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牌了近27个月后,港股上市公司酷派集团终于有了新动作。
7月18日晚间,酷派集团发布公告称,由于已经符合所有复牌条件,公司已向联交所申请自2019年7月19日上午9时起恢复公司股份于联交所买卖。
图片来源:酷派集团公告
7月19日,酷派集团开盘暴跌61%,随后跌幅收窄,截止收盘,酷派集团下跌46.53%,报收0.385港元/股,总市值为19.4亿港元。而在2017年3月31日停牌时,酷派集团的股价为0.72港元/股,总市值为36.24亿港元。
作为一家24岁的老牌手机厂商,酷派曾经是国产手机四强“中华酷联”之一。依托运营商市场,2012年,酷派销售额曾破百亿,国内市场份额排名前三,2014年更是达到销售巅峰。但是如今,这些辉煌早已不复存在。
一、三年亏损超过65亿元
2019年3月31日,试图在港股复牌的酷派集团接连披露了2018年中期报以及年报。
年报显示,2018年,酷派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2.77亿港元,亏损4.1亿港元,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约11.63亿港元,资产负债率超过80%。在各项业务全面收缩的背景下,酷派集团还面临着赔偿部分供应商1.47亿港元的民事申诉。
数据来源:酷派集团年报
如果按照人民币计算,2016年至2018年,酷派集团的营收分别为71.29亿元、28.24亿元、11.1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9.18亿元、-22.36亿元、-3.59亿元。也就是说,酷派集团已经连续巨亏了3年,累计亏损超过65亿元人民币。
令人遗憾的是,除了业绩巨亏,酷派集团在经营发展方面也大大收缩。作为研发及销售手机的高科技企业,2018年,酷派集团的研发支出只有1亿港元。与同类科技公司相比,实在是少得可怜。
同时,酷派集团的员工也在急剧减少。年报显示,酷派集团的员工人数已经从2017年度的1421人腰斩至2018年的637人,几乎是5年前的十分之一。
数据来源:酷派集团历年财报
在现金流方面,2018年年报显示,酷派集团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有1.48亿元,应收款为6.81亿元。可以看出,酷派集团已经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
由于酷派集团的业绩和经营管理方面都出现巨大的动荡和风险,在2019年6月份,易方达基金发布公告称,对旗下基金对持有的“酷派集团”股票按照0.00港元/股进行估值。值得一提的是,酷派集团停牌后,在2017年7月曾被大幅下调估值85%,按照0.11港元进行估值。
这次公告发布后,易方达直接将估值归零,虽然不是全部基金都做出这类决定,但是也从一个侧面说明酷派集团的股票价值已经所剩无几了。
二、“京基系”全面入主
在酷派集团停牌期间,管理层的变动却一直没有停止。
2019年年初,酷派集团突然发布公告称,罢免原CEO蒋超在公司及附属公司的所有职务,包括但不限于执行董事、副主席、行政总裁及所有董事委员会角色职务,终止所有相关服务合约及雇佣合约。
值得一提的是,蒋超是酷派集团的元老级重臣,在2002年加入酷派,是酷派的财务总监兼副总裁,主要负责酷派的财政及行政事宜。2017年8月31日,酷派集团发布公告称,刘江峰辞去公司CEO职位,由蒋超接任。
随后,酷派的执董接班人公布。2019年1月17日,酷派集团发布公告称,陈家俊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行政总裁及公司提名委员会成员。同时,酷派集团董事会重选梁兆基为执行董事,而梁兆基是京基集团旗下的旧部。
这就意味着,昔日酷派老将已经悉数退出酷派管理层,取而代之的是“京基系”人马。
据了解,陈家俊是酷派集团的实际控制人、京基集团的“二公子”。由于乐视遭遇生态危机,贾跃亭就将持有的17.83%的酷派集团股权转让给威日创投,成交价为8.08亿港元。
酷派集团的年报显示,威日创投由深圳地产商京基集团创始人陈华的大公子陈家荣控股,之后,陈家荣又将这部分持股转让到其弟弟陈家俊手中。
截至目前,陈家俊通过Kingkey Financial持有酷派集团17.83%股权,是酷派的第一大股东;Zeal Limited持有酷派10.95%的股权,为第二大股东;创始人郭德英则通过Data Dreamland持股9.20%,是酷派的第三大股东。
三、未来是卖手机还是搞地产?
京基集团入主之后,酷派将走向何方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有分析认为,京基集团入主酷派,很可能是看上了酷派手中的土地资源。随着“京基系”的入主和高层大患血,酷派可能会从地产业着手寻求新的生机。
据了解,酷派集团在“郭德英时代”置办了大量优质土地,主要包括超过3万平米的深圳南山高新产业园酷派信息港地块,以及占地面积超过10万平米的东莞松山湖地块等。而这两个地块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并且在近几年已经获得了非常可观的升值溢价。
同时,在近两年,酷派集团已经出售了不少土地和物业“救急”,并与深圳开发商星河控股以4:6的分成比例合作开发酷派信息港项目。为了获取资金流,2017年,酷派靠出售地块获得人民币4000万元。
2018年7月份,酷派又连续卖掉两个地块,以1.18亿港元的价格出售了位于深圳的投资物业,并以1.2亿港元的价格出售旗下一家全资附属公司80%的股权。2019年4月25日,酷派宣布将西安的一块地皮以2.36亿出售。
不过,酷派集团在年报中还强调称,目前的主营业务仍然是开发、销售智能手机,并将继续投入更多资源用于研发。酷派表示,公司针对中国市场研发的一款中高端产品,将会在2019年下半年上市销售,预期2019年二季度销售收入将环比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2019年6月初,酷派突然在官网上发布了一张新机炫影N10PRO的海报。这可能意味着酷派确实依然在手机研发销售的道路上继续挣扎。但是,手机研发销售是需要大量的资本和技术人才的。而目前,酷派集团的现金流已经极其紧张,同时员工已经被裁掉了大半,形势可谓非常严峻。在这种情况下,酷派是否能够在手机行业坚挺下去,还有待市场验证。
最重要的是,即使要在手机行业走下去,酷派又该如何应对国内外各大手机品牌的激烈竞争,以及如何把握住5G时代新浪潮下的大机遇,也还充满变数。
按照港交所规定,如果酷派在2019年7月31日前不能复牌将面临摘牌。而现在,距离7月31日仅有不到半个月,从复牌的时间点来看,酷派成功避开了退市危机。
但是,对于酷派集团来说,复牌并不意味着“复活”,酷派集团面临的困境并没有太大改善,形势依旧非常严峻。而在酷派停牌的这两年多时间里,发生的事情实在太多,市场格局已经完全发生了变化,一切都物是人非。在新股东的带领下,酷派将何去何从,值得关注。
【精彩推荐】
1.《科创板股票交易的四大风险!》
2.《"养猪第一股"被迫退市?去年亏38亿,今年上半年又亏16亿》
3.《金种子酒爆亏,白酒神话破灭?》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新浪理财师”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文中的信息均来源自市场公开消息,本平台对这些内容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投资者需自行承担据此操作可能导致的风险。交易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