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青衣祖师级人物陈德霖

2019-05-16   王培俊5188

一、概况:

陈德霖(1862年10月27日-1930年7月27日)生于山东黄县,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旦角,京剧演员。名鋆璋,号漱云,小名石头,幼年先后入全福昆班和三庆班坐科,习昆旦、京剧青衣兼刀马旦。以唱功著名,人称"老夫子"。1930年去世,享年69岁。

二、艺术特色:

陈德霖是清代光绪年间以来青衣演员的代表人物,其主要特色在于继承老派青衣演唱的传统,偏于阳刚一路,而在唱法上较前人略有变化,是近代青衣重要流派,世称“陈派”。陈德霖上承时小福,基本遵循传统唱法,如“八大腔”在慢板中的运用,兼取胡喜禄所设计的新腔,使唱腔刚中有柔,改变了旧式直腔直调的唱法。又首创在唱腔收尾时用甩腔收音,峭拔有力,成为后来青衣常用的唱法之一。陈德霖嗓音高亢激越,圆润清脆,直至晚年仍保持着优美的音色和充沛的气力。他吐字讲究,发音准确,因幼时曾习昆旦和京剧武旦,身段、武功都很熟练。做工谨严端庄,扮演雍容华贵的妇女形象能合乎身份。生平不尚花梢,擅演剧目多为唱工和唱、做繁重的戏,如《祭江》、《祭塔》、《孝义节》、《落花园》、《长坂坡》、《三击掌》、《探寒窑》、《武家坡》、《三娘教子》《六月雪》、《南天门》等,其中《四郎探母》、《雁门关》中的萧太后则得梅巧玲的真传,有出色的表演。其昆剧如《琴挑》、《出塞》等亦负盛名,成为京剧演员以昆剧为基本功的示范人物。中年以后,整理演出了一些冷门剧目,如《芦花河》、《武昭 关〉、《贺后骂殿》等,不仅丰富了舞台演出,也为后来的旦行开拓了戏路一生辅佐俞菊笙、谭鑫培、孙菊仙、刘鸿升、杨小楼、梅兰芳、余叔岩、高庆奎等名家,所演各种角色均精彩生色,成为他们的得力助手。

三、广收门徒:

陈德霖收徒甚众,梅兰芳、尚小云、姜妙香、韩世昌、姚玉芙、王蕙芳、王琴侬、黄桂秋等都曾得其亲传,王瑶卿、荀慧生、欧阳予倩等亦多向陈请益。传人中,梅兰芳、尚小云、韩世昌(昆旦)等均自成一家。黄桂秋拜陈最晚,成名于南方,嗓音甜美宽柔,在陈派唱腔的基础上强调用湖广韵行腔吐字,几乎每个音符都清楚地唱出来,而收放处则尽量少用强力是其主要特色。时人亦称“黄派”。纯陈派唱法今已不传,仅有少量唱片传世。

陈德霖(前坐者)与(右起)梅兰芳、王瑶卿、王慧芳、姜妙香、王琴侬、姚玉芙

今天就请大家欣赏一段由京剧青衣祖师级人物陈德霖1929年由蓓开唱片为其灌制的老唱片《探母》,希望大家能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