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中的宋荣子,是一个最有脾气的人,也是脾气最大的一个人,他从不在乎世人对他的评价,也不在乎自己的地位,就算全世界的人都夸奖他,他也不会因此获得鼓舞而更加勤奋,就算全世界的人都指责他,同样地,也不会感到一丁点的沮丧。“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他根本就不在乎声誉或污名这些身外之物,真正是个宠辱不惊的人。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庄子 逍遥游》
大意是:那些个才智可以当个一官半职的,品行可以亲合一乡人心意的,德行合乎国君要求而又能取信于百姓的,他们的自我感觉,也与这些小雀们并无区别。宋荣子禁不住取笑他们。像宋荣子这样的人,全世界都赞扬他,他也不为此受到激励;全世界都非议他,他也不为此感到沮丧。他能确定自我与外物的区别,分辨荣誉与耻辱的界限......
庄子肯定了宋荣子,不受外界舆论的束缚,懂得“内外”与“荣辱”的界限。“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名和利只是别人口中的谈资,为其所累,太不值得
据说当亚历山大面对自己率领的几十万所向披靡的大军,突然想到百年之后这些人连同他自己都将化为腐土残骨时,不禁潸然泪下。人生的成败又有极大的偶然性,“成者为王败者寇”,为王为寇时势使然。并且,没有永恒的胜者,拿破仑也终有滑铁卢,后世对他的评价也是好坏参半。因此,一个人要在众多的同类中拔萃而出,在有限的生命里赢得芳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尽半生之力,求得身后名,如果你是一个有过人之处的天才,还相对容易一些,如果是一个常人,可能要付出的就更多了。
人们渴望名声,追逐名气,为了出人头第,不惜各种代价,甚至是自由。
在宋荣子看来,这些东西除了会束缚人,让人不自由外,没有任何用处。他更看重的,是精神的自由,不为世俗所左右的内心自由。
”立身苦被浮名累,涉世无如本色难“。在世上安身立命,最怕的就是为名利所累,最难的是以自己本来面目做人。名利之下,人做事会趋向于有利,从而忽略了内心的真正想法。可能收获了暂时的名利,却失掉了快乐。是快乐重要,还是名利更重要?
盛名之下,人为名所累,被迫爬到道德的至高点,被道德绑架,被舆论架高,你做的好事都是应该的,做出比他人更高的成绩是应该的,做到别人做不到的是正常的,却不被允许有一点瑕疵,有丝毫懈怠。这样的生活, 你能坚持多久呢?
陷在“关中大侠”的名号里,吕秀才一时无法自拔。自打他“曰”死了盗神姬无命并获得朝廷预发的荣誉证书和一百两银子奖金之后,就开始满世界得瑟。诸多一反常态的举动,无非是想告诉世人:我是关中大侠,炫耀的成分是一定会有的,荣誉嘛,只有让人知道才有价值;而且,知道的人越多,它的分量也就越重。
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这样的抬高,自己不敢有一点放松,未免让人的精神长期保持在紧张状态,生活在光环之下,每天的阳光都太刺眼了。
庄子既肯定了宋荣子破除世俗的见解,世间的善恶荣宠大小等都是相对的,无真理可言,但如果只是到了这个层次,那就是宋荣子的境界,举世皆非,举世皆荣,皆不动心。
庄子用列御冠列子去证明,宋荣子还没有到达至高境界。列子是神一样的存在,可以连双腿的步行功能也放弃,靠云雾就能飘来飘去。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也。
大意是:列子乘风漫游,轻松美妙极了,过了十天半月才回来。他对于福报的事,并没有汲汲去追求。列子虽然可以免于步行,还是要依靠风力才行。
庄子说,宋荣子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
庄子认为,神人与道合为一体,拥有绝对自由和永恒,只有破而没有立,这就是未树的境界。
燕雀安识鸿鹄志,人生不能没有追求。
执著于自己的追求,做展翅翱翔的大鹏,不做安于现状不知进取的没有追求的蜩和学鸠。
蜩和学鸠讥笑大鹏,认为他们自己可以从地面疾速起飞,碰上树的枝条就停下来,飞不上去就落到地面上,已经不错了,何必要飞上九万里高空前往南海呢?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此为大小之辨。
宋荣子不为荣誉所累,坚持真理,在人生道路上战胜自我,继续追求,这是不为了追求而追求
庄子不仅是一个浪漫的理想主义者,也是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在当时战乱频繁的年代,老庄思想不是要求人们出世,而是以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情。
老庄思想的核心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张清静无为,顺应天道,逍遥齐物。无为,不是让人们安于现状,得过且过,而是不为了名利而追求,战胜名利而专注于自我,追求精神自由。人们向往物质富有,精神富足的理想国度。在历史上,老庄思想曾经成为人们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超脱之道。宋荣子的追求,不是为了追求而追求。
人生至高境界: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没有追求,无我境界
列子御风而行,却犹有所待,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哉!故曰:“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如果能把握天地的本性,顺从六气的变化,畅游于无穷的世界,他还有什么必须依赖的东西呢?所以说,至人无一己的私念,神人无功业的束缚,圣人无名声的牵挂。
大鹏鸟直上云霄,需要借助风的力量;宋荣子能确定自我与外物的区别,分辨荣誉与耻辱的界限,对于世俗的功名,没有汲汲去追求,不过如此而已;列子御风而行,还是要借助风力。都没有达到理想的境界。
连庄子自己也没有达到最高境界,所以,才是追求的极致目标:无一己私念,无功名束缚,无名声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