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俐演郎平:叫好打响可不行!?(原创)

2019-10-10     用户公孙奴

中国女排十冠王过程中,移动群山惊心动魄,拍摄影视已经失败三例,没能留下让人怀念的佳作。为什么呢?懂排球的不是演员,不懂排球的又很难演。叫座不叫响已经不错了,叫好打响的几乎没有,更不要说创造经典了。

最早的是电影《沙鸥》,故事片的定性限制了空间,观片认为故事不是真的,与现实中的中国女排脱节了。所以无法引起共鸣,产生不了中国女排一九八一年首冠的那种冲动和震动。影片通过一位女排一个叫沙鸥运动员的排坛拼搏人生,提出:“不想当元帅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以表现主题“不想拿冠军的选手不是好选手”的主题思想。这名叫沙鸥,就起得有点不沾边了,干脆就叫郎平、陈招娣,当纪实故事片观众可能看了更入戏。片中沙鸥屡遭坎坷,伤痛累累,未婚夫牺牲、自己瘫痪,仍然不屈不挠等等,这离中国女排仿佛更远了,尽管拍得不错,可真的无法感动观众。

鲁光的报告文学《中国姑娘》刚发表就一炮打响,洛阳纸贵。国内外震动,据说仅海外就翻译了二十多种版本。因为中国女排首打冠军,外界急了解背景,当时无网络,只凭书本传播。此作生逢其实,叫座打响。可是电视连续剧《中国姑娘》,却如泥牛入海无消息,放了哑炮一枚。

为何题材热门叫座却无反响?为何沙叶新是名编、蔡晓晴是名导、倪萍是名人名角,却三加一小于一?强强联合一场空,三英战吕为相送?据说导演自责得很,反复怪自己“触电”发麻深感内疚。其实这不是主要原因,重要的是影视本是视觉艺术,观众是凭看而认可产生共鸣的,虽然当年倪萍漂亮,可她和其他的演员怎么看也不象排球运动员,这又如何让大家认可呢?而且,作家鲁光不懂排球,他扬长避短,书写在夺冠前,发表在夺冠后,没有比赛场面。作品描写场景相当细腻,刻划心理十分深入,人物形象描绘入木三分,队员与教练的训练冲突高潮动人心弦,运动员的训练极限画面简直是催人泪下。而这一切,影视很难表现出来。

2007年,拍摄《亮剑》大获成功的海润影视公司原班人,投资制作了《排球女将》,赶在北京奥运前发行。按理,这一班制作人是相当水准的,《亮剑》的火爆程度可以说明他们的功力所在。而且他们创作精神是相当可贵,编创人员来到漳州三中观看排球队训练,拍了大量毛片。女编剧娅子深入漳州住下,遍访排球之乡的点点滴滴,以金牌教练陈忠和为主体,上联三个漳州籍国手张然,徐莲蒲,林亚鸣,下联中国女排所有的新兵老将。请了于娜、连奕名、王珞丹等人主演。真人真事化成故事《排球女将》,讲述了一群中国少女从小离家练排球,最终实现梦想的风风雨雨。此片与《沙鸥》有同错之处,观众当成另外的故事看。

拍摄点最后离开漳州,跑到另外城市去拍摄。因为陈忠和教练是漳州人,异地表现无法引起观众互动。当然,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北京奥运中国女排没能卫冕,中国人心底一般都存有冠军文学影子,季军就无法引起他们兴趣了。现在说到巩俐演的中国女排了。以巩俐的名气和功底当然没说的,以著名导演陈可辛目前的抄作已经誉满全球了。

还有拍摄剧情片《中国女排》前前后后引发海量关注,巩俐饰演郎平的照片铺天盖地在网络中传播,更大手笔是把巴西女排都请来了。其实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必须表现出郎平在十冠王中,她当选手当助教当主帅参与了八冠。这是空前绝后的一个排球人,一个名运动员名教练员的精神世界,陈可辛熟悉这一切前前后后吗?陈导运气是不错,世界杯夺冠军后东京奥运比赛尚未到,春节据说片子就上映了,也不会出现陈忠和的季军问题。

但是,影片叫座不等于叫好叫响,观众冲着这气势会去看。但是,看过之后的反映叫不叫好才是真正重要。从目前流出的报道及视频图片看来,其实这电影更像是一部复读复习式的纪录片,记录着些美女英雄,巾帼英雄和排球女皇荣耀。由巩俐扮演郎平造型真心不错,但从形到神更重要。巩俐的演技应该没问题,问题是剧本脚本如何?剧本脚本一剧之本,内容如何外人不知,现在封锁得紧密。

想说的只有:

巩俐演郎平,球迷会吸引,叫好打响可不行!?

陈导拍女排,观众看过来,叫好打响才厉害!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iWJQtW0BMH2_cNUg7MK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