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想考上一个好一点的大学,最好是985之类。
可是你是否知道,想走进985,就意味着你必须要成为你所在人群的1%。
残酷的现实
1 、如果你有幸在北京、上海、天津,那也意味着想上985大学你得是高三人群中的4%。如果你身在东北三省、重庆等,想上985你需要是人群中的2%。
2、如果你是河南、河北、安徽、山西、广东等地的考生,很抱歉地告诉你,想上985大学,你得是高三人群中的1%左右。
这些真相更残酷
1、985院校毕业生薪资高
从最现实的角度出发,“985”院校的毕业生往往在薪酬上面占据优势,有时候一样的专业,做一样的工作内容,但是因为别人是985院校所以薪酬就比一般的高,这也是社会普遍认为名校的学生能力高,这也是不少人在高考时拼了命复习就为了上一个好大学的动力所在。
2、985院校校招企业质量高
相信不少同学们在高校毕业阶段都参加过不少校招的企业,主要是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在985院校中,这些企业单位的质量相比普通院校都要高得多,一些比较好的国企、事业单位、私企,他们的校园招聘会主要在“985”高校举行。不少优秀毕业生也就会比普通院校的同学有更好的就业机会,选择的也会更多。这无疑是对985院校毕业生质量的肯定和认可。
学习也很残酷
更残酷的是:现在考名牌大学,谁还靠裸分啊!
在2019年的高考中,江苏苏州的一位女孩彭越因成为“苏州唯一一名凭裸分上清华的考生”而一举成名。如今,能够裸分上清华北大的学生,那是真强。
有媒体报道称,在2018年高考中,清北因各种自招、综合评价、专项计划而获得降分的考生达到6100人,而当年清北总招生计划是6700人。也就是说仅有10%左右的学生,是凭借裸分进入清北的。
除了清北,其他的985名校,近年来的各种自招政策、专项计划,也让裸分考入的学生比例在下降。
尤其是现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能够体现个性化的招生渠道被高校玩得越来越溜,家长和学生们也开始越来越关注。
自主招生玩的是个性和特长,也就是俗称的“素质教育”。有玩竞赛的,有玩科技发明的,也有玩才艺的,而这些都是需要时间、金钱和机会堆砌出来的。穷人的孩子,怕是玩不起的。
有调查数据显示,名牌重点大学中,农村生源越来越少,已有多所985大学的农村生源比例低于15%了,而这其中还不乏一些“假农村”的。
比如15年前后推出的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出发点很好,但实际上最后很多通过这个计划的学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贫困地区的农村学生。他们只不过是户口在农村,但从出生起,就和城里人一样。
一是缺乏开展“素质教育”的金钱,二是缺乏教育的师资力量,那些能带竞赛的老师,早就被有钱的学校挖走了。
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学生以及寒门学子来说,想考裸分上名校,真的是越来越难了。
加油,努力去做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