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超长梅雨季
上周,杭州终于出梅了
没有一丝丝喘息
高温天如期而至
这两天白天的气温让人感觉
夏天熟悉的配方,终于又回来了
今天是大暑节气
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今天最高预计可达到37度
中午,余杭区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大暑如何养生?看看中医专家的建议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主持工作)李剑平副主任医师介绍,中医有“六气”:风寒暑湿燥火,这是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的条件,人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通过自身调节机制,使人体生理活动与六气变化相适应,所以正常情况下,六气不会使人生病。
但六气过多或不及,都会引发人体不适,甚至引起疾病。《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暑,热也......大暑,热气犹大也。”大暑是一年中最热、气温最高的时期,暑气过多久容易引起疾病。“像今年梅雨季超长,雨水特别多,湿气过剩,出现身体不适来中医科就诊的患者也有小幅增长。”李剑平副主任介绍,湿阻、阴暑患者占了很大一部分。
大暑要预防“空调病”
今年32岁的小徐(化名)是某银行员工,因为患有慢性胃炎,一直在浙大一院中医科就诊调理。前段时间,尽管天气不热,但他总是感觉全身乏力,通身不舒服,胃口也大不如前,还几次同事约他出去吃夜宵都只是眼巴巴看着,一点都不想吃。而他也常常感觉睡不够,情绪也比之前暴躁了不少。
以为又是胃炎发作的他再次来到浙大一院中医科就诊,接诊的李剑平副主任问诊后,发现他舌红苔白腻偏黄,脉濡细,辩证为阴暑。“中医讲的阴暑,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空调病。”李剑平解释,阴暑是指夏季因气候炎热而吹风纳凉或饮冷无度,中气内虚,以致暑热与风寒之邪乘虚侵袭而导致的疾病。
原来,虽然今年高温天不似往年,但天气还是比较闷热的,小徐所在的银行每天都开了空调,小徐所做的工作需要时常外出,一会在空调房,一会又在闷热的室外,频繁的骤冷骤热引发阴暑。服药后,小徐的情况已经得到了缓解。
李剑平副主任也提醒,预防阴暑,除了不长时间呆在空调房中,还需要适当运动、多出汗。“中医排湿有汗液、小便、大便三条出路,出汗不仅可以散热还可以缓解体内的湿气。”很多人夏天特别讨厌出汗,但其实适当出汗的感觉也非常棒哦。
超长梅雨季内湿患者增多
大暑要预防暑湿
“除了像阴暑这样每年都常见的患者,今年湿阻患者也较多。”李剑平副主任说,湿气对人体的侵犯不如暑邪伤人,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今年雨水多,湿气旺盛,还是有很多患者因此感到不适。
从中医角度,湿邪分为外湿和内湿。外湿是由于空气中湿度高或环境潮湿致人外感湿邪,比如一些住在地下室或水下作业的人特别容易患病。
而内湿则是脾(阳)气亏虚,运化水液功能障碍引起体内水湿停滞。“人体的脾脏是一个喜燥恶湿的器官,具有运化水湿的功能,当体内湿气过多,超过脾脏的运化功能,就会产生内湿。”李剑平副主任解释,内湿患者有四大典型症状:饮食差、食少;腹胀、痞闷;身倦乏力、周身酸重,有“身重如带五千钱”的说法;便溏,大便粘滞、不成型,“内湿的人更容易被外湿侵犯。”
李剑平副主任强调,湿阻患者尤其要预防夏秋季腹泻。
大暑养生,这三件事要做好
大暑养生,浙大一院中医科专家也强调了三点。
大暑要养心
中医“四季养生”的理论认为夏属火,通心,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人容易烦躁不安、口渴心烦、胸闷气短,所以暑天养心很重要(其他季节对应的,春季养肝,秋季养肺,冬季养肾),要保持心情舒畅。
大暑清心的一个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吃一些清凉的食物,比如西瓜、梨、莲子心等,西瓜皮在中医称之为“西瓜翠衣”,具清热解暑、泻火除烦、降压等功效,我们之前在一期“周末吃它”中也做过相关介绍。
点击图片,西瓜皮的妙用学起来
大暑要健脾胃
大暑时节,天气更加闷热,江南的空气中本身湿气就高,湿邪最易乘机而入,所以要健脾胃,可以多吃一些酸性食物,比如乌梅,上能敛肺气,下可涩大肠,入胃又能开胃、生津、止渴,最为应季。
同时,饮食也要清淡一点,少吃油腻难消化的食物。
大暑可适当晚睡早起
中午需午休
大暑时人体易出汗,消耗大,所以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补充人体能量,“热天睡好觉,胜吃西洋参”。
我们的睡眠节律随着季节变化可以适当调整,夏天可以适当晚睡早起以适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但又不宜太晚,晚睡并不是提倡熬夜。而夏季的中午是阳极阴生的时刻,11:00-13:00正是午时,心经当令之时(心的经气旺盛的时候),心需要静养,可以适当午睡,安神养心。
清暑益气汤
DA SHU
最后的大放送!浙大一院中医科和中药房的专家给大家推荐了一道夏季祛暑的绝好“饮品”:清暑益气汤。它有清暑益气,养阴生津的功效,用于外感暑热,气津两伤,暑热过甚,汗出过多,伤津耗气,口渴体倦等症状。方中的西洋参味甘性凉,益气生津,西瓜翠衣清解暑热,止渴利小便,荷叶清热解暑,石斛和麦冬养阴清热生津,知母和竹叶清热除烦,甘草和粳米益胃和中。有需要的患者可以找医生开方抓药。
石斛
荷叶、麦冬、冬瓜皮
西洋参
浙大一院中药房豆久锋副主任中药师供图
浙大一院中医科专家门诊安排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本文为浙大一院原创
欢迎转发,转载请联系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为中医文化,点赞
大暑养身Get,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