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优美高炮":射高2万米,具备威胁U-2高空侦察机的能力

2020-04-26     小康视野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后大肆扩充军备,向军事领域投入大量资源,德军规模迅速膨胀。与此同时,德国的武器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受益于德国政府的扩军政策,当时德国的军火厂商研制出大量名噪一时的武器,其中就包括射高2万米、被誉为"史上最优美高炮"的Flak 40高炮。即使在二战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2万米射高的高射炮依然能对一些飞机造成巨大的威胁,凭借2万米的射高,Flak 40高炮甚至具备威胁U-2高空侦察机的能力。

Flak 40高炮由德国莱茵金属有限公司负责研制,其口径为128毫米,远超普通高射炮。之所以在一款高射炮上采用这么大的口径,是因为当时的德国军备部长阿尔伯特·施佩尔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战争中定会出现翼展大、功率强的大型轰炸机,这种轰炸机的飞行高度很高,因此新型高射炮必须能打得更高。在这样的思想的指导下,二战爆发前夕,一门口径达到128毫米、采用中等威力口径炮弹,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液压缓冲系统和闸式滑动炮闩的样炮在莱茵金属诞生了,样炮的效果符合德国人的预期,很快,Flak 40高炮定型了。为了提高反应速度,Flak 40高炮从装填、调整角度、转位、升降全部由电力辅助完成,得益于此,Flak 40高炮的射速高达每分钟20至24发,对一款128毫米炮而言,这样的射速不可谓不恐怖。在射击时,在三轴陀螺仪和电动机的精确协调下,Flak 40高炮能用16枚炮弹的弹片在两分钟内组成边长约240米的正方形"弹幕",对盟军轰炸机进行杀伤。

鉴于Flak 40高炮的重量高达26.5吨,这款高炮的机动性较差,很难灵活部署,因此,Flak 40高炮主要被部署于防空塔内,用于要地防空。1943年,盟军对德国汉堡发起空袭,空袭行动代号"蛾摩拉行动",汉堡是德国的第一大港口城市,并且是U型潜艇基地,一直都是盟军的眼中钉。在此轮空袭中,汉堡损失惨重,大量人口被盟军轰炸机投下的凝固汽油弹和炸弹杀伤,但盟军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部署在圣灵广场防空塔上的Flak 40高炮一共击伤、击落了40多架盟军飞机。当时,盟军的轰炸机主要有"兰开斯特"、B-17等型号,"兰开斯特"的升限为5793米,B-17的升限为10700米,在Flak 40高炮2万米的射高面前,盟军轰炸机的飞行高度就显得有点低了。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时,苏联军队已经攻入德国,柏林被苏军团团包围,苏军的火炮把柏林炸得千疮百孔。在这种情况下,摧毁苏军炮兵阵地就成了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1945年4月21日,柏林的动物园防空塔内的Flak 40高炮在指挥官奥勃特·沃勒曼上校的指挥下向位于十公里外的苏军重炮阵地发射了400多枚高爆弹,炸死700多名苏军,并摧毁了170门苏联火炮,这是Flak 40高炮最辉煌的战绩,也是这款高炮最后的战绩,重创苏军重炮阵地半个多月后,德国宣布投降。德国投降后,美国和苏联开始争夺德国的科学家和先进技术,其中就包括Flak 40高炮,在德国投降一个月后,动物园防空塔内的Flak 40高炮发出了最后的怒吼,在Flak 40高炮射击期间,美苏专家纪录了大量数据。由于过于笨重,Flak 40高炮并没有在美苏两国得到普及,加之防空导弹技术的发展,大口径高射炮已经不再适合战场需求。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OWI9uXEBfwtFQPkddRX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