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著名的半自动步枪M1加兰德,俗称大八粒
众所周知,二战时期得益于强大的工业实力,美国是全球参战部队中唯一的一线部队全部换装半自动步枪的。其装备的M1加兰德步枪拥有较为可靠的性能,全枪长短适中,堪称二战期间半自动步枪的典范,号称二战王牌步枪。其采用8发漏夹装弹,子弹在射击完毕后漏夹会自动弹出,以便射手重新装填。而正是这个弹出的声音,让很多枪械爱好者痴迷不已。
M1加兰德(上)和M1卡宾枪(中)的对比,可见体积一目了然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M1加兰德的总产量达到了404万支,但却不是二战时期美国产量最大的半自动武器,另一武器总产量达到了622万支,这就是加兰德的同名兄弟M1卡宾枪。在二战之前,卡宾枪一般指的是短管步枪,然而M1卡宾枪却是通过专业设计的一款卡宾枪,这在当时极为少见,一些军迷甚至无法分清M1和M1加兰德之间的区别。
箭头处为M1卡宾枪采用的7.62毫米卡宾枪子弹
之所以造成M1卡宾枪的生产数量超过加兰德步枪还是因为美国陆军对该枪提出的要求。早在1938年,美国陆军就提出需要一款武器来替代当时的手枪成为二线部队的自卫武器,按照要求这款武器必须是肩射武器,换言之就是必须要有枪托,同时要求其威力以及射程超过当时的11.43毫米手枪弹。
相比P90,M1卡宾枪在理念上领先了50年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指标完美贴合了当前的个人防卫武器(PDW),比公认的PDW鼻祖P90冲锋枪整整提前了50年,后者1990年研发,两者均采用了全新的弹药系统。M1卡宾枪采用的是专门研发的.30英寸也就是7.62毫米口径卡宾枪子弹,其采用直筒式弹壳设计,枪口动能是.45ACP手枪弹的两倍,加上M1卡宾枪拥有更长的枪管,其子弹的弹道更加低伸,同时采用了闭膛待击,其精度要远高于当时的冲锋枪和手枪,兼顾了中等距离的交战要求。
伞兵型M1A1卡宾枪
相比与M1加兰德步枪的漏夹供弹具,M1卡宾枪采用了弹匣供弹,不仅大大增加了换装的速度(M1步枪在打光子弹前很难加子弹),同时其15发的容弹量使得其火力持续性也远超当时的M1加兰德步枪。当然M1卡宾枪的优点远不止于此,由于其全枪长度更短,更轻便,特别是伞兵型的钢丝折叠枪托,其协行性能进一步增强,能够在丛林战、巷战中充分发挥火力,其较大的威力完全能够"一枪撂倒"敌人。
射击中的M1卡宾枪
M1卡宾枪优异的性能获得了一线指挥官的普遍好评,而麦克阿瑟将军更是称其为"美军获得太平洋战争胜利的最大因素",对于一支卡宾枪来说是莫大的荣誉。除了二线士兵广泛装备外,一线士兵的特殊兵种也普遍采用,比如医疗兵、喷火兵、携带巴祖卡火箭筒的士兵等等,其应用之广泛是M1加兰德无法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