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都说:不爱阅读的孩子,将成为潜在的差生。
为什么呢?
很多家长可能都知道,这两年,中小学陆续使用“部编本”的语文教材。语文课程改革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语文和语文阅读在中考和高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各地相继增加语文中考总分,有些地方甚至加了30分。并且在语文考试中,对课文内容的考察也越来越深入。
就拿今年的高考语文卷来说,阅读占比近90%,很多题目答案都没有办法从教材中直接获取。如果还是像以前那样,只知道死记硬背,而不是深度阅读,如何能够提高语文的鉴赏能力和解题能力呢?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和阅读能力,很难做到融会贯通。
还没有重视课外阅读的孩子,将会越来越吃力!
“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曾放言:“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
编辑高中语文教材的曹文轩也曾说:“新的语文教材要对教师学生有制约作用,比如文章后提供书目。这个书目不是可看可不看,你必须看,因为要与教师的语文教学和学生的评估直接挂钩,所以你想不看都不可以。”
所以才有人戏言:得阅读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天下。
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会阅读才能更好地思考,那该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呢?
据有多年从教经验的语文老师总结,这些技巧将帮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赶紧和小郎一起看看吧!
第一,从小培养阅读的好习惯。
阅读习惯最好是从小开始培养。
怎么说呢?早些年,有个诺贝尔得奖者在一次公开场合中回答记者的问题:请问,您在哪所学校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
这位诺奖获得者回答说,在幼儿园。
记者又问他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
他说:在幼儿园,我学到了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做错事要道歉、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生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早期教育很重要,很多好的习惯,从小就可以培养。
因为孩子的习惯都是一天一天累积而成。阅读习惯更是如此。
有一个培养了5个博士,1个硕士的乡村医生蔡笑晚,也同样非常重视早期教育。主持人鲁豫称他为“博士老爹”。连崔永元也向他请教培养孩子的“秘方”。
“读书要趁早”,当他的大儿子还在襁褓中,他就开始对孩子进行数学启蒙:手指点孩子的下巴,点几下,就说几;拍孩子的手数数。最后孩子8个月大学会发音时就能从1念到5,一岁多就认识10以内的数字,孩子两岁半后学简单的加减运算;他每天早上都要放英语和日语广播,没想到孩子们渐渐对外语产生了兴趣。
阅读习惯同样如此,不要以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小时候不培养,等到长大后再去培养,就有点困难了。如果孩子一旦养成了阅读的习惯,看书是会上瘾的,到时候自己都会主动找书看呢!
第二、提供一个适合阅读的环境
想要孩子爱上阅读,阅读的环境也很重要。
如果有空的话,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图书馆看书。在那里,每天都有很多孩子在那里认真看书,看书的氛围是比较浓厚的。
而且图书馆每周还会有各种各样好玩的阅读活动,家长可以带孩子一起去参加,和小朋友们一起体验阅读的快乐。
如果是在家的话,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适合阅读的阅读角,适当地根据他的兴趣选择书籍。在这里,孩子可以安安静静地读自己喜欢的书,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阅读变成一件轻松舒适的消遣活动。
这里是一个属于他的小世界。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不要总是要求孩子去阅读,家长最好也一起阅读。孩子的模仿能力都很强,如果知道父母也爱读书,长期下来,耳濡目染,肯定也会跟着父母一起看书。孩子最喜欢和父母做一样的事情了。
想象一下,每天晚上或者周末,一家人其乐融融地聚在一起,看着各自喜欢的书,那个画面是不是很温馨呢?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家长可以抽出固定的时间给孩子讲故事,让他们知道书里的世界是很神奇的。
家长千万不要一边看手机,一边命令孩子:今天一定要看完那本书。这样很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大人都不愿意看书,这书肯定没啥意思。还不如玩手机玩游戏呢!反正不看书,长大了还不是想干嘛就干嘛!
第三、制定阅读三部曲计划
世界上的书太多了,肯定是看不完的。盲目阅读,就像漂在茫茫大海的船,走得越远越会迷失方向。
建议家长给孩子制定一个明确的阅读计划:
1、关于书籍。对于给孩子看的书,除了老师要求的那部分,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挑选一部分书籍。最好是去图书馆借书,也可以去书店买。如果和孩子一起去是最好不过。选书的过程也能让孩子感受到阅读是一件很有意义、很有仪式感的亲子活动。
2、关于阅读任务。家长可以根据书的类目和孩子的时间,合理去安排一些阅读任务。比如,一本书一天看多少页,一个周看几本书等等。毕竟阅读是一种课外拓展,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阅读就像饭后甜点,不要当成主食来对待。不然孩子一下子也会撑,也会厌烦。
3、关于阅读效果。成年人阅读是一定要做笔记的。但是小孩子还小的时候,家长可以鼓励他们将书中的故事用他们理解的话复述出来。这样可以锻炼他们的概括能力、理解表达能力和记忆力,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给孩子提一些问题,比如,你喜欢这个故事吗?如果你是主人公的话,你会怎么做呢?引导孩子去思考,而不是看过就放一边。家长可以准备一个记录本,记录下来孩子进步成长的点滴。等到了一定时候,就可以教孩子做一些读书笔记了。
4、关于奖励。家长可以和孩子约定:完成多少本书,就能获得什么奖励。可以定一个短期的,长期的目标奖励。不过不要太难,时间不要太久。不然会失去鼓励的效果。这样的话,当孩子达到一定的目标,就能获得相对应的奖励。阅读也就有动力啦!当孩子每取得一定的进步,家长都应及时总结,给与爱的赞美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她的关心。
有时候,阅读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很多孩子只想玩,不想看书,因为他们还没有发现阅读的快乐。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榜样作用很重要。建议家长在家以身作则,多陪孩子阅读,一起在知识的海洋里享受生活的美好时光,一起发现阅读的快乐。
阅读不易,愿家长与孩子一路同行。
相伴成长,快乐学习。
小郎愿和您一起陪伴孩子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