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他用秤的样子,因为让我感觉回到了小时候
不大的赤水菜市场,藏着两家土low土low的小店。
一家是赤水珍珠鸡火锅,另一家便是这间牛肉粿。
无店名,无服务,速度还不快,但是凭着1碗炒牛肉粿,却称霸了赤水村。
赤水村炒牛肉粿,低调了30多年
在赤水菜市场尾部,有间很隐秘的牛肉粿店,村里人叫他“赤水 伯公牛肉粿”。
用老秤称肉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年代,这家老字号坚持还是用老式铁秤称肉,现场切好的牛肉往秤上一放,娴熟地姿势让人看得入神。
这种现在很少见的方式,莫名更有老字号的味道。
老板,一碗牛肉粿加汤!
来这里,不用菜单,吃的都是老潮汕人最熟悉的那几样。
有炒牛肉粿和牛肉粿条汤2种选择,但炒牛肉粿最是经典。
它家的炒牛肉粿,在一些上了年纪的人那里一直是个宠儿。站了一会发现有一半以上来吃的都是叔叔阿姨辈的。
炒之前先淋上一勺猪油,整碗粿都被赋予了灵魂。
粿条在锅里要炒很久,酱汁浓厚,香味也一点藏不住。难怪这么多人,吃了30多年也没腻。
终于等到上桌了,用力一夹,裹满酱色的粿条便赤裸裸地发出勾引~
不过讲真上面的牛肉不算很多,但是色泽非常诱人,口感软嫩,嚼劲感也一点不差。
吃一份炒牛肉粿不过瘾,再加一碗牛杂汤才称得上津津有味。牛肉丸的口感偏松软一些,还有经典搭档白萝卜!
老规矩蘸一点常规搭配的沙茶酱,是从小吃到大那股熟悉的味道。
粿条汤也是不错的选择。看似普通的一碗牛肉粿条汤,却是很多街坊的心头好。
牛肉、牛杂、牛肉丸,满满的一碗料。一整碗都是老赤水人抹不掉的岁月情怀。
饭点来的话,要多等上一会
去的时候是中午12点多,小小的店里坐满了人,下雨天也不例外,陆陆续续有新的食客来,想吃上一碗得多等上一会。
楼上是个小阁楼,只有6张桌子,人多的时候阿姨会来不及收拾碗筷。
它虽没有名字,却默默在菜市场路口坚守了30多年,见证了这一片的旧貌与新颜,还有永恒不变的老味道…
昨天吃完走的时候碰上了大暴雨,店门口刚好是个积水区,硬生生被困了近2小时……走的时候老板很好心地穿上雨靴帮我们挪小绵羊~
本期测评
口味:
环境:
服务:
讲真口感对于我个人而言不是很喜欢……算是中规中矩的一份牛肉粿。
但是生意真的蛮不错,很多叔叔阿姨都喜欢来这里吃,能开30多年的老店肯定有它自己的独到之处啦。
2碗牛肉粿+汤+1碗粿条汤花了65元,3个人。
听同行的小伙伴说她妈妈经常来这里买牛肉丸回家去煮。
老板虽然不怎么说话,但是人很好~
个人非专业观点,仅供参考
赤水牛肉粿
地址:普宁流沙赤水村菜街街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