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而无父老而无子是为孤独,尼采说,孤独是我们的天性。
人性之所简也,存乎幽微;人情之所忽也,存乎孤独。夫幽微者,显之原也;孤独者,见之端也。是故君子敬孤独而慎幽微。
人的真实的品性,出现在细微之处,体现在自我的独立。所以,在细微之处,才能发现本质,独立的自我,才是外在表象。所以,君子应该以独立的自我存在,并关注自己的细微之处。细微之处,看似不经意间,却真正能体现出一个人真实的本心、本性。遵从内心,做自己的主人,是不容易的事情。
孤独是出世,是主动远离世俗。
寻求一方清静之地,落得耳根清静;追求一隅淡然之所,所取心灵安宁。
不愿随波逐流,周围的声音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大家所认同的不一定适合自己。时髦的东西累加在自己的身上的结果可能是可笑的。
面对不同的声音,有辨别的能力,不苟同,也不特例独行。
主观选择适合自己的,在对的时间点做正确的事情,迎合,但不趋附。
远离人间烟火不是好的办法,大家都是饮食男女,没有人能够脱离柴米油盐的琐碎生活。既然已经一地鸡毛,不如就此把它做成鸡毛掸子,掸去柜子上的灰,扫净地上的尘,以沉静的心态去认真过好自己的日子。
心态出世,相信存在即合理,那些挫折是我们需要渡的劫,那些幸福是为了犒劳我们经历的苦难。
享受孤独,不是脱离人群,排斥朋友,而是以出世的心态去看待,以入世的方式去生活。保有自我,不随波逐流,遵从本心,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现代人追求生活的丰富多彩,光鲜时尚,但这只能是生活的点缀,不是主体,零食不能代替主食,有营养的东西才能养育出健康的体魄。
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必要的社交能让我们的工作更加顺利,但过多的精力花费在此,就没有精力去做正经事了。
无谓的社交指的是影响了我们正常工作和生活的那些可有可无的外事活动。它们看起来让人忙碌,实际上让我们什么实际工作也没有做出来,反而让人觉得很累。无益于我们的进步和提升。
享受一个人的孤独,用具体实际的工作去代替无效社交。一个人反而可以过得更加充实,真实的学习,提升,让人脚踏实地过真实的日子。
孤独和寂寞不同。孤独是表面状态,寂寞是内心感受。孤独是精神自由,寂寞是内心空虚。
孤独的人是自己不愿意找人说话聊天,寂寞的人通常会到处找人聊天说话。
孤独是身边没人,寂寞是心里没人。
最好的状态是,享受孤独,精神独立自由,但不寂寞,因为内心充盈。
精神独立,不依赖,相信自己,明天是一个更好的自己。
内心充盈,不焦虑,相信自己,明天一定比今天更幸运。
用工作和学习去充实自己的头脑,对于世界越了解,就越能掌握自己的方向,做生活的主人。
用勤奋和聪明去完善自己的能力,对于自己越了解,就越能掌握生活的方向,做自己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