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从坎坷小路到康庄大道,合肥公路“成长”​记

2019-09-18     出外龙舒人

作者:程堂义

209公里是多长——一辆车在整条公路上驰骋两小时就能跑完。而209公里,正是1949年合肥辖区公路的总里程。但到现在,合肥公路承接高速,连通县乡,34条国省干线辐射四方,总里程已近1500公里。合肥人真正走上了康庄大道。

改革开放前的合肥公路交通

汽车是我们最基本的交通方式之一,而合肥的第一条公路是修建于1925年的合(肥)蚌(埠)路。据相关档案记载,这条公路由合肥瑶海区引出,途经肥东、定远、凤阳等地,然后到蚌埠,全程155公里。

1952年合肥市街道简明图

但直到1949年解放,合肥辖区内的公路建设并无大的变化,公路总里程只有209公里,按现在车速,一辆车在整条公路上两小时就能跑完。即使到了改革开放前,合肥境内的公路总里程也没超过700公里。而且,这些公路等级普遍偏低。基本是泥结砂石路,路面狭窄,坑坑洼洼,有些路段阴雨天气根本无法通行,给人民群众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其实,从公路交通的重要标志汽车站的变化上,我们也能管窥合肥公路的状况。

据档案记载,合肥汽车站最早建于1935年,当时,安徽省公路局在合肥城东崇德街对庵桥下(今蚌埠路第一小学对面)设合肥汽车站。1946年2月,为缓解南乡、西乡乘车之难,省公路局在城南(今稻香楼附近)、城西(今二里街)分别设两个汽车站,而原城东汽车站经整修作为主站,有简易木板房3间。

1949年1月合肥解放后,2月,合肥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合肥汽车站,并在1954年将合肥汽车站迁到胜利路,设票房、行李房、候车室、车辆维修车间和停车场等,当时有8条通车线路,日发车12个班次。1964年,合肥汽车站改称“合肥汽车中心站”,实行站、队合一体制,增加了预售车票、上门送票和商品监督等服务项目。

关于成立合肥汽车站基建工程指挥部的通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适应客流量急剧上升的需要,合肥汽车站在原址重建新站,于1983年10月交付使用。据档案记载,当时新落成的合肥汽车站是安徽省公路客运中心和全国四大现代化汽车站之一,创造了多项“全省第一”:第一家设有售票、候车、行李、综合服务四个大厅;售票大厅在全省率先同时发售当日和三日内各站客票;候车大厅座位是第一家采用仿黄牛皮、人造革沙发,色彩淡雅,坐靠舒适;行李房在全省首装传动机械,可将乘客的大宗行李包裹传送到平台顶,再由小车传送到所乘车上……数据表明,合肥汽车站新建落成后,日发客量达到了1.6万人次,日均发车232次。

我省第一条高速公路建成记

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合肥干线公路网络初步形成,合(肥)六(安)、合(肥)芜(湖)、合(肥)淮(南)、合(肥)安(庆)、合(肥)蚌(埠)、合(肥)浦(口)等一大批干线公路及重要道路逐渐形成。

关于合蚌路改建及配套工程项目批复

特别是在1986年,全省第一条按高速公路线型设计、一级公路标准施工的合肥至南京一级汽车专用公路——312线(即我们俗称的合宁高速)开工建设,从而实现了合肥高速公路零的突破。

而据档案记载,合宁高速公路的修建成功,还有不少故事呢。

改革开放后,我省把发展高等级公路提到了战略高度,其时正赶上1984年国家提出修建国道312的设想,专家们一致认为:建设好国道312线,对于发挥上海经济区的核心作用,推动苏南经济起飞,带动两淮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专家们还建议上海~合肥段可修高速公路。而当时合肥到南京的车程竟要4个多小时。方案上报国务院后,得到了同意批复。于是我省果断决定修建312国道南京~合肥段,按高速公路设计、实施。

312国道东起上海,经苏、皖、豫、陕、甘,西至新疆伊宁,是国道东西向公路主干线,合宁高速公路安徽段是该线的重要组成路段。从苏皖交界的西葛至合肥大蜀山全长134公里。但当时,国内高速公路建设还处在孕育初建阶段,国家还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设计方法,承担勘测设计任务的省公路勘测设计院在既无参考资料,又缺乏高速公路设计经验的情况下,慢慢摸索、刻苦钻研,终于在1986年4月中旬完成了施工图设计,可谓初战告捷。这一战也让安徽省公路勘测设计院获得了勘测和设计两个二等奖。

关于同意合宁高速公路沿线城镇发展规划的批复

在施工过程中,我省成立了以副省长龙念为组长的312国道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据档案记载,在建设过程中,因为条件艰苦没有会议室,大家就挤在交通车里开会;各级领导也多是在开往工地的车上碰头研究工作,主要时间深入工地、现场和第一线;工作中非常注重实效,因此工程进展很快,被人们称赞为“312精神”、“312作风”。

作为我省第一条高速公路,合宁高速公路不仅采取招投标,而且实行工程监理制度,这在安徽公路交通建设中还是首次,当时在国内也还不多见。施工中,指挥部派出32名监理工程师常驻工地进行现场监理,每道工序必须经监理人员检验认可后才可进行下道工序,合格工程才能计量支付费用。从而有效地控制了质量、进度和投资。

从1986年10月开工到1990年12月建成,全长100多公里的合宁高速公路修建历时四年多,共完成路基土石方769.76万立方米,桥梁67座,涵洞491道,互通立交3座,分离式立交33座,下穿通道173道以及防护工程,全套通信、监控等交通工程设施。可谓一大“壮举”。

312国道合宁公路安徽段通车仪式

1990年12月28日,合宁高速公路全线路面贯通合龙仪式隆重举行。应该说,这条我省第一高速公路的全线畅通,成为我省对外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

“人在车中坐, 车在画中游。”

上世纪70年代肥东养路工在养路

数据表明,到上世纪80年代末,合肥辖区有9条共计422.7公里干线公路,这些公路技术等级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此期间,合肥辖区内县乡道通车里程也大幅提高,一个以国省道为主骨架,县乡道和专用公路为网络的公路网初步形成。

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合肥干线公路网络加速完善。合肥公路建设先后完成G206线合淮路、G206线合安路、G206线合派路、G312线合店路、S102线合阜路、S311线乌巢路、S105线合马路、S101线合蚌路、S315线杨桃路以及部分县乡公路的建设,由合肥向外辐射的国省道及重要县道干线公路增至34条。

宽敞的老合淮公路

进入21世纪后,合肥市瞄准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新定位,围绕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总目标,公路建设更是突飞猛进:不仅干线公路网络更加优化,路网等级全面提升;而且,2007年国省道及重要县道彻底告别沙石公路;更为重要的是,干线公路出城口路段全部改造完毕,环巢湖大道全面建成,从而形成了“一环六线七主干”国省干线公路主骨架,和以县乡公路为支路的交通运输网络格局……现在合肥公路国省道及重要县道总里程已达到1488公里(含部分重复路段)。而这一数据,是新中国成立前的6倍多。

2015年初,全长155公里的环巢湖大道全线建成通车(资料配图)

如今行驶在合肥境内的公路上,你会有别样的感觉。道路两旁,一片片风景优美的绿化带在向你招手,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秩序井然。真可谓“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游。”当然,高品质的公路给人带来方便和快捷,同时也成为合肥各县区经济高速发展的象征。它使合肥更顺畅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 作者:程堂义(档案观止)
  • 运营:束文杰
  • 编辑:束文杰
  • 制作:町甽融媒体工作室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kdXJSm0BJleJMoPM2jE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