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才子之乡”的江西临川,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地方,每年高考向清华北大输送人才高达上百,其中驰名在外的临川一中,是江西省首批优秀重点中学。
这一次,因为70名教师集体辞职,把江西临川推上热搜好几天。为什么辞职,这么大的事件确实吊足了人们好奇心。
有人说教师待遇不好,据说江西抚州临川区大多数教学多年的教师工资也只有2000-3000元,而刚入职的教师工资更少。如此低的工资待遇基本都无法保证日常生活所需,而对年轻人来说,这么低的工资根本看不到未来事业的发展和对美好生活的希望。(这个说法有失偏颇,虽说教师待遇不算很好,但也不至于这么不堪,2000至3000元是新入职小学教师的月工资,补助、津贴另算,全年收入在5万元左右,初中高中教师又有不同。)
有人说教师工作时间太长,老师早晨6:30要到校,下午至少6点才下班。如果是毕业班,老师们下班的时间只晚不早。回到家,还要批改作业,准备第二天的教学任务。即使周末,也会有很多课内或课外的工作任务,工作形式基本是“18、18、7”了。
在不少人眼中,老师很清闲。每天一两节课、每周三五天课时、有周双休有节假日照休,最令人羡慕不已的是还有寒暑假,几乎“一年忙半年闲得”。(其实这世上并没有轻松的职业,业内人士说,其实教师的寒暑假期都是平时加班加点换来的轮休。按5天8小时工作制,老师上一天班超出的时间至少可以换回半天调休,更何况老师的寒假暑假时间并不等同于学生。)
以上只不过猜测而已,并非事实的真相。其实教师辞职流动是一种正常现象。据江西省抚州市教体局说,此次辞职人员仅占区教师总人数比例还不到1%。正常情况下,教师辞职并不需要公示,只是这次牵涉面广,在清理在编不在岗人员工作时为了加强群众监督。
其中一位“辞职”教师说,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不在公办学校任职了,那时候鼓励干部职工离岗创业,她就跳槽到一所私立学校继续任教。时间过去了20多年,一直处于在编不在岗状态。这次因为清理整顿在编不在岗情况,我对现在的工作、工资、待遇都非常满意,再也不想回到编制内去,所以补交一份辞职申请。这次公示的70名教师辞职,其实大部分都是我这类原因,并非如网络所传“集体辞职”。
自从这件事在网上发酵后,江西抚州官方就已经公布了“关于临川解聘70名教师的有关说明”: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以及抚州市《关于进一步开展“吃空饷”清理整顿的通知》等规定和要求,从2019年12月起,江西临川再次启动了清理整顿“吃空饷”专项行动,各学校对不返岗又未辞职的做出解聘处理。
也许有人又有疑问,既然是单位解聘,那教师辞职一说又如何解释呢?因为考虑到部分不愿返岗的教师认为被单位解聘有损名声或其他考虑,就主动向单位提出辞职。70名教师辞职的原因大体总结出6个:夫妻分居、收入太低、身体欠佳、下海创业、随夫发展、照顾家庭。
其中一个收入太低的原因,正是当下正在一步一步解决的问题,也恰恰击中了一些对教师待遇不满意的“软肋”。教师编正在改革,也就意味着“铁饭碗”要打破,教师这个职业不再是一厢情愿聘请,而双向选择。如果耐不住低收入的清寒,完全可以自主选择另谋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