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亲子心理师徐婧英
徐老师,您好!昨天我中午我遇到了育儿问题,男宝宝2岁1个月了,宝宝玩完沙土不洗澡,我硬是抱着他洗,跟宝宝斗争了一会,给他洗完后,抱着他时候他就拼命挣扎,还哭闹不止,宝宝哭闹不止还用腿蹬我胸口,我气的喘不过气来,就使劲大声咳嗽并喊了几声,我发出很难过很刺耳的哭嚎声,当时宝宝吓得打了一激灵,回头看着我的眼睛扑向我怀里还让我抱着他,吓坏他了,麻烦您告诉我,我这样惊吓的手段突然打断了他哭闹,会给宝宝心理和身体上带来什么影响呢?真担心给宝宝吓坏了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
家长的担心我十分理解,如果只是这一次对孩子大吼大叫的话,孩子会害怕、会紧张、会有压力,但是,只要之后没影响到吃饭、睡觉、玩耍等正常生活,对孩子的影响应该不是特别大。但要注意,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说实话,通过这个妈妈的表述,我猜这样的情况不只一次,只不过,这次她吼的声音很大,孩子的反应很激烈,才让妈妈有了困扰。而且,我担心,如果这个妈妈不能从心底认识到这样会对孩子产生危害或造成心理伤害的话,类似怒吼的事还会再次发生。要知道,孩子越来越大,随着自我意识越来越觉醒,不“听话”、不配合的事也会越来越多,家长的忍耐性也会越来越差,就会越来越失控。
那么,怎样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因为自己的坏脾气破坏亲子关系,不给孩子造成心理伤害呢?
这个妈妈没说孩子玩沙土玩了多长时间,是到该睡觉的时候不睡觉,还是妈妈觉得孩子玩挺长时间了,不该玩了,该洗澡了?
要知道,玩沙玩土对小孩子来说,是特别好的一项手脑并用的活动,可以让孩子的手指更灵活,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促进大脑发育。同时,如果孩子与其它小朋友一起玩,还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提高社交能力......,总之,孩子玩沙玩土对其发育成长的好处实在太多太多了。
但是,好多家长认为沙土脏,不想让孩子玩,禁止、限制孩子玩耍,有的家长为让孩子听话、不吵不闹,就给孩子手机、ipad,让孩子看动画片、玩游戏,孩子倒是不捣乱了,不乱动乱闹了,可是也早早成了电子产品的俘虏。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孩子越来越离不开电子产品,以致长大后,宅在家不爱下楼、不爱运动,就爱玩手机,玩电脑,这时,家长又很生气,逼孩子到户外,逼孩子放下手机,孩子不听,就会爆发家庭大战,仔细想想,这种情况又是谁造成的呢?由于这个妈妈没具体说情况,我了解的不多,所以,只是举了一下其它家庭的情况,希望家长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说这么多,是想让家长明白,大人总是以自己的标准和要求来束缚孩子、限制孩子,对孩子来说,是一件非常残忍的事。而且,由于家长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要求孩子,孩子达不到家长的标准,家长就会生气、发火,像这个妈妈上面说的,对孩子大吼大叫,孩子害怕,自己也不开心。
因此,想调节情绪,就要先从调整自己的想法入手,调整自己的认知,不妨多问问自己:孩子做的事,真的是不能容忍的吗,如果不是,只是脏、不干净,大不了自己辛苦一下,多给孩子洗洗又有何妨?同时也要注意,玩耍之前要先和孩子讲好时间、讲好安排,不要玩之前什么也不说,想啥时结束就啥时结束,强行让孩子停下来,不让孩子玩。
这个孩子刚2岁1个月,这么大的孩子对妈妈说的道理根本无法理解,在他眼中,只有想玩、喜欢玩和我要玩,顾不上干不干净、脏不脏。因此, 对这么大的孩子说话,要注意用有趣的语言、以孩子能接受的态度和情绪来提要求。
比如,孩子玩完沙土后,非常脏,可以这样对孩子 说:“宝贝,我们赶快去洗澡,把你身上的细菌赶走,把它打败,不让细菌得胜......",
或者,孩子玩了半天,到吃饭时间,应该回家吃饭了,可以这样对孩子说:“妈妈听听,是不是肚子在叫,‘我饿了,我饿了,我要吃饭啦’,我们赶快回家吧,要不然,小肚子该饿哭了”......,类似这样的有趣语言,相信家长只要开动脑筋,一定会想出很多,教育孩子需要智慧,和孩子相处,要多些耐心,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祝福宝贝健康快乐成长。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亲子心理师徐婧英: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更多育儿干货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