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乡愁!东台这个地方已被省里选中!

2020-03-27     东台时空

近日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

认定公布了

第一批江苏省传统村落名录

我市时堰镇陶庄村陶庄榜上有名!

传统村落,又称古村落,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


陶庄简介

陶庄村地处里下河地区,位于距时堰镇区1.5公里的西南角,东与三时村交界,南与塘坝村接壤,西与溱东镇草舍村相连,北与兴化市戴南镇和张郭镇毗连。

地名含义:陶庄村,2000年村组合并时将原陶思村、陶东村、黄柏村合并为一个村,名字以原习惯性名称为村名,故取名为陶庄村。

占地面积:12.5平方公里,耕地:5200多亩,水面:1200多亩。

全村人口:居住人口3800多人,本村户籍人口3200多人,1010户,设17个村民小组。

交通:陆地村南有省道610公路和弶溱公路由东向西过境穿过。水上有泰东河在村北由西向东过境穿流。庄西有南官河由北向南是兴化通往海安的交通要道。河网密布,水陆交通便利。

企业概况:全村大小企业43家,主要从事不锈钢产品生产和销售,每年向国家上缴税收达300多万元。

陶庄古石桥


(建于清嘉庆年间,距今200余年,东台市文物保护单位。桥长6.4米,宽2.4米,高3.8米,桥面由4块花岗岩拼接而成。)

历史沿革

元朝末年,张士诚在苏州称皇,朱元璋打败张士诚后,苏州那边的人家逃到这里的。陶思是“逃死”的谐音而来。

相传明末清初该地有座古庙,四周长满黄杨和柏树,故以树名而取名叫黄柏丛。

1949年隶属时堰区,1958年成立陶村大队,1960年划出陶东、黄柏分别成立大队,1967年改为东风、东胜、东兴大队,1983年改为陶思村、陶东村、黄柏村,2000年4月将三村合并为陶庄村,村部设在陶东自然村。

村上大姓:丁。有名的大地主丁柏陶(音)。庄上的丁有两支,一是泰州搬迁来的,一是姜堰搬迁来的。

陶庄新村

陶庄村是我镇作为历史文化古镇的一个缩影。我们时堰的历史可以上溯到5000年前。上古时代,这里是东海与黄海之间“扶海洲”的一部分,成陆于7000年前。沧海桑田,几经演变,先民们在这里繁衍生息。

时堰古井


(位于井栏巷,井深7米,口阔1米,从古至今,枯水期不枯,洪水期井水高出路面但不溢出,群众称之“神井”。关于井的传说有二:一说为当年七仙女与董永成婚后,落脚时堰井栏巷谋生,缫丝汲水之井,距今2000余年;一说系冯道立所开凿,距今150余年。)

据考证,4000~5000年前,时堰一带就有人群密集聚居,日渐形成村庄、集镇。《时堰志》记载: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周代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时堰一直是周边乡镇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时堰是明末清初里下河地区姜(堰)、曲(塘)、海(安)、溱(潼)、时(堰)五大名镇之一,亦是有名的商埠码头。至清乾隆年间,时堰成为泰州盐运分辖各盐场的淮南四乡之首,辖灶户1900多,灶丁48000余。依镇而过的运盐河,南接长江、北通运河,运盐船只来往穿梭,堰口归帆,商贾如织,商埠重镇之声名远播大江南北。那里的石头桥、石板街,留下了历代时堰人前行的印记与辉煌,而百年古井,百岁银杏,则见证了时堰的繁华和光荣。

明清石板街


(原石板街长500余米,街西、街北聚集商铺百余家,十分繁华。旧镇改造大部分拆除,现仅存百米左右。)

传统村落是承载和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文化支点。2017年12月1日起,《江苏省传统村落保护办法》施行,推动了省级传统村落保护试点工作的开展。

  《办法》明确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将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并将传统村落作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优先支持对象,改善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人居环境。

在强调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的同时,充分考虑乡村长远发展需要和村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注重各类遗存的“活化利用”,鼓励在传统村落内合理开展旅游、休闲度假、传统手工艺和传统技艺加工制作等生产经营活动,鼓励通过挖掘传统村落社会和情感价值,延续和拓展使用功能,提升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积极开展研究和教育实践活动,促进传统村落与当地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留言”:聊聊关于你的故园记忆


一句“记得住乡愁”,勾起多少人的故园记忆、人生回味。从这个意义上说,让历史遗存与当代生活共融,让村落景观与人文内涵共生,让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共鸣,我们才能赋予古村落以新的生机与活力,让其融入现代文明的风景。

来源:水韵时堰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ivY2JHEBfwtFQPkdvLyd.html

禁行通告

20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