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偷婚被辞
可是,当时聚华戏院有一个规矩:青年女演员不能结婚,否则便砸了饭碗。于是,在母亲的主持下,鲜灵霞和翁雁楼悄悄地结了婚。但为了不让老板知道,表面上只说,翁雁楼是郑妈妈的干儿子,然而,纸里总是包不住火的。
鲜灵霞怀孕后的妊娠反应被老板发现了。他觉得结了婚的女演员,已不能为他挣大钱了,便借口违犯戏院规矩,将鲜灵霞和翁雁褛一起撵出了聚华戏院,这是鲜灵霞自登台以来所受到的第一次打击。
二、生子复出
离开了聚华,鲜灵霞没有搭班演戏。她第一次做妈妈了。但是,添人进口,却增加了家庭的负担。为生活所迫,鲜灵霞在儿子刚刚满月以后,练功吊嗓,又搭班演出了。
几个月后,经师父刘兆祥的介绍,鲜灵霞又搭班同李银顺、李宝顺到北京演出。自登台以来,这是她第一次出门演戏,当时的北京,京剧名家众多自不必说,就评剧而言,白玉霜和喜彩莲姐妹,都是誉满古都的。在这样的挑战面前,鲜灵霞等人,竟然在喜氏姐妹演出的对面戏院里唱了对台戏,而且场场客满,座无虚席。
三、二次怀孕
不过,数场演出之后,鲜灵霞发现自已第二次怀孕,只好和丈夫又回到了天津。
鲜灵霞生下第二个孩子,这时郑母的健康已大不如前了。但她仍然支撑着为女儿和外孙操劳,这年夏天,鲜灵霞应师父刘兆祥之邀,到唐山演出,两个儿子留在家里由姥姥照管。
四、唱红唐山
唐山是评剧的发源地,是评剧的故乡,一只只评剧凤凰,都是从这里飞出去的。因此,评剧演员到唐山演出,那简直是风与火的考验。海报一出,观众对刘兆祥先生在天津唱红的高徒鲜灵霞都刮目相看。头三天打炮戏:《井台会》、《杜十娘》、《桃花庵》。结果是场场满座,堂堂喝彩!于是鲜灵霞又唱红了唐山。
五、母病去世
恰恰在这个时候,鲜灵霞接到母亲病重的电报。可是老板却说还有两场戏没有演完,否则,一切开销均由鲜灵霞担负。没办法,只好咬着牙演完最后两场戏后连夜赶回天津。
这时,母亲正处在弥留之际,大姐和二姐都守护在母亲身旁。病魔夺去了郑母的生命。这对正在成长中的鲜灵霞,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六、含悲演出
刚出完殡,老板便来找鲜灵霞搭班唱戏,这天的戏码是《五女哭坟》,鲜灵霞扮演戏中的大姐,在哭坟一场中,她把失母之痛融化在人物身上,唱的一字一泪,声泪俱下,悲惨凄楚,感情真切,观众也大都流下了眼泪。
母亲辞世,鲜灵霞只好把刚从农村来奔丧的大姐留下来照看两个孩子。但同时照管两个四五岁的男孩子十分吃力,鲜灵霞只好在演出的时候把二儿子带到后台。这引起了老板的不满,并一再向鲜灵霞提出警告。
七、二子惨死
那时候,唱戏大都是一天三开箱,早、中、晚三场。一天,北风呼啸,鲜灵霞不顾老板的再三警告,又把二儿子带到了后台。恰好,这天有“官面儿”上的人来看戏,老板怕孩子影响演出效果,便一把将正对着幕缝探头探脑的“老二”抓了过来,并且捂上了孩子的嘴,不让他哭出声儿来。老板把孩子拖到正在后台的翁雁楼面前,恶狠狠地说:“不让你们带孩子,怎么又带了?你快想办法,不能让他哭声传到前台,若是让老爷们听见了,这几天的钱,你们包赔!”
翁雁楼看着老板动怒甩袖离去的背影,又看看怀里正在抽泣的孩子,一筹莫展,而场上的锣鼓催他:该上场了。这时翁雁楼发现了一个戏箱上放着一个铺盖卷儿,便将孩子裹在里面,又顺手将裹着孩子的铺盖卷塞进了戏箱里,又将戏箱盖好了。这样,他满以为孩子的哭声再也传不到前台去了。
中午散了戏,夫妻分别回家,两人都误认为对方带孩子回家了。当发现孩子被忘在后台,翁雁楼火速返回戏院,再打开戏箱时,二儿子的脸已象紫茄子一般,他已经窒息而死。对此,鲜灵霞悲痛欲绝,但也无法挽救。一年之间,鲜灵霞丧母、失子,双重打击,她承受不住,便病倒在床上,为了躲避灾难,找房搬家,他们住进了八福里。
八、逃荒赴京
然而,在旧社会,灾难几乎是难以躲过的,鲜灵霞20岁那年,天津闹大水,洪水给穷苦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鲜灵霞一家先是逃到聚英戏院,老板不收留,无奈,又逃到国民戏院,人称杨七爷的老板给了鲜灵霞一个面子,可以住下来,但这里也有水,人又多,前后台都挤满了人,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吃饭尤其困难,每人每天只能分到两个小花卷儿和一块咸菜。这时鲜灵霞又怀了孕,正是需要休息和营养的时候,而住在这里的人,都没有力量向她伸出援助之手。正在紧急关头,她的姨母来了,给她们送来了十块银元,并嘱咐:北京没闹水,可以投奔那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