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课费,在教体局的红头文件规定下,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尤其在给中小学生减负的政策下,想着法子给孩子们减轻负担,补课这一块被盯得越来越严。但有些学校“顶风作案”存在收补课费的问题,我想,学校领导也是经过一番斟酌与考量的。
某乡镇学校主要考虑到初三年级学生面临着人生第一次分水岭—中考,也考虑到学校的升学率问题,开学时采取自愿有偿补课为原则,并注明补课费为800元/学期,让家长签字同意的情况下,组织学校老师为初三年级学生上晚自习(18:00~20:45),周六补课一整天(6节正课4节自习课)。没想到期末考试前收取800元的补课费时,却被家长举报了。
有家长很不理解这种举报行业,大家议论纷纷。
家长1:知识经济时代,看个视频都要给钱,老师也是人,他们也要食人间烟火的,每周多上班了几十个小时,总得多多少少给点报酬呀!
家长2:我觉得这个家长脑子进水了,觉得补课不合理,不签字不让孩子上课就是了,享受了补课带来的学习提升,又抱怨不该收补课费,真是太过分了!老师牺牲休息时间、陪家人时间、节假日时间,学校收点补课费给老师发绩效工资,真的不为过了。
家长3:现在严管严抓补课风时期,学校这么做肯定经过认真考虑的,要不是为了升学率,谁愿意冒着被处分的风险?补课,对于毕业班来说,本是个你好他好大家好的事情,家长出点钱就可以解决后顾之忧,这是大多数家长都愿意的,你不出钱不让孩子补课就是,别动不动往上告呀,这不是害人害已吗?
家长4:这个家长是培训机构的吧?我们乡镇除了学校就没有培训机构,要想让孩子补补课提升成绩,还得奔波到县城、市区,来回交通不便浪费太多时间不说,那培训机构的补课费可贵得去了,几百块钱一次课,花得心疼肉疼的,这里800元补课一个学期,还啥事都不用操心。
身为乡村补课老师中的一员,老师也有话要说:教师这个职业,不但要有职业操守,更要有奉献精神。教师是替国家履行教育职责,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世界上最干净最美好的人际关系,不应该存在经济利益。然而,在补课风吹遍大江南北时,再偏远小乡镇也免不了被卷入其中。现实生活中师生存在的各种现状问题,适当的有偿补课,是一个合理合情的双赢合作方式。
乡镇学校的生源与城市的生源有着本质的区别。乡镇学校的学生,几乎80%以上都是留守儿童,父母长年在外地务工,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只能负责学生的吃饱穿暖。当城市学生享受家校合作共同教育时,在乡镇学校里,一切教育全是老师的责任: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家长怪老师教不好不用心没能力;学生没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家长怪老师管得不严布置作业太多;学生打架斗殴,家长怪老师没管好看护不周;老师们对待这些不支持不理解教育的家长,只能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吞,要怪只能怪自己不该选择乡镇学校。
真正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猪差干得比驴多。农村孩子没有什么活动场所,早早到校迟迟不肯离开,只因为学校有个操场可以和同学、朋友一起玩闹。学校领导怕学生在校出事要担责任,所以就硬性规定老师赶在学生到校前的7:30必须到班到校,下午等到学生全部离校才可以下班,18:00能下班得好好感谢学生了。要不是学校要求为学生补课,下了班回到家陪陪家人、改改作业、备备课,活得也像个正常人。自从学校要求补课后,整天早出晚归的上班时间不下12个小时,倒是活得像台机器了。
初三学生马上面临着人生重大选择的中考,不比不知道,一比才知道与县城、市区初三学生的差距有多大!人家普高升学率80%,甚至有90%以上,而乡镇中学的升学率,乐观估计只能达15%,看到这样的对比数据,相信家长们能理解,普高:职业学校的比例大体为1这个教育政策了,县城、市区的中考生能顺利升入高中,全靠乡镇学生垫底了。
当乡镇学校初三学生的父母为了一个学期800元的补课费心疼,把学校给举报时,县城、市区初三学生的父母,为了给孩子找个优质培训机构,1.5个小时的课砸下300元都不带眨眼的。国家虽然有九年义务制免费教育,但在中考、高考的各种选拔制教育体制下,真正有多少学生享受着免费教育能上清华、北大的呢?
站在老师的角度上看,真不愿意每天上班时间超过12个小时,连两天的周末时间都要搭上一天,虽然学校收了每个学期800元的补课费,真正能发到老师手里的并不多。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以及照顾家人时间,给学生们上晚自习、上课,拿点工资以外的补助并不为过!教师这个职业确实很高尚,像蜡烛一样点燃自己照亮别人,但不能靠一种情怀就只奉献不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