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会传播新冠病毒?医生说,柳絮飘飘的季节,这些才是你该关心的 | 原创漫画科普

2020-04-27   浙大一院

它来啦,它来啦

它带着“漫天飞雪”飘来啦!

绵绵四月,杨花柳絮

无论你喜不喜欢

以风为媒,漫天飞散传播下一代的

飞絮绒毛甩也甩不掉

但是,今年的情况又与往年不同,在新冠疫情警报还没完全解除之前,不少人担心——这些杨絮柳絮会不会被吸到人的肺里?飞絮是否会成为传播新冠病毒的中介和载体?见到这种漫天飞舞的白色絮状物,着实有点慌!

好在,几天前,钟南山院士已经及时科普辟谣——新冠病毒作为一种呼吸道传播病毒,通过飞絮传播的可能性较低。

即便如此,仍有一些因杨柳飞絮而叫苦不迭的“受害者”。

“鼻子开始不通气、老流鼻涕。一闻到刺激性的味道,鼻子就像中了邪,忍不住连打喷嚏,鼻涕眼泪直流,别人见了我都躲的远远的。晚上睡觉鼻子堵得难受,只有张着嘴睡觉,呼噜打得震天响,还被老婆骂……”患者小吴(化名)哭诉说。

这几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每天都能连续接诊数十位与小吴有相同心声的患者——他们鼻子发痒、喷嚏连连,被鼻塞折磨得脑袋昏昏沉沉;或者又喘又憋又咳嗽,眼睛、耳朵、咽喉部哪哪都不舒适……没错,他们都是飞絮过敏的受害者。

浙大一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徐盈盈主任医师介绍:飞絮过敏主要发生于皮肤、上呼吸道和眼结膜。

杨絮、柳絮本身是无毒性的,但它们会携带空气中的细菌、病毒、花粉和尘埃形成过敏原,从而导致人体出现皮肤瘙痒、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甚至哮喘等一系列过敏症状。其中,过敏性鼻炎最为常见。同样需要提醒的是,伴有鼻炎的哮喘患者,不可忽视对鼻炎的治疗。“同一个气道,同一种疾病”,上气道的过敏性鼻炎控制不好,下气道的哮喘是很难有效控制的。

如何预防飞絮过敏

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徐盈盈主任医师介绍,

  1. 过敏体质的人要远离杨柳絮和花粉等过敏原,最好减少外出。
  2. 无论是防控病毒,还是防治杨柳飞絮等过敏,现阶段都鼓励外出时佩戴口罩。
  3. 户外锻炼尽量选择飞絮较少的时段,比如清晨、夜晚或者雨后。
  4. 外出后返回应先洗手、洗脸,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并把身上的飞絮残留物消除干净,不要带入起居室内。
  5. 飞絮高发期尽量减少开窗时间,外出时要关闭窗户,防止柳絮飞入居室;及时清理或喷水湿化室内飞絮,在屋内时,可使用空气净化器和有过滤功能的空调。
  6. 对飞絮过敏的患者推荐在致敏飞絮播散前进行预防性用药,有利于症状控制。过敏严重者,应及时就医。
  7. 日常饮食多以清淡为主,多喝开水,多吃水果、蔬菜等食物,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得了过敏性鼻炎,如何治

在疫情防控没有解除之前,一个人在公共场合的喷嚏,很有可能给周围人带来困扰,甚至会影响人际关系。

这个时候,需要强调,过敏性鼻炎绝不能忍一忍就过去!过敏性鼻炎不及时治疗会引起相关的并发症,包括过敏性咽喉炎,分泌性中耳炎,支气管哮喘。尤其是伴有慢性鼻窦炎、支气管哮喘患者,过敏性鼻炎会诱发甚至加重病情。

浙大一院耳鼻喉科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目前,耳鼻喉科提倡包括环境控制、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健康教育在内的“四位一体,防治结合”治疗原则。

徐盈盈副主任说,在因无法完全回避过敏原接触而出现临床症状时,药物治疗就是那根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的“救命稻草”。但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是个持久战,需要医生和患者的共同管理,只有规律用药才能达到良好的控制。

“有的患者在用药后,鼻炎明显好转,就把药给停掉了;过段时间,鼻炎又‘卷土重来’。”在就诊过程中,医生最担心的,还是患者擅自停药。医生再三强调,目前鼻喷激素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重要手段之一,拒绝用药或者只要症状有好转就轻易停药,容易导致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要想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必须先清洁,后用药,只有使药物与鼻黏膜充分接触,才能发挥出药物的最大疗效。

免疫治疗是治疗过敏性鼻炎唯一的对因治疗方式,目的是诱导机体免疫耐受。长期的药物治疗,很多人可能会担心副作用,尤其是家长,那么可以选择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针对病因,减轻甚至完全清除过敏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同时减少或免除抗过敏药物的使用,减少依赖及副作用。


本文由浙大一院原创,转载请联系

文:宣传中心;图:宣传中心

指导专家:

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徐盈盈主任医师

门诊时间:周一全天(之江院区),周二全天(庆春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