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网上有看过壶友买了新壶,拍图放出来问众人是不是抛光壶,在下面的评论看到不少解答的朋友,其实对于买壶的朋友来说除了担心买到不好的泥料,也会担心自己的壶是不是抛光壶,甚至有人卖“老壶”说已经养到包浆的,但却是抛光壶,基于这些市面上的种种,今天和大家说说抛光壶是什么。
其实在紫砂界内,抛光还有另一种说法:车光。这是紫砂成品的加工方法,经过多种方法可以将一把新壶在表面抛光形成一层像陶瓷上釉之后的光泽,让壶看起来好像养了很久,这样可以卖出高价,但是违背正常定论的方法必然存在危害。在民国初期,泰国的商人定制了一批的“独钮壶”,带回泰国后进行抛光加工,而且把壶嘴、壶钮、提梁一些边缘镶上金属,更加符合当时朝代的审美,因此也打开了一个市场。
在那个时代,抛光紫砂壶是为了让茶具看起来更加具有光泽,因此使用的基本上是水磨抛光。而现代紫砂抛光时使用了抛光剂和化学物品,这样的成品是有害人体机能的,特别是在热水浇淋抛光壶后散发的刺鼻味道,而且也让一把紫砂的价值大打折扣。
而所谓的水磨抛光其实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存在,特别是在瓷器的运用上,大家知道,陶瓷都会上釉,这效果和那时的抛光壶差不多,毕竟没有人喜欢坑坑洼洼手感粗糙的物件。根据记载,最早的水磨历史发生在道光年之后,可见,紫砂抛光手法在历史上比陶瓷上釉的年代是相当晚了。现代抛光紫砂壶完全是为了卖相而抛光,不过也反映了人们迫切想要自己的壶包浆的心情,毕竟有需求才会有市场。
但是只要是懂紫砂的朋友都知道,紫砂原本的姿态就是朴实大方的纹理,若经过抛光后,壶身整体是“玻璃相”,和紫砂壶养出来的包浆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经过包浆的紫砂壶是养不出包浆的,味道也会闻起来怪怪的。
所以大家买壶的话一定要挑选可信的商家,如果有机会一定去博物馆或者藏家看看紫砂真品,感受一下真正的紫砂是怎样的,如果自己没有足够的经验,就不要购买商家说的“已经养成的紫砂,有包浆”或者所谓的“老壶”。
而且遇到买壶的壶友都会跟对方说,宁愿买新壶自己养都好,也不去买养好的壶。养壶并不难,如果不知道怎么养壶的朋友,参考欣儿的过往文章就可以知道,实话说,拥有一把新壶,慢慢养成包浆的样子也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希望,大家早日拥有一把自己养成的好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