眠。
夏天人体阳气外发,暑气伤津, 容易耗伤元气,出现身倦乏力、短气懒言等一系列阳气外越的症状;岭南夏日闷热多雨,湿邪伤脾阳,可导致脾胃功能运化失调, 出现不爱进食、疲劳、腹泻、四肢不温等症状;如果饮食起居再一味贪凉食冷,防暑降温过度,更会导致内寒过甚,阳气更衰。
冻物伤阳 隐痛冷痛是身体警报
“十病九痛,有病就有痛,有痛就有病。”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心血管科专家黄琳教授指出, 很多内寒阳伤的人,出现隐痛冷痛,正是身体发出的警报,比如颈痛、背痛、腰痛、头痛等。较多出现的冷痛,痛处喜暖,常见于腰脊、脘腹及四肢关节等,正是脏腑、肢体失于温煦而致。
自制凉茶 胃肠病患者应多注意
“医生,我知道市面上卖的冻饮不好,就经常自制凉茶,没问题吧?”
临床上,很多患者认为,自制品好过市售冷冻饮料,这是真的吗?
黄琳教授指出,夏天出汗较多,经常感到口渴,清凉茶饮可解暑可帮助散发体内热量,补充水分。其实,我国自古就有将药材、食材调配成冷饮品的习惯。比如凉茶,用菊花、金银花、山楂片、陈皮、玄参等配制成茶饮,还有绿豆汤、黄瓜汁、红豆汤、酸梅汤等,也有解渴防暑的作用。
中医教路
将这些茶、汤、饮自制成冷冻饮料,消暑更佳。毕竟是寒凉之品, 切不可过食,否则会损伤脾胃,可能出现消化减弱、胃痛、呕吐、腹泻等症状。平素有胃肠道疾病的人尤应注意。
一方面,在炎热的夏天吃大量冷饮,会引起胃肠道血管突然收缩,血流减少,胃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会发生紊乱。由于 大量液体成分入胃,胃内的酸度会有所降低,杀菌作用减弱,更易诱发胃肠道发炎。
另一方面,大量饮冻饮也会使咽部血管收缩,血流减少,使局部抵抗力降低,上呼吸道的病菌大量繁殖,引起 咽喉部炎症。
此外,进食大量冷饮后,食欲会降低,造成营养不均衡。
消暑方推荐
枸杞五味子菊花茶
治暑热烦渴,发散体热。用于体虚多汗、失眠多梦。
材料:
枸杞10克、五味子10克、菊花6克。
做法:
把所有原料放入杯中,冲入300毫升开水,加盖闷泡10分钟至味道渗出即可饮用。
金银甘草茶
有清热解毒、生津滋润的作用。
材料:
金银花10克、石斛10克、甘草6克。
做法:
把所有原料洗净后放入锅中,加水600毫升,用中火煮15分钟,待味道渗出即可饮用。
清补凉汤
有健脾益气、滋阴润肺的作用。
材料:
山药、莲子、百合、桂圆肉各15克、芡实、大枣、玉竹各10克,白糖适量。
做法:
所有原料洗净后放入锅中,中火煮开,然后用小火煮熟,加白糖适量即可食用。
三豆汤
清补凉汤
有清热解毒、祛湿利尿的作用。
材料:
薏苡仁30克、绿豆30克、红豆30克,白糖适量。
做法:
所有材料洗净后放入锅中,中火煮开,小火煮熟,加白糖适量即可食用。
指导专家
黄琳
教授 主任中医师 特诊专家
编辑:黄咏欣 责编:李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