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亲子心理师徐婧英
危害:
容易让孩子养成吃“独食”的毛病,孩子会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谁也不能和自己相提并论,长此以往,会目中无人,不肯为他人考虑,没有感恩心,没有同情心,与人交往也不肯换位思考,总是以自我为中心。
这样的孩子,无论与同学相处,还是长大后与领导、同事相处,始终把自己、自己的利益摆在前面,自私自利,加个班谈条件、帮别人个忙也要回报,这样的人,当然不被人喜欢,人际关系不会好,自然走不远。
危害:
注意,这句话不是孩子对大人说,而是,大人对孩子说的:
“宝贝,求求你,别闹了”
“求求你,好好吃饭吧”
“求求你,快点睡吧”
家长越央求、请求孩子,孩子越分不清亲子关系,颠倒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忸怩作态,故意难为大人。
父母说了这样的话,孩子会觉得自己非常厉害,让大人犯愁、抓狂、不知所措,孩子会更加无法无天,家长的威信和权威全部扫地,教育孩子会更加困难,无计可施。
“不吃就不吃吧”
“不睡就不睡吧”
“不学就不学吧”
......
危害:
允许孩子挑食、任性、懒散,没有好的生活习惯,没有节制地玩游戏,不对孩子有约束和限制,不肯让孩子为自己的生活负责。实际上,哪怕再小的孩子,也要从小规范生活习惯。
习惯好的孩子,才会有好的命运,成就好的人生。
如果,对孩子没有任何原则和规则的限定,孩子说啥是啥,容易让孩子缺乏上进心和毅力,做人也得过且过。
好多父母期望孩子成绩好,有出息,成名成家,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学习上。
为了学习好,不耽误时间,从一上学,就对孩子说,“只管学习,其它什么都不用管!”
哪怕孩子自己的事,内衣内裤,好多高中生、大学生都是父母替洗。
危害:
这样的孩子没有责任感,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哪怕成绩好,但一旦脱离父母,就会无所适从,哪怕很小的生活琐事,对这样的孩子也是很大的困难,也不知怎么办。
这样的结果,自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时代的发展,不允许孩子只会数理化等书本知识,更需要综合能力全备的复合型人才,而从小做家务的孩子,不是耽误了学习时间,恰恰相反,这样的孩子,更多动手动脑,更有利于培养感恩、同情心、独立性等良好品质,更能走的远、飞的高。
危害:
这句话常常是在孩子犯错时,父母袒护说的。一句ta还小,为孩子找借口,强求对方谦让,逃避犯错该承担的责任。这样,会使孩子全无是非观念,造成性格扭曲。
事实上,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网报,前些日子,一个三十几岁的男人因为酒驾被抓,他的妈妈对警察高喊,“他还是个孩子”,想以此让警察开脱,不追究他的过错,网友齐齐声讨这个妈妈,三十多岁,早就成年,在妈妈眼中却还当个孩子一样,是非不分,袒护偏向,也是醉了。
亲子心理师徐婧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更多育儿干货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