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学名叫"中华绒螯蟹",是洄游性甲壳类生物,自然生长的大闸蟹,出生于江河入海口,游回湖泊生长,第二年再次回到出生地繁衍。
如今的蟹,基本都是人工培育的。3月在水中投下扣蟹(蟹苗生长一年而成),过5-6个月就可以收捕。
阳澄湖、太湖这些大名鼎鼎的产地就不多说了,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怎么挑大闸蟹!
1、其实螃蟹主要吃个干净,这也就对水质要求比较严格,金爪,黄毛,青背,白肚是真正优质河蟹的特点。
阳澄湖,钳毛多而色浅,所谓"金毛";太湖,腹部常有圆点,毛色略深;洪泽湖,蟹肚和毛色都更暗,但价格便宜了不少。
如果蟹过白,也可能有问题,现在有不良商家用"洗蟹水"清洗螃蟹,经过清洗的螃蟹身体泛白,缺少了自然的黄色。
2、螃蟹吃起来带天然腥味是正常的,但绝对不是泥土味。
3、蟹肉自带鲜甜口感,而黄和膏更是让大闸蟹变得更加充满魅力。"九月圆脐十月尖",黄膏完满了,这一入口就知好坏。
"蟹黄"是母蟹的肝胰腺和性腺,"蟹膏"是公蟹的副性腺及分泌物,丰腴的粗脂肪和蛋白质给人们带来了愉悦满足的口感。
说白了蟹的"鲜"主要来自于游离氨基酸,"甜"则是甘氨酸和丙氨酸。"蟹味",与饵料有很大关系。
说起来大闸蟹也算是杂食性动物了:杂鱼、螺蛳、玉米、饲料都有,甚至还会残食体弱的同类…
吃法自然也是很多种。可蒸、煮、炸、煎、炒、烤、醉等等。蟹作为主料、辅料,乃至调味料,简直无所不能。最常见的做法,自然还是煮和蒸。比起纠结于蒸还是煮,挑选到优质的大闸蟹更重要。
1、螃蟹被绑着飞了那么久肯定不如刚捕捞时健步如飞,翻过来看看蟹脚的不安分程度,能不能迅速翻身就可判断蟹的活力。
2、蟹生长过程中,每隔5-10天蜕壳一次,每次蜕壳后,壳更硬,蟹就更成熟。
蟹成熟后,蟹钳细毛浓密不留缝隙,蟹身坚硬,稍微用力捏捏蟹脚手感瓷实而带有一定弹性。捏上去软而空的肯定是不好。
3、蟹的外观蟹腹部,洁白干净带着自然黄色,腹甲上部透出微微的红,那可是暗示着满当当的蟹黄,腹部饱满、凸起的为佳。
马上就到中秋节了,全家围坐一起吃蟹自然是最幸福的事情之一,螃蟹属于寒性的食物,千万不可贪多哦~
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