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发热:感染性发热需要鉴别的疾病很多。其伴随症状及发热的特点等多有提示意义。伴发咳嗽、咳痰,常见于呼吸系统感染。伴发腹痛、呕吐、腹泻,常见于消化系统感染。伴发血尿、脓尿,常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午后低热,伴乏力、盗汗,常见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感染性发热常见于以下疾病:
1.肺结核:有较密切的结核病接触史,起病可急可缓,多为低热(午后为著)、盗汗、乏力、食欲减退、消瘦、女性月经失调等;呼吸道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不同程度胸闷或呼吸困难。
2.感染性心内膜炎: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引起,可有原发疾病症状,多数患者都有过不同程度的发热、热型不规则、热程较长,个别患者无发热。此外患者有疲乏、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关节痛、皮肤苍白、心脏杂音等表现。
3.阑尾炎:典型症状为腹痛,多为转移性右下腹痛,有压痛和反跳痛;一般只有低热,无寒战,化脓性阑尾炎一般亦不超过38℃。高热多见于阑尾坏疽、穿孔或已并发腹膜炎。
4.肾盂肾炎:多出现钝痛或酸痛,程度不一,少数有腹部绞痛,沿输尿管向膀胱方向放射,体检时脊肋角有明显压痛,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发热、寒战、食欲减退、恶心等中毒症状。
一、处方问题
无指征使用药物:间苯三酚注射液、颠茄合剂、蒙脱石散。如使用这些药物,诊断至少包括腹痛、腹泻,或诊断为感染性腹泻伴发热。
间苯三酚注射液溶媒选择不适宜
头孢曲松溶媒体积偏大
二、适应症和作用机制
间苯三酚注射液用于消化系统和胆道功能障碍引起的急性痉挛性疼痛。该药直接作用于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的平滑肌,是亲肌性、非阿托品、非罂粟碱类平滑肌解痉药。与其它平滑肌解痉药相比,其特点是不具有抗胆碱作用,在解除平滑肌痉挛的同时,不会产生一系列抗胆碱样副作用,不会引起低血压、心率加快、心律失常等症状,对心血管功能没有影响。
蒙脱石散用于成人及儿童急、慢性腹泻。本品为天然蒙脱石微粒粉剂,具有层纹状结构和非均匀性电荷分布,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气体等有极强的固定、抑制作用,使其失去致病作用;此外对消化道黏膜还具有很强的覆盖保护能力,修复、提高黏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具有平衡正常菌群和局部止痛作用。
颠茄合剂用于胃肠平滑肌痉挛性疼痛,并可制止恶心、呕吐、胃酸分泌过多,亦可用于胆肾绞痛等。
三、小结
患者诊断为感染性发热,医嘱给予蒙脱石散、颠茄合剂和间苯三酚注射液,属于无指征使用以上药物。这应该是一个感染性腹泻,伴腹痛发热的患者,药师建议医生修改诊断,建议被采纳。
间苯三酚注射液宜于5%或10%的葡萄糖注射溶液滴注。
四、药代动力学
间苯三酚在体内的代谢主要通过肝脏的葡萄糖偶合作用,经尿路和粪便排泄,药物经尿路排泄全部以葡萄糖偶合物的形式排出。
建议该药于5%或10%的葡萄糖注射溶液滴注。
头孢曲松静脉滴注,成人2g/日,溶于生理盐水、5%或10%葡萄糖注射液50~100ml中,约0.5~1小时内滴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