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考改革,中考改革也从未停止过脚步。时代在发展,教育不可能保持不变原地踏步。
无论教育制度如何改革,仍有人不满意。有人批判当下国内教育只重视考试分数,不注重能力培养,尤其动手能力。在素质教育环境中,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已刻不容缓。
教育部规定,从2019年入学初一起采用“新中考”,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将新增物生化实验操作,考试成绩纳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依据。不同省份自行确定分值占比,大体占10至15分。这可能对动手能力差的学生来说,是个比较难的挑战。
有些学生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动手能力差不说,心理素质也不行,面对有点难度的实验操作不知如何下手。万一在操作过程中引发事故,更是措手不及不知如何处理。曾经重庆一大学生操作实验时引发一起安全事故。他所做的实验是“酒精燃烧法测定土的含水量”,可违反操作规则导致爆燃,一名学生被严重烧伤,仅医疗费近100万,后续还需要不菲的费用。一个实验操作毁了孩子的前途和幸福,更毁了一个家庭希望。
大学生操作实验引发灾难的事故并不少见,那做事更冲动不顾后果的初中生呢?不管对学生还是对老师,上实验课都将面临严峻考验。
站在学生角度,新增这门课程,动动手做点稀奇古怪的实验,吸引力还是蛮大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初中生正处青春期最冲动不管后果的阶段,他们往往一腔热情投入实验中,至少操作不当会引发什么事情,估计不少学生都会“视而不见”,这也是老师最为担心操心的事情。
于家长而言,有的家长认为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完成一系列实验操作,不仅可以培养孩子团队精神,团队合作意识,还提高了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有的家长担心意外发生在自己孩子,物理、生物实验倒是危险系数不大。可化学实验,事关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弄不好就会发生爆炸,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站在校方的角度,新增实验操作课不仅需要配备相应的操作设备、材料等,还要配专人管理实验室。这些都算日常工作,最怕一些太有探究精神的学生不听从老师指导,任性地胡乱操作,搞坏仪器事小,万一学生不听指挥乱操作引发安全故事,这就不是承担责任的问题了,人命关天谁也负不起这个责任。
发生的事故几乎都是万分之一甚至几万分之一的概率,为了把故事降到零。不排除有些学校会这么操作:让学生死记硬背实验步骤、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临到考试前让学生照本宣科演习熟练,到了考试走走过场就可以满分到手。如果是这样的话,几乎每个考生都可以拿满分了。
其实负责上实验操作课的责任更重大,面对家长宝贝得不能再宝贝的孩子不敢严厉管教,可实验必须不能出一点差错做下去。怎么呢?除了苦口婆心一再强调规则和要求外,就是倍加小心翼翼地360度无死角巡视,因为总有个别学生无视规则,爱标新立异的“创新”。
把实验操作纳入中考科目,更要完善实验教学体系,规范实验操作,提高教师实验教学能力,保障实验教学条件,强化实验教学安全管理,给师生一个安全保障。
对于中考新增实验操作,你有什么看法和补充呢,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