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呼吁顾客“多等五分钟”引网友众怒!外卖员的生死,在谁之手?

2020-09-13     恒星英语学习网

原标题:饿了么呼吁顾客“多等五分钟”引网友众怒!外卖员的生死,在谁之手?

最近,“外卖”两个字有点火。

9月9日凌晨,饿了么在微博和微信同时发布声明 《你愿意多给我5分钟吗》

文章中,饿了么平台发布了两个新功能:一是消费者可以选择愿意多等5/10分钟的按钮以延长外卖小哥的送餐时间;二是饿了么公司表示会针对信用良好的骑士“个别订单超时免责”的权益。

文章讲述了该平台即将推出的一个“新功能”,而这个“新功能”瞬时引发了广大网友的注意和讨论。

毕竟,当今这个时代, “外卖服务”已经逐渐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可分割。

对于这篇回应,一些网友表示愿意体谅外卖小哥,自己并不在乎多几分钟的等待时间。比起外卖小哥的生命安全,多给5分钟/10分钟又算不了什么。

但是也有很多网友认为,饿了么公司这一“操作”,乍一看很人性,但仔细想来, 这并不是出于体谅外卖小哥,而是把本来公司应该承担的责任转嫁给了消费者。

还有网友表示,该操作并不能帮助外卖小哥脱离实际困境。

今天下午(9日),针对“饿了么”微信公众号凌晨发表的文章,上海市消保委作出回应,批评饿了么公司存在逻辑问题。

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分析认为:饿了么的声明实际上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其称,外卖骑手的关系,是与企业的关系,外卖骑手相关的这些规则也是企业来定,即平台定。消费者在平台下单,商业行为也是针对平台产生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你拿外卖骑手的过错,他的违规,他的撞人,他的穿红灯,让消费者去承担下来,这显然是有违基本逻辑的。”

上海消保委的这番回应,得到了网友们的认同。

媒体也对此进行了报道:

饿了么因“送达延迟”功能遭批判

· 送达延迟:delivery delay

最前沿丨饿了么回应网上公众舆论,声明将增加“多等5分钟”功能

· 多等5分钟功能:a five-minute wait function

那么,标题中提到的“网上公众舆论”,又是怎么回事呢?

让我们把时间拨到饿了么发布声明的前一天,9月8日。

9月8日,一篇关于外卖行业的文章突然火遍网络,很多一年发不了三条朋友圈的人都把这难得的“名额”给了它。

An article “Takeaway Rider, Stuck in the System” published by “People” magazine on its WeChat account went viral on the internet on Tuesday, causing a moment of national discussion about algorithmic harm to people.

周二,《人物》杂志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文章《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在网上刷屏,引发了关于“系统算法对人类危害”的讨论。

The article said that under fierce competition food delivery platforms have shortened delivery time for several times from 2016 to 2019. As a result, many drivers end up engaging in unsafe driving, such as running red lights or riding against traffic, putting themselves at greater risk of a traffic accident.

文章讲到,由于竞争激烈,从2016-2019年间,外卖平台已经多次缩短外卖时间。其结果就是,很多骑手被迫上演各种危险驾驶行为,比如闯红灯或者逆行,使得自身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大大增加。

An online comment said the article revealed the "bloody truth" and criticized the companies for "unsympathetic calculation".

网上有条评论是:这篇文章展示了外卖行业“血淋淋的现实”,也批判了平台“冷酷的算法机制”。

Another said "we shouldn't let deliverers be trapped in the algorithm" while another said Meituan and Ele.me should be "more humanized".

另一条评论说:“我们不应该让外卖员被困在算法系统里”;还有网友认为美团和饿了么应该“更加人性化”。

网友普遍认为,正是由于平台一味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不断依靠AI算法来“吞掉”配送时间,外卖员才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 “与死神赛跑,和交警较劲,和红灯做朋友”

然而,面对大众的质疑,两大外卖平台美团和饿了么的反应,却不尽如人意。

《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一文中,有这样一串触目惊心的数据和案例:

2017年上半年,上海平均每2.5天就有1名外卖骑手伤亡;

2018年,成都平均每天就有1名骑手因违法伤亡;

2019年5月,江西一名外卖骑手将路人撞成植物人。一个月后,成都一名骑手闯红灯时撞上保时捷,右腿被当场撞飞……

文中还提到,中国社科院助理研究员孙萍认为,导致“越来越多的外卖骑手交通事故”的最重要原因,就是“越来越短的配送时间”。

现今外卖员已然成为一份“高危职业”。甚至有骑手说道:“送外卖就是与死神赛跑,和交警较劲,和红灯做朋友。”

很多外卖小哥在出车祸的时候,第一时间关心的不是自己有没有事,而是手里的外卖“会不会洒”,否则他们将收到平台的罚款以及顾客的差评。

一名配送员心酸地说道:

摔车的事情太常见了,只要不要把餐洒了,人摔成什么样都不是大事儿。”

如此说来,饿了么推出5分钟延迟送达,似乎也算是在做好事?

但白岩松却一针见血地道出了这个功能的不合理之处:

一旦有消费者选择了“愿意多等五分钟”,外卖员就会优先给那些没点这个功能、着急吃饭的人送餐最后就会造成“越宽容越温暖的人却越吃亏”的局面。

那最后想问问大家,你们是什么看法呢?

小科普

“外卖”怎么说?

我们可以用"delivery"这个词

它本意是“递送”的意思,也可以用来代表“外卖”,还可以表示信件、快递包裹。

所以我们可以延伸出这几种英文表达:

get delivery:叫外卖

order sth delivery:点外卖

delivery man:外卖员

delivery guy(口语): 外卖小哥

例句:

Let's get delivery!

我们点外卖吧!

We ordered pizza delivery for dinner yesterday.

我们昨天叫比萨当晚餐。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kdYAi3QBURTf-Dn5d-Q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