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中国制造业巨头被外企收购,70%股权拱手让出,前景堪忧

2019-08-15     安静的顽主

热点聚焦

8月11日晚,雷士照明发布公告称,私募巨头KKR将以7.94亿美元收购其中国照明业务70%股权,预计于2019年第四季度交割。

8月12日,另一家上市公司德豪润达发布公告表示,雷士照明已决定不再与德豪润达继续推进德豪润达收购其中国照明业务的交易。

雷士照明为何要出售占应收三分之二的雷士中国照明业务的控股权?又为何突然抛弃同门兄弟德豪润达转而投身KKR?

深度爆料

雷士照明成立于1998年,主要从事各类照明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推广和销售。公司主要资产包括中国照明业务、中国非照明业务、中国原始设计制造业务和国际业务。雷士中国过去是雷士照明的主要资产。去年,雷士照明营收49亿,中国市场的雷士品牌收入(含少量非照明业务)为32.86亿,占比67%。

既然是营收重头戏,为何要出售?

有业内人士称,经历了一次次劫难的雷士照明,这几年的业绩表现一直不佳。近几年公司股价一直徘徊在20-30亿港元。2018年,雷士照明营收49.05亿元,同比增长20.7%,但税前利润仅为6314万元,同比减少达85.5%,其在港交所的股价只有0.7港元/股。2019年财报更是整体亏损了3.28亿元。

对比同级品牌欧普照明,自从2014年雷士营收被欧普赶超之后,两者的差距越来越大,截至2018年末,欧普照明80.04亿元的营收已经接近雷士照明营收的两倍。

雷士照明表示,公司利润欠佳一方面与原材料、劳工成本大幅提升有关,一方面也反映了公司的盈利能力。看来,看不到希望的雷士只能再次依靠卖掉主营业务引入资本渡过难关了!


2012年12月,德豪润达通过全资子公司德豪润达国际(香港)有限公司收购雷士照明6.33亿股,以股比20.05%成为雷士照明的第一大股东。也就是说,前述终止收购雷士中国照明业务的德豪润达与雷士照明的董事长其实是同一人——王冬雷。

那为何王冬雷要终止德豪润达的对雷士中国照明业务的收购,而引入KKR呢?

很简单,因为德豪润达已经自身难保。今年4月底,德豪润达已经因为连亏两年成功戴帽*ST。今年上半年更是预亏3-4亿元,按此亏损幅度,*ST德豪2019全年将出现巨幅亏损,扣非净利润连续7年亏损。而一旦三年连亏,上市公司地位就将难保。

王冬雷自去年就为雷士照明制订了从制造型企业向渠道型企业转型的目标,而剥离制造业务资产是其中的重要的一步。但对于王冬雷而言,以德豪润达收购雷士中国业务虽可以达到剥离资产的目的,但是对于今后提升该部分业务的盈利能力依然没有信心,而利用亏损戴帽的德豪润达来收购雷士中国照明业务,就更加力不从心。


如今有了KKR的入局,不仅可以依靠KKR的资源和运营专长支持雷士中国推进其长期增长战略,让依然拥有30%股份的雷士照明可以坐享其成,而且可以为雷士照明带来数十亿的现金流,用于其他业务的运营;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一大笔收益,*ST德豪2019年说不定就能扭亏为盈,保壳成功。这样看来,这确实是一笔双赢的买卖,更是德豪润达的一根救命稻草。

KKR集团总部位于纽约,业务遍及全球,是老牌的杠杆收购天王,金融史上最成功的产业投资机构之一,全球历史最悠久也是经验最为丰富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之一。中国是KKR亚太区域投资业务的核心,自2007年起,KKR已在中国投资超过45亿美元,致力于支持中国各行业的本土优秀企业发展成为行业领导者。KKR曾在2014年投资青岛海尔,并协助海尔在2016年以54亿美金收购了通用电气(GE)的家电业务。

猎头分析

KKR的加入将给雷士照明的中国照明业务带来增长的新资源和新动力,也给投资者带来希望。但一直经历各种劫难的雷士照明,此次被出售的中国照明业务涉及到的公司恐怕又将面临高层的换血,组织架构的调整,以及人事的更迭。


对此,猎头行业资深人士——卫士蓝人力资本运营总监鉏综认为,适时引入有实力的合作伙伴,对于陷入困境的企业至关重要。卫士蓝人力资本与数千家大中型知名企业二十余年的合作经验表明,正确的战略决策可以挽救企业于水火之中。

就像那句古语所言:兴邦丧邦决于一言也。大家说呢?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kWNplmwBvvf6VcSZaZB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