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陕南后柳水乡的那一刻,枕江而眠,醉在了水乡不醒…

2020-09-22   朱文鑫

原标题:走进陕南后柳水乡的那一刻,枕江而眠,醉在了水乡不醒…

这些年,一直在行走,走南行北不知看过多少古镇和水乡,但,在走进陕南石泉的那一刻,我发现,这座陕南的小城,是最适宜宜居的一个诗与远方的家——许许多多文人、画家,在这里安居下来,静心创作,安心隐居生活而不愿还乡,后柳水乡即后柳古镇,一处临水而居的如家小镇。

后柳水乡三面环水,称之为半岛其实也不为过,小镇临河而生,自然水乡风情十分浓郁。一座邻水的小镇百米长、人口不多,站在高坡上俯视小镇,清水、绿山、云雾,像极了那副山居立体画。

小镇的临江处,是小镇古建筑的集中区,几百年了,一条曲折石阶小径,弯弯折折向上,形成一条小街沿着石阶漫步,老人悠哉悠闲的做着小买卖,或是倚门、或是端坐着享受慢时光,被小镇溢出一寸寸光阴所陶醉。

小雨,如酥,这里的一切似乎笼罩在混沌的世界了,有的在小酌、有的似乎还在午睡。老街上的行人三三两两,真是我想要的那种恰好,石阶旁的一只猫,懒洋洋地叫了一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又睡了,一把木椅静静黎着,像是在等回归的主人。小镇的老街曲曲折折又曲径通幽,像是人生。一条老街,时而宽敞、时而窄的只能两个人过,路是青石铺成,老屋一幢幢排列着,像是一位位来着,审视着古镇的沧桑。据记载,历史上后柳盛产桐油,人们沿江砌坎,修建油坊,出产桐油,故称“油坊坎”。

后柳镇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历史上这里曾是连接陕南和川北的重要商埠。清朝时,这里称后柳镇。凭借汉江水运的便利,陕南的茶叶、生漆、木耳等山货土产从这里销往各地,来自四川、湖北、湖南、江西等地的客商纷纷在此建铺中转货物。和许多陕南的古镇一样,随着陆路运输的发展,后柳镇也在近代逐渐喧嚣散去,渐渐归于平静。

这座水乡小镇,还出了一位名人,那就是上个世纪一名抗日名将王范堂,在台儿庄战役中以敢死队长的身份带领敢死队杀入日寇群,大获全胜,美名远播……

随着全域旅游的发展,后柳水乡作为生态旅游重镇,被命名为“省级生态镇”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2017年被省旅游局授予十大旅游名镇,亦是宜居宜业宜游的休闲家园。

后柳水乡现有云栖后柳、水乡渔村、中坝作坊小镇三个生态旅游目的地,这里被外界誉为集养生、休闲、观光、娱乐于一体的复合多元休闲度假区,以旅游休闲商务为主的度假区、以秦巴文化为载体的文化休闲中心、以养生休闲为主的度假区和八亩田历史景观区。

夜色初上,与好友在江边点上三两碟小菜,咀嚼着江鱼、江虾和腊肉美味,一直喝到微醺,然后听雨而眠,简直就是醉在了水乡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