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石瓢壶,你有几种?

2019-07-24   步进历史

“石瓢”是紫砂传统经典款式,型态雅致,舒展挺拔,端庄稳重,刚中有劲,敦实调和。曼生铭“不肥而坚,是以永年”。历代名家制作较多,但每人风格各异,各家的“石瓢”尽管面貌稍有差别,但其整体三角形、底置三足、其盖桥钮却是构成“石瓢”的基本要素。


不只是玩壶的人喜欢石瓢,紫砂艺人们也很喜欢石瓢壶,传统经典壶型,长盛不衰!要不怎么会有这么多种石瓢。紫砂壶的品种(名称)成百上千,但有哪一个能与石瓢相比?以下是我见过的各种石瓢壶,你有几种?

子冶石瓢


此壶型清楚的表现出来了三边形的流转变动和灵巧高明组合,身筒延伸为一个大的三边形,把为三边形,盖延伸为三边形,三椭圆足也构成三边形,流、把与身筒也构成了的三边形。这些个三边形立体而有机的组拼凑。骨格清奇,美丽不俗气俊秀爽朗,每根线条锋利如刀,清爽有力量。

景舟石瓢


顾名思义,景舟石瓢,是由顾景舟预设制造的,呈椭圆形,上窄下宽,颇具备分寸感,壶身丰满,虽型制为几何型,但每根线条饱含了柔润,景舟石瓢充分了展出了线条的软而韧度。

汉棠石瓢


壶型为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所创作,型体老味、飘逸,做工简约,端庄大方,为石瓢中的经典器型。

心舟石瓢


壶型为何心舟所创作,何心舟,号曼陀华馆,清道光至同治年间制壶名手,何氏与海上画家任伯年、胡公寿、虚谷等书画家常相往来。曾与陶友王东石于浙江宁波建玉成窑,造紫砂壶。据记载及传世品所见,凡浙宁玉成窑出品每见奇品,极具文人味。

提梁石瓢


曼生十八式中一款,原壶浑厚拙朴,壶底有三足支撑,给人有一种悬空而稳重之感。提梁较粗,造型很别致,作半圆形,不是取其轻巧,而是取其纯拙,以与壶身相称,整体构思细密。盖印“彭年”,底印“阿曼陀室”。铭文:“煮白石,泛绿云,一瓢细酌邀桐君。曼铭。”内容也很有意思,如此切茶切壶佳题妙句,与茶的温馨氤氲成浓郁的陶然境地,不仅反映出文人雅士的行为指向,而且给人以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感受。

时下实力派创作的几款非常优秀的石瓢

东瓢


小禅瓢



捺瓢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离愁’

虽无叶,意犹在。


节后,初六。

入夜一场春雨淋湿了村庄清晨的寂静。

一支早起的烟囱吐出的缕缕青烟,顺着土路去了。

远望地平线处,薄雾飘渺,田野盖着轻纱,睡眼朦胧。

初六,游子离家时

带着去年的那份执着,踏上新的征程,生命之路看似万千,实则只有两条,一是顺其自然,一是拼搏奋斗。顺其自然者,生活其实很简单,过了今天就是明天;拼搏奋斗者,抗争虽然很艰难,但在今天的努力中可以看到明天的影子。起初,我们都是山下的仰望者,犹豫止步者只能想象山顶的风景,唯有那些攀爬至巅峰的人,这座山才会真正支撑着你。

所以,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环境多么的恶劣,都不可以动摇你的初衷,咬咬牙就过去了,就像石瓢壶一样稳如泰山,当你受伤了,饮一壶茶,定定神,微笑地再去面对.


在壶界,今人十之八九都制过石瓢壶,或换其名,或更其形,师法一派。“石瓢”其主要依据有其三要素:其身呈梯型,底置三足,其盖桥钮。原称“石铫”。最早见与北宋大学士苏轼诗[试院煎茶]:“且学公家作名钦,砖炉石铫行相随”。顾景舟引用古文“弱水三千,仅饮一瓢。”之句而把石铫改叫石瓢。现今我们平时常制作的石瓢款式,原自杨彭年款。不过都加以了自身的理解而改作。都含有了自身的气韵和文化。

最简单的就是最纯真的最精练的语言。因为石瓢壶一改其他造型的繁复采用了简单的几何造型,把实用和工艺相结合,将壶艺境界又推进了一个新高潮。其直筒流,喇叭孔,泡茶时茶叶不宜堵塞,注水顺畅,拗把合手舒适,壶钮圆润丰满,给人以沉稳,厚重,平静安定之感。


壶各有性格,因壶师而不同。 如流传于世的曼生石瓢,子治石瓢,它们同属杨彭年制。但曼生石瓢仍原自东坡式“石铫”,其形饱满丰润。而子治石瓢侧刚烈而古拙,实用性强,触摸舒适,把玩适宜,突出“精、气、神、韵”的内在美,已把壶的刚劲发挥的淋漓尽止了。远看朴质匀称,近看素淡雅姿,线面的简炼清晰,让人赏心悦目。细看壶身刚直其嘴把的最高点,都离壶身最远,张力发挥到极点,让我们如大舒一口气,如舒筋活血般畅快。又如顾景舟石瓢,它把张力收拢了一点,咀平一些,最高点在把的中间部位,暗接处较饱满。壶身圆浑饱满而稳重,型体和谐均匀,做工精细,端正清秀,高雅精美。实显其耿直而细致,厚德载重。又如汉棠石瓢,其肩部饱满端丽稳重;而尧臣石瓢上矮颈,冰片纹泥,融和了他自己的特点,显得拙朴童趣。另有李碧芳的“艺瓢”,张红华的“提梁石瓢”,高丽君的“明君”,周桂珍的“环龙三足”等等。她们都制作出自己的风格。


古文是文学的高峰,“老壶”是我们的瑰宝,是我们的老师。象我们年青一代只有在借鉴前人的佳作,容入自己的实践而探索,通过形的转换,对原形的理解,体现自己的释谈,成就自身品位。才能使之具有东方民族特点的文化内涵,赢得世人的青睐。引用古文“弱水三千,仅饮一瓢”,石瓢这种刚劲中带着秀美,柔和中显韧力的特点就恰好迎合这类人群的需求,受推崇自然在情理之中。各种石瓢壶,你有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