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笑我太童真,我笑他人看不穿。
文章/羽洋
这是桌游陈列室的第30篇文章
大家好,我是羽洋。在昨晚的梦里,我去了一个奇妙的地方。
我坐在一辆高架穿梭列车中向下望去,那是一座由钢筋水泥构筑的大都会,纪念碑般的楼宇无序地交错堆叠着,越过铁轨向上生长,密密麻麻的窗口镶嵌在摩天楼的外立面,向下一直延伸到黑暗中去,闪烁着若隐若现的灯光……
(图源:电影《大都会》剧照)
列车停在了一座由钢架和玻璃搭建的穹顶下,会说话的动物、小精灵、巨魔和人类从列车里涌出,我犹疑间被人流裹挟着前进,停在了一座巨型雕像前。
这座雕像看上去很有些年头了,我凑到近前阅读着上面的文字。
“雷金纳德堡,童话森林中的新家园,皇家建筑师三只小猪及……之作”
有一小行字被磨花了,我揉了揉眼睛想要细看,却被一股力量拽回到松软的床上,和我一同回来的还有一个盒子,重重地砸在了我的头上……
我从梦中醒来,却发现我的手边上,多了一盒桌游。这一盒桌游就是游人码头代理出品的《童话森林》。
三只小猪的故事(续集)
“小猪,小猪,让我进去”
“没门,没门,就算是我下巴上的毛,你也休想抓到一根”
“那么我要吸气,然后吹气,再闯进你的屋子里!“
1904年出版的故事里关于大坏狼吹倒草屋的插画(图源:wikipedia)
这是一段来自英国童话《三只小猪》中的对话,因其原版的琅琅上口而在英语世界中广泛流传。肺活量惊人的大坏狼诱骗小猪开门不成,一口气吹倒了他的家。尝到甜头的大坏狼之后两度故技重施,最终输给了聪明又勤劳的猪小弟。
约瑟夫·雅各布斯(左)和詹姆斯·哈里威尔·菲利普斯(右)(图源:来自网络)
三只小猪的故事最早载于英国人詹姆斯·哈里威尔·菲利普斯于1886年整理并出版的《英格兰童谣》,但这个故事最为著名的版本出现在稍晚由澳大利亚人约瑟夫·雅各布斯整理并出版的《英语童话集》中。在他们之前广为流传的版本中则没有出现我们熟悉的三只小猪,而是三只皮可西(英格兰民间传说中的小精灵)。
这三个看上去很好吃的小家伙拿了一座奥斯卡小金人(图源:comics.org)
其后三只小猪的故事随着欧洲文学的全球化广为流传,并在迪士尼动画的加持下进一步成为无人不知的童话故事。如今,在桌游《童话森林》里,三只小猪再次回来了——只不过这一次他们似乎不再是主角了。
游戏的背景发生在“童话森林”里,贪婪的雷金纳德国王计划在神秘而又黑暗的童话森林中开拓数千英亩的土地。他的心中充满了贪婪,因为他一想到只要着手肃清土地并建造房屋,便能赚到堆满自己宝库的黄金!
不幸的是,皇家建筑师,著名的三只小猪已年老体迈。国王只能寻找一位有足够能力的人来实现自己的“宏伟规划”。三兄弟的侄子、侄女们随之纷纷涌入皇宫,渴望着证明自己的能力。
“孩子,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三只小狼和大坏猪》??!”(图源:walmart.com)
比赛很简单:谁先比自己的对手更快地建造好三幢房屋,便能获得皇家建筑师的称号,并可坐享财富……
于是,激烈的竞赛开始了!
本以为是童话故事,怎么突然开始“撕逼”呢?
《童话森林》这款游戏可以说与三只小猪的故事不谋而合,相信不少人曾经以为这只是一款其乐融融的亲子游戏,而事实上它无时无刻明争暗斗的玩法同样不会让热爱撕逼的玩家(我承认是这个类型)失望。
游戏中的四只小猪手提肩扛忙造房,看上去完全没有饿肚子的担忧
原版故事中三只小猪离家的原因,既不是成家立业、也不是寻找财富,而是由于饥饿。与其说是猪妈妈鼓励孩子外出游历闯荡,不如说是迫于家中生计,不得不放弃了三个孩子。
“人口增长的速度远大于土地出产粮食的速度。”——《人口论》托马斯·马尔萨斯
玩家打出“收集砖块”,打算获得砖块资源
而在《童话森林》中,玩家最初也是最大的挑战就来自资源的匮乏。想要建造房屋,你必须拥有相应的资源(稻草/木头/砖块),在游戏的收集阶段,每个玩家都需要秘密地打出一张收集牌,以确定当前轮想要前往的资源点(田野/树林/砖场/市场)。
三位玩家分享木头,橙色玩家则独享砖块(他笑得很大声)
如果玩家选择的资源点有其他小猪,那么他们就必须共享那里的资源;而如果那个资源点只有一只小猪,则该玩家可以获得上面所有的资源。
大坏狼也回来了,变帅了,还有了小弟
原版故事中重点描述了猪小弟与大坏狼的三次智斗,当时的大坏狼并不是现在的莽夫形象,发现砖房无法轻易摧毁后,他分别试图把猪小弟引诱到萝卜田、苹果园和集市,都被猪小弟识破,让他“偷鸡不成蚀把米”,最终恼羞成怒才跳进烟囱,被一锅滚烫的热水要了性命。
“我们不会向他们诉诸我们的处境为何,相反的我们会诉诸于他们的获利。”——《国富论》亚当·斯密
寓言牌,充满了阴谋和破坏的味道
想要获得游戏的胜利,玩家必须要学会如何正确地利用寓言牌。在游戏的收集阶段,玩家可以选择秘密地打出至多一张寓言牌——它有时候可以使该玩家直接获利,或是通过打压其他的玩家改变局面,当然适时地运用某些特定的寓言可以使玩家间达成短暂的合作,共同在进度上逼近领先的玩家。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打出寓言牌前,你需要根据场上的形势进行选择: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情况在游戏中并不鲜见。
原版故事中的“细思恐极”令人不禁联想到《隐秘的角落》中充满隐喻的《三只小鸡》(图源:来自网络)
关于三只小猪和大坏狼各自的命运,相较现在的版本颇有了些黑童话的意味。三只小猪中的大哥和二哥都遭吞食,而故事前半段大开杀戒的大坏狼,最终也被猪小弟烹熟食用。
“很长时间内英国都是个武装军营:任何一个阶段,全国成年男性中都有六分之一的人在服役。”——《19世纪英国》克里斯托弗·哈维&科林·马修
切记,首先完成任意三幢小屋的建造是游戏唯一的获胜条件
虽然可以通过寓言牌疯狂整活,但别忘了在游戏中获得胜利的条件只有一个:首先建好三幢房屋。因此玩家之间的正面对抗必不可少,可是现在的玩家看上去不免有些势单力孤。
但是请放心,《童话森林》的设计师并没有忘记这一点——在游戏中每个玩家都可以拥有强大的好友,他们会赋予你不同的持续能力。更棒的是,他们无一不是来自童话世界中的经典角色,借由他们的帮助,玩家可以更有效地达成目标。不过美好的友情有时候并不长久,你的对手(另一只邪恶的小猪)总是想破坏你们的友谊……所以请保持警惕,在好友的帮助下无情地甩开对手们吧!
每张好友牌都来自不同的童话世界,看看这儿,这里有公主、公主、公主和……青蛙?
在我看来,一个好的故事像一面镜子,不论它是何种类型、以何种方式被讲述和传颂,总是离不开它所映照的现实。原版中有些残酷的三只小猪如此,迪士尼动画中唱唱跳跳的三只小猪如此,如今我和我的朋友们操作着游戏中的四只小猪——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依然,好在这只是一场精彩的游戏。
一场狂欢:真正的当代童话
杜诺瓦夫人(左)和格林兄弟(右)(图源:来自网络)
童话与许多文艺作品类似,起源被认为是口述的民间故事。这一类型的故事最初以叙事的简短和通俗见长,并没有附加任何“儿童”的属性。17世纪末,童话故事在法国贵族阶层中流行,受其影响的法国作家杜诺瓦夫人提出了“童话”的概念,并与其他贵族女性作家一起尝试将此类故事推广到儿童读者群中。19世纪初,现代意义的童话故事在格林兄弟与读者市场的角力下最终定型,成为一种面向家庭的“全年龄”作品。
从左至右分别为《霍比特人》《小王子》《姆明》《哈利·波特》(图源:来自网络)
进入20世纪后,童话的故事和体裁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丰富。故事方面,作者们不再满足于陈旧的故事结构和其中的说教意味,转而开始创作更加重视体验感的作品——其中的佼佼者诸如《霍比特人》《小王子》《姆明》《哈利·波特》等,在通俗文学领域也占有一席之地。
从左至右分别为《哆啦A梦》《米菲》《小猪佩奇》《小鞋子》(图源:来自网络)
体裁方面,随着漫画、绘本、动画、电影乃至更多媒体手段的出现,完成度更高的童话逐渐步入人们的视野——我们耳熟能详的《哆啦A梦》《米菲》《小猪佩奇》《小鞋子》等,成为了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可见,体验感和完成度正在充当衡量 当代童话及其衍生品的新准绳,而《 童话森林》在这两个方面的表现无疑是精彩绝伦的。
“森林”之于“童话”,就像“塞外”之于“武侠”、“深海”之于“克苏鲁”,是神秘莫测的主舞台(图源:《幽灵公主》剧照)
体验感源于玩家对作品内容的认可与沉浸。在《童话森林》中,设计师们首先构筑了“童话森林”的背景,并将所有的人物、地点和故事纳入这一体系中:这是一片神秘又黑暗的森林,来自不同童话世界的人物和神秘生物居住于此。随后从无人不知的“三只小猪”切入,这样既可以让玩家迅速代入游戏背景和目标,又避免了不同文化下的童话人物之间可能产生的拼凑感。
“夫妻档”在插画师的圈子里并不少见,但能一起投身于桌游美术的行列,这两位想必也是相当热爱桌游了(图源:mrcuddington.com)
当然,一个吸引人的背景与完整的桌游作品仍然相去甚远,紧接着登场的便是桌游业界的“美颜势力”插画师。本作的插画师——准确说是“插画师组合”Mr.Cuddington是由法国艺术家Lina Cossette与她的丈夫David Forest组成,他们担纲制作的《工业革命:伯明翰》《工业革命:兰开夏》《圣托里尼》和《契约石》在美术方面都广受好评。
虽然囿于空间限制没能展开所有美术,但光是这样也已经相当震撼了
从同为插画师的角度看,本次《童话森林》的插画堪称他们二人美术创作的一次大成。游戏包含的97张卡牌中有着多达61张的独立原画,除此之外8张游戏版图上的8个场景也各不相同,我个人尤其钟爱4张玩家版图上的插画,每张都营造了不同季节的童话场景,充满匠心。
优秀的游戏背景和美术显著地提升了本作的体验感,但《童话森林》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
完成度往往需要制作者大量的耐心和投入。如果说我这样的“桌游颜狗玩家”在看到《童话森林》的美术时还心存迟疑,那么它接踵而至的模型棋子和收纳方案就以最快的速度打消了我的犹(理)豫(智)。
游戏中的模型由波兰工作室WeirdCity Games设计,颇具力量感
游戏中11只精美的模型包含4只小猪、6只怪物和1个起始玩家标记,形态各异,无不栩栩如生。其中最重的“守桥巨魔”重约55g,最高的“飞龙”高约75mm,压迫感满满。更为难得的是,这些模型被作为游戏中的配件设计时,充分地考虑到了它们的耐用性——造型敦实,用料十足。
比起模型我更爱这些房子,因此在游戏中,“建造阶段”是我的最爱
同样出彩的还有为“建造房屋”服务的配件——45个房屋部件。作为更加实用的配件,它们被赋予了三种不同的颜色:黄色的草屋、棕色的木屋和红色的砖屋,并以卯榫的方式组合。组合这些部件带来的愉悦,请大家在游戏中慢慢体验吧~
《童话森林》的收纳分两层,每一样配件都能找到归宿
最后,一款如此美好的游戏怎么能少了收纳?为《奋进号》《Vindication》和《故宫》提供收纳方案的工作室Game Trayz应邀制作了《童话森林》的收纳,设计师Noah Adelman不仅将精美的模型保护得十分妥当,还为了满足喜欢上牌套的玩家特意调整了卡牌收纳区的设计,使本作拥有了堪称“强迫症福利”的收纳方案。
现在,和我一起进入《童话森林》的世界,在雕像上刻上你的名字吧!现在《童话森林》这款游戏已经登陆游人码头淘宝店,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关注一下哦!
你有什么喜欢的童话故事吗?
有没有哪些游戏是表面可爱实则撕逼的?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