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又扎心!印度神剧《起跑线》:有的孩子还没跑就已经赢了

2019-10-10     优秀家长地带

为了让孩子进名校,父母们什么都愿意做。

国庆假期已过,意味着2019年仅剩最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也意味着中国孩子新一波的升学择校节点的来临。

脱口秀主持人王自健讲过一个段子:现在很多家长逼着孩子学习,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了。我就纳闷了,王思聪不去上补习班、兴趣班,他就输在起跑线上了?人家一出生就在终点线上了。

北京高考状元熊轩昂说,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像我这种属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衣食无忧,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在北京这种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决定了我在学习时能走很多捷径。能看到现在很多状元都是家里厉害,又有能力的人。

《围炉夜话》有一言,“富家惯习骄奢,最难教子;寒士欲谋生活,还是读书”。可是,当“寒门再难出贵子”成为社会的主论调,读书之路也被封死,真正刺破现实真相的,反而是那些毒鸡汤。

条条大路通罗马,有的人却生在罗马。

你努力的天花板,竟然只是人家的起点。

01

豆瓣评分8.1的印度电影《起跑线》,讲的就是一对夫妇为了让孩子能够从小就获得最好的教育、走上人生巅峰而绞尽脑汁择校的故事。

在阶级等级远比中国固化的印度,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拉吉一家,虽然积累了一定的财富,知识文化却达不到上流人士该有的水平。他们不希望女儿皮娅重蹈自己的覆辙,便决定将她送进全印度最好的私立幼儿园,然后再考进名校实现阶层跃迁。

这种对孩子教育的“寄托”,中国家长是不是看着眼熟?

争抢最好的教育资源,上流社会靠圈层优势,下层人民靠政策倾斜,中产阶级上下不及,只能拿出自己最可靠的法宝:拼了。

拼娃

因为申请名校差不多是米塔一时之间定下来的决策,所以当她坐在“幼儿园升学指导顾问”的办公室里时,才知道自己“入场”得有多迟。

在这位金牌顾问开出的早培班中,拉吉和米塔夫妇看到能专业讲解恐龙知识的女孩、用四国语言打招呼的男孩……对于处于择校升学环节的家长来说,从来没有哪种暴击比“别人家的孩子”来得更猛烈。

拉吉的态度就是所有家长的缩影。刚在办公室坐下时,他说,我们皮雅很聪明,不需要再学额外的课程。

在与顾问聊完之后,拉吉说,我们听你的。所有班,我们都报了。

由于知识的更新换代加剧,富人的孩子因为得天独厚的条件,既是应试教育中的成功人士,也是素质教育中的佼佼者;穷人的孩子由于从小就没有知识触感,无论是应试还是素质都已经处于劣势。

事实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这样的二分法已经终结。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各种教育形式的相互影响和支撑,背后闪烁着的是父母的社会位置所能提供的红利。

教育越来越像是一场战争,从幼儿园入学到出国留学,到处硝烟弥漫。

拼爹

很多年以前我们说中产家庭进名校只有两条路,一条是拼娃,一条是拼爹。这几年看,道路好像简化了一点,因为爹、妈和娃,要一起拼了。

拉吉一家,输就输在了拼爹这件事上。

学区房可以砸钱买,高端派对可以尬进去参加,但家庭文化和生活方式是一种很难假装的东西

说英语还是说母语是一层鄙视链,欣赏古典音乐还是在派对上跳舞是第二层鄙视链,这些都能假装,但如果对职业本身就有Judge,那么,就真没得玩了。

你可以觉得顾问和学校狭隘、充满偏见,然而很多时候,套用米塔“英语即阶级”的金句,在顶尖资源层面,教育也早就已经是“阶级”了。

无论是“三万块撑不起一个暑假”的感慨,还是“海归高管竞选家委会”的闹剧,向来“执念”导演出的荒诞剧,在我们的朋友圈也并不少见。

这一切,都赤裸裸地展现了生活的不易。

02

国产综艺片《极限挑战》中有一段也是关于“起跑线”的追问令我印象深刻,

节目组来到上海崇明中学,做了个有趣的社会学实验:

让高三学生,站在操场边的同一条线上。

然后极限男人帮,会向他们提6个问题。

如果有人实际情况和嘉宾提的问题一样,就往前走六步。

否则,就继续留在原地。

这六个问题分别是:

1、父母双方都接受过大学教育的,往前走六步。

2、父母为你请过一对一家教,往前走六步。

3、父母有能力支持你学特长一直坚持到现在,往前走六步。

4、18岁前曾经有过出国经历的,往前走六步。

5、父母承诺过你出国留学的,往前走六步。

6父母一直视你为骄傲,一直在亲友面前夸耀你的,往前走六步。

6个问题,为你画出了那条隐形的“起跑线”。很不公平是吧,可比起不公平更让人失望的是,很多人把这条所谓的“起跑线”,当成了终点,当成了极限。

你以为说,寒门难出贵子?

不!

同样的问题,也放在了6位极限男人帮身上。

到第五题时,极限男人帮全部还在原地。

到第六题,孙红雷和罗志祥才站了出来,往前走了一次。

极限男人帮想通过再次游戏,告诉学生。

极限男人帮的几位,都算得上大众眼中的“成功人士”,他们的起点都不算不上最好,甚至是“0分”,但他们都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奋斗,获得了成功。

尤其是到最后依然站在原地的黄磊老师,从当年的“零分”少年,到今天的模范爸爸,黄磊培养出了多多这么优秀的孩子,他把当年自己没有得到的东西,给到了自己的孩子。

社会既现实又残酷,可这其中,让人看到的不是绝望,而是希望。起跑线从0分到满分的差距从来不是不可逾越的。

人和人终究是有高低差别的,承认上帝本来就是不公平的,然后利用他施舍给你的一切去获得更多,才是寒门学子应该清楚认识的东西。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国度,社会阶层还没顽固到无法打破,可以全民一起奔小康。就算没有起跑线,只要你不认输,也能靠着个人的奋斗,过上理想的生活。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有些人陨落,有些人挣扎,愿你脱颖而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i2_du20BMH2_cNUgJR1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