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堡垒》票房惨败,粉丝无力回天,什么样的电影最受欢迎?

2019-08-12   熊熊讲武

《上海堡垒》公映以来,遭到了票房和口碑的双重惨败。

其公映第一天票房7048.6万,第二天1861.6万,第三天1072.4万,这还是借着周末机会上映的,而一般来说周末票房会远高于工作日,而随着新一周的开始和排片的减少,其票房还会进一步降低。

到目前来说,可以肯定这部披着科幻外衣的爱情电影的票房绝对不会超过2亿。这对于一部投资和宣发超过3.6亿的电影来说,无异于是血本无归。

在票房崩塌的同时,这部电影的评分也惨不忍睹,豆瓣评分只有3.3分,其中打一星的网友占到了60.8%。

可以说《上海堡垒》是今年以来宣传力度最大,但却败得最惨的一部国产电影,没有之一。

一部电影的失败是多方位原因造成的,就《上海堡垒》来说,剧本、特效、情节、演员等都存在很大的问题,而这部影片的宣传上投资力度很大,很多大V在公映前为其造势宣传,演员的粉丝也非常积极地在部分平台上安利。

但是口碑好不好,大V说了不算,粉丝说了也不算,真正的观影人群说了才算,电影上映后看过该片的人绝大多数都是连连摇头。

而就没有看过该电影,但因其不遗余力地宣传而有所耳闻的群众,对该片也非常不满。

其中主演鹿晗的发型就是一大被吐槽的点,剧中鹿晗的设定是预备役军人、技术兵,按照导演的说法是非正式部队的非正式军人。

可是不管你是正规军人也好,非正规军人也罢,毕竟在剧中是扛大梁的角色,而且还是直接参与一线战斗的。那么鹿晗那头偶像式的发型就不合时宜了,这不光是好不好看的问题,而是说在战斗情节中,角色的设定不适合留这样的发型。

如果鹿晗主演的是《甜蜜暴击2》,那么绝不会有一个人抨击他的发型,但在《上海堡垒》中,作为有军人属性的主演,而且还参加一线战斗,那么偶像式的发型和战斗员的角色定位就冲突极大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长发也就罢了,戴帽子的时候,帽檐刻意抬了上去,露出了大片的刘海。

说实话,国内影视剧中,拿着枪、留着中风长发头,还不好好带帽子的军人角色恐怕只有抗战剧中的伪军二鬼子了。

之所以留着长发,还刻意不让帽子压下来其实就是为了突出主演清秀的面庞,毕竟可能也是考虑到了6000万粉丝的票房效应,这6000万粉丝中只要有六分之一的人进影院,平均票价按40元来算,而且不考虑二刷、三刷的话都有4亿元之多。

而且这部电影改编自江南的同名小说,会吸引一部分原著粉;还有舒淇等明星,他们的粉丝也不少;还是中国少见的科幻类电影,科幻迷也会吸引一部分,而且有着年初《流浪地球》的大火,观众对此类电影的期待很高。

除此之外,电影中的战斗情节又符合现在中国人的观影心理,再加上看什么都是看的这一部分观影人群,怎么算票房都不该亏的。

这可是集合了科幻、军事、爱情三种类型,有小鲜肉和老牌明星联袂打造,还有原著IP打底,策划长达六年,投资超过三个亿的大制作。

但还是败了,而且败得很惨。区区一亿多票房的成绩不说别的,就是之前对鹿晗粉丝的贡献率都极大的高估了,真正走向电影院支持偶像的粉丝连5%都到不了。

而在《上海堡垒》大败亏空的同时,我们也不妨看下近年来什么国产电影最成功。

以票房成绩来说,目前中国国产电影(指已经结束放映期、票房固定的,目前热映的《哪吒》肯定能到前三,其最终票房值得期待)票房排名前三的是《战狼2》,成绩是56.39亿;第二名是《流浪地球》,成绩是46.18亿;第三名是《红海行动》,成绩是36.22亿。

这三部电影的共同特点很多:

第一:诚意之作。

能得到特种兵学习致敬可不简单

《战狼2》就不用说了,吴京在拍电影中敢拼命大家都知道,这位可是为了能演好特种兵角色,亲自到特种部队体验生活,还得到特种兵尊重的狠角色,抵押房子凑钱拍电影也是业内少有的。

第一部作品获得成功后,拍摄《战狼2》也是非常用心的,哪有导演兼主演为了拍摄效果差点被海水淹死的?

《红海行动》导演林超贤对电影的追求也是极高的,为了拍《红海》可是动用了海军军舰的,而且在国外搭建场地,邀请外军协助拍摄恐怕也是中国电影史上少有的。

而《红海》的一众演员们虽然不是军人,但都经过严格的军训,各种战术动作有专人指导,最终给我们展现出来的视觉效果非常好。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流浪地球》,之前我们中国国产电影是不涉足这一块的,因为这种电影投资大、拍摄难度高,但收益却未必好。

《流浪地球》的制作团队一直面临着没钱拍摄的困难,前后超支四五次,但是对制作水准的要求却不降低。为了能拍出中国科幻片这一理想,很多人是赔着钱去做电影的。

比如摄影指导刘寅自掏腰包买了几百万的设备供团队使用;吴京本来是客串结果客串了31天,最后连片酬没要不说,自己还掏了6000万进去,保证了影片有足够的资金做特效;而特效大部分是本土公司做的,实际上花费大,但也没赚钱,因为特效工作量和标准都很高。

剧中的老演员吴孟达,年纪本来很大了,但仍穿着几十斤重的外骨骼吊威亚,每演出几条就必须去吸氧,为什么这么拼?

吴孟达说:有生之年有机会能拍到这种电影,能够在我们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一页,值了。拍摄超期5天,吴孟达什么都没说,拍完一分钱没要就回香港了。

以上仅仅是《流浪地球》多达7000人参与团队四年制作的点滴,正是因为这么多人认真地投入,才换得了最终的回报。

第二:绝对够硬。

这三部电影中,《战狼2》和《红海行动》都是纯军人的硬核戏,二者的相似之处都是以撤侨为背景,所不同的是《战狼2》是退伍军人为主体,重点突出的是个人;而《红海行动》为现役军人,且改编自真实事件,重点突出的是团队作战协同。

因此具体来说实际上是两个分类型的军事动作大片,但是类型虽不一样,硬汉——中国硬汉的形象却塑造得十分明确,当然了这个硬汉我们不单单指的是男兵,因为《红海行动》中塑造的女兵角色同样够硬。

这个留着板寸、扛着大家伙的女兵可谓是巾帼不让须眉,很好展现了中国女兵的形象,就佟莉这个角色都比《上海堡垒》中男主演江洋硬上了不知道多少倍。

观众们想看的是真的硬,不是说看着你就不硬,但是硬要去装硬,这个反而会招来反感。

《流浪地球》虽然是科幻片,但是军人的角色是始终贯穿全片的,吴京、李光洁等主要男性角色都是清一色整齐的短发,这才是真硬汉、真军人的感觉。

我们要的是霸气,不是娘气!你要说长发飘飘的奶油小生是战斗主力,抱歉,真的看不下去。

第三:家国情怀。

《战狼2》和《红海行动》都是以撤侨为背景的,彰显的是国家的强大,以军事力量来保卫民众的精神,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中国式银幕英雄的重塑。

而《流浪地球》虽然是科幻片,但是主题升华到了拯救地球的程度,比家国情怀更高了一层楼。

这些年来,我们看惯了好莱坞式的英雄拯救模式,说实话都有些腻了,看到中国人为主角的国产题材,而且拍摄又非常精良,自然是被广大群众所喜爱的。

实际上这类题材的电影,有那么一小部分人是不喜欢的,他们甚至占据着点评的制高点,但是你可以给刻意打低分,无奈蚍蜉却难撼动大树。

因为如今好电影的口碑不是掌握在少部分手中的,甚至也不单单体现在一些网站的评分上,它体现在人民群众的心中。

就这三部电影来说,组团式的抹黑和讽刺屡见不鲜,但你挡不住上亿人次观影大军走进电影院,大多数观影者不会去网站上写影评,但他们知道什么样的电影值这个票价。

当然了上述的几部好电影有这些特点,但不代表说好电影就一定具备三者,最近热映的《哪吒》上映之前是不被看好的动画类电影,但目前的票房已经超过了35亿,其最终票房尚未稳定,但也绝对少不了。同时这部电影的评分也很高,可谓叫好又叫座。

但《哪吒》的成功也是认真拍摄下的诚意之作,对细节的追求达到了极致,这是任何好影片的共同点。

而我们反观票房口碑双双惨败的《上海堡垒》,号称策划六年,其实真正就拍了三个月;总投资超过3亿,很大一部分都是演员片酬;就细节来说,主演连头发都舍不得剃,还谈什么别的细节?

无非就是借着科幻片的东风,启用小鲜肉再加大IP,然后塑造一个战斗形象的套路片而已。其实既不科幻,也不硬汉,还没家国,又没诚意。

而现在的电影不是流量当家的时代了,没点真本事,就没人给你埋单。

试想,拿着还没有你多的投资,为什么人家拍出的是开启科幻大门的《流浪地球》;你这边拍出的是将科幻大门上锁的《上海堡垒》呢?

这不仅值得《上海堡垒》的主创人员反思,更值得中国整个影视行业好好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