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这十个楼盘的“一小步”

2019-12-31   住杭房产

“新十年”钟声敲响之际,回望下2019年那些令人记忆深刻的项目。

我们梳理出了这一年里的十个楼盘,有的以美学制胜,有的以功能胜出。它们的共同点是,又把杭州这座城市的“产品力”向前推进了一小步。

·外立面·

外立面的进步是最为肉眼可见的。人们路过这些项目身边,千言万语不过一句由衷赞叹“这房子真好看”。

当然这背后,是设计思路的一再更新。

﹡杭州大家丨重新定义窗框﹡

今年年初第一次开盘以来,这个单价近5W/㎡,大量房源总价超过700W的项目,一共经历了三次开盘,三次都摇号,9月份最后一批售罄清盘,销售期不过三个季度。

我们更应该关注,或者说现在更多能看到的,是杭州大家的外立面一截一截向上生长。每上升一层,就会多看到一段精心刻画的立面——

杭州大家窗框细节图


数个宽窄不一的平面与曲面,交织刻画出窗框的“金边”;修长而竖向排列的铝板,为整个建筑增加了挺拔向上的美感。前者出于低调而复杂的仪式感,后者出于对铝板材料特性的定义和尊重。

﹡仁恒滨江园丨木纹铝板﹡

在产品主义至上的杭州,作为金字塔尖的“顶豪”,仁恒滨江园背负了非常沉重的期待感,甚至还有责任感——仁恒初进杭州时,就凭着前湾国际社区在一片空白的萧山科技城站稳脚跟,到了豪宅林立的南星桥,会怎么推动住宅产业的进步?

仁恒滨江园木纹铝板细节


仁恒出了一招细节:木纹铝板。立面依旧是大规模的铝板,依旧极其注重整体的美观,但它的窗框铝板,换成了木纹。在材质的稳定性之上,最大程度削减了金属所带来的冰冷质感,而是表现出一种温暖的木质体验。

看过木纹铝板的温润之后,你可以细细品味这个项目:中庭、泳池和整体园区理念……但那一框温润的木纹,一定是第一个让人记住的。

﹡古翠隐秀丨大师与住宅﹡

杭州的建筑不乏大师之作,从良渚博物院,到刚刚定下方案的京杭大运河博物院,很多名字我们都不陌生,大卫·奇普菲尔德、矶崎新、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但是它们,都在公共建筑里。

上一回大师出现在住宅领域,是新古典建筑的鼻祖罗伯特·斯特恩设计的万科·大都会79号,已经矗立在未来的城市封面江河汇流区。

古翠隐秀是又一个,SCDA的创始人曾仕干先生负责了外立面的设计,所以我们能看到它已经露出来的外立面——居然远远美过了效果图;也能想象它建成后,极为亮眼的场面。


古翠隐秀外立面实景


·中式合院·

不管是否愿意承认,中式合院已经成为开发商“比拼”能力的一把标尺,各家企业各显神通。2019年的中式产品,有这些小变化。

﹡九章赋丨明晃晃的中式﹡

九章赋的中式让人有些惊讶,它的建筑本身是非常明亮的,用了大面积的落地玻璃,再加上和高层共同拥有东原的“童梦同享”,和以往中式的静谧相比,增加的不仅仅是明度,还有活力。

当然了,整个园区对传统中式的形制、礼序等等,同样有很精细的讲究。入口称为“车马院”,园区本身设置了多个小型的公园,每处门头也都有各自的说法。

它为中式的打造提供的思路是,怎么把现代生活的便利与活力,同中式的仪式感合二为一。

·宜和江南丨龙鳞黑瓦·

江南壹号院的中式合院,是在申花的宜和园和闲林的网诗园之后,融创再一次在杭州捧出的中式产品。融创叫它“中式当代”,在去除了许多纷繁复杂的元素之后,抽出了中式的“灵魂”。

其实只需要记住一点:它的“龙鳞黑瓦”,又叫“菱形黑瓦”。如果说九章赋把中式变得更“明亮”,那么宜和江南就借由菱形瓦,把中式的沉重感削弱了不少。

站在窗口看,会让人体会到中式“轻盈”起来的妙处。


宜和江南的龙鳞黑瓦


·生活方式·

很多楼盘的广告,都会把“生活方式”挂在嘴边,当然很大一部分,都只是漂亮的说辞。

但是2019年,一些房企真正开启了“生活方式”的全新探索。

﹡天空之城丨TOD﹡

要完全理解这个“立体城市”一般的项目,需要花费不少时间。“盖上”和“盖下”的功能区分,地铁口到家门口的动线打造,各项公共空间的分布,都显示出这个134万方的大盘,有着非常复杂的结构。

天空之城模型


商业街、幼儿园、晴雨空间还有住宅本身,如果实在记不住这些,只需要搞清楚一点,在这样的项目里,几乎可以不淋一滴雨,实现公共交通出入;还可以不用离开它,就完成生活的一系列需求;也会把你行走在路上的心理距离,变得更短。

盘如其名,这就是一座属于业主的城市。这样的复杂程度,它也许是第一座,但接下来,会有更多。

﹡陶然里丨FOREVER YOUNG﹡

这个项目的最大关键词,是“混龄”,是“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它试图描绘这样一副生活图景,幼儿、年轻人和银发族,共同生活在一个社区,甚至一套房子的上下层。


将来的我们,都可以拥有“百岁人生”,60岁只是个数字,更是另一类精彩人生的起点。我们需要同城颐养,需要三代之间互相传递的活力,更需要100个陶然里。


银发族不会因为“上了年纪”而失去爱与创新的能力,年轻人可以与父母来往更亲密,小朋友们更会让园区充满欢声笑语。

这当然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为了做到,陶然里从头武装到脚,软硬件齐上。商业街、幼儿园、颐养中心、360°服务,蓝城几年探索下来的经验,都在陶然里,集了大成。



毕竟对于这样的房子,卖出去不是结束,住下来才是开始


﹡森与海丨大盘﹡

很多年前“良渚文化村”还只是一座边郊的静谧之地,正如当下的森与海。现在的良渚文化村度过了自己的二十周岁生日,已经成为中签率个位数的追梦之地,森与海也接过了摇号的接力棒。

当它还是“美浓小镇”的时候,并不那么知名,但现在的时代不一样了。随着城市骨架一步又一步地延伸,最大的交通“天堑”也即将被填平;更重要的,作为一个5000亩,可以容纳约4万人的“小镇”,它把大盘的想象力,又带回了杭州楼市——毕竟这个市场,连100亩以上的楼盘,都已经不常见了。

大盘要有什么?系统的规划,丰富的配套,无敌的山水和能充分留住人的城市感。有些融创·森与海已经有了,有些还在努力补充,但按照融创的规划,将来,都会有。


·新晋“豪宅开发商”·

说起“豪宅开发商”,杭州本土的绿城、滨江,“上海驾到”的仁恒,都会一下子跳进我们的脑海里,但在2019年,“豪宅开发商”名单里,又多了两位新成员,做出了不同于以往的作品。

﹡黄龙云起丨“翻身”之作﹡

中海在杭州豪宅市场并没证明过自己,这是这家建造过无数世界级地标的头部房企的一场“意外”。现在的中海,在努力填补这个“意外”。

所以有了黄龙云起。先是拿下了文教区核心的“宝地”,随后做出了一个以后不拆的示范区,无论是外部颜值还是内部细节都体现出了用心,又把它对于户型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即使在“降配成风”的当下市场,黄龙云起也在努力维护,甚至增加内部装修的配置。

老文教区改善群体的“回归之路”,从此被打开。虽然对它最后成型的面貌,目前还无从判断,但是有一点,我们不能忽视一个头部房企愿意用心并动用它的优质资源,做好一个项目的可能性。

﹡凤起钱潮丨“押宝”杭州﹡

安徽置地·凤起钱潮的开发商,在杭州的知晓程度没那么高,但它却几乎把“大半身家”都押在了杭州。凤起钱潮是“杭州地价第四贵”,楼面价就达到4.3W/㎡,这只是其一,还有安徽置地拿下的翠苑、之江等地块,都总价不菲。


在极其严格的限价下,许多项目“放过了自己”,利润优先考虑。江河汇流区里的凤起钱潮,没有。

既然已经重仓杭州,只能以产品为最大的立足点。所以我们在项目里,看到了厚重的石材外立面和大面积玻璃组合的尝试,看到了仪式感十足的单元大堂和电梯厅,看到了与众不同的客厅“拱形”吊顶,也看到了这家开发商在配置和美学上的各项殚精竭虑。


在即将过去的2019年里,我们挑出了这十个楼盘,都有产品力上的“小进步”,有些已经售罄,有些征程初启。



2020年,会怎样?不管如何,2020年总是站在2019年的基础之上。



“产品主义”的杭州,产品自己能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