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难出贵子”是真的?如果高考不推迟,两大因素影响农村考生

2020-03-20   二胎全职妈妈亲子

​由于疫情,孩子一再延期开学,已在家里呆了2个多月。眼看着原定高考一步一步逼近,孩子父母心急如焚。虽说学校早早开始了线上教育,时断时续的不稳定网络信号,楞是把45分钟一节课上成了一个半小时,坐在屋顶上网课的小毅,几度要崩溃。

今年的高考是如期进行,还是延期一段时间给予高三生一段在校复习的时间,至今还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虽然全国不少省区市已明确了高三、初三返校时间。可小毅所在的区域,由于近期又确诊了几例,至于什么时间能开学,教育部并没有预测,更别说明确具体时间。

也许深感开学日遥遥无期,也许因为高考日越来越近,也许由于网络及在家复习不如意,也许多方原因兼而有之,小毅变得异常焦躁,原本成绩很好的他,对75天后的高考没有一点儿把握。他哭着对父母说:“如果高考不延期,今年就考不上目标大学,若真考不上了,我要复读一年再考。”听到儿子说到“复读”两个字,父母心情特别沉重。一是儿子压力太大,二是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允许。面对懂事、上进的儿子,父母坚定地说:“只要你决定了,我们砸锅卖铁也会支持!”

高考对农村孩子意味着什么?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农民的养家方式多样化,有些人凭着一门手艺走出了农村,有些人做生意赚得在城市生存的第一桶金,但对大多数农村人来说,仍然要靠几亩薄地维持生计,很难走出那个祖祖辈辈生活的小山村。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对农村孩子来说,简直是不可质疑的真理。无论是古时候的科举考试,还是现代的高考,都是农村考生改变命运的最好方式。高考成功接受高等教育后,便有了在城市谋生的底气和就业竞争的实力。走出农村,挤进大城市,是农村孩子努力学习的充分理由,也是具有蛊惑性的理由。

这届考生真的很难:出生遇非典,高考遇肺炎!距离高考只剩下75天,何时能返回到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进行考前冲刺复习,还仍是个未知数!人们热议的今年高考是否延期问题,至今还没有定数。如果高考不延期,对农村孩子是否公平?

首先,农村考生不具备线上教育的条件

每当看到“攀崖上课”、“屋顶蹭WIFI”、“在村支部昏暗的灯光借网络”等刻苦学习的事例,心里头就会起涟漪:老天是公平的,不能选择出生地不能选择家庭,但他们身上都有着不向命运低头的桀骜不驯,他们阳光、积极向上、吃苦耐劳。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这说明“利刃”的重要性。同样的道理,开展线上教育期间,网络不给力,再怎么刻苦努力,学习效果仍要打折扣。当前现实中的农村,很多地方因为网络信号不好甚至有的地方根本就没有网络。这线上教育如何顺利开展?在不少乡镇学校,学生家里网络不给力是一个原因。另一个不可不重视的原因就是学校的硬件设备问题,在城市学校老师当“主播”时;而乡镇老师只能当个“播音员”,抱着手机在微信上发语音的方式给学生上课。虽然全国学生都面临着同样的疫情问题,但学习方式和条件却天壤之别,学习效果可想而知了。

其次,农村考生的学习环境太差

有个一线教师朋友,她感叹:要是延期开学再继续,高考不推迟,对我的学生真的不公平!虽然响应了“停课不停学”,但农村孩子的学习环境太差了。就说前天的班会课吧,我唾沫横飞地在手机这端强调家长要尽量为孩子创造学习环境,可手机那头却传来噼噼啪啪打麻将声,家长不好意思地解释是隔壁家传过来的声音,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再自律的孩子也会受影响,农村孩子太不容易了。眼看着原定高考时间一步一步逼近,用“心如急焚”来形容我们的心情,一点都不为过了。

如果疫情还不能得到基本控制,他们返校复习的时间很短,甚至根本没有,而高考又不延期的话,对于那些学习条件不好影响复习效果的寒门学子来说,寒窗12年却毁于高考前“不平等教育”上,感觉很冤!不是他们不够努力,也不是他们不够聪明,只是此生命运不济遇上疫情,如果匆匆结束今年的高考,对他们很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