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石龟庙死魂灵,杀手不是太平军,专家误导要澄清!(原创首发)

2019-11-08     用户公孙奴

(水石龟庙中龟形坟墓之顶,经捡测是水泥浇铸加油漆而成。明显是后人所为,最初的样子已经无据可考。)

位于漳州市区南太武巷的水石龟庙,近几年来风头不小。专家接踵,游客频动,日渐声隆。盖因为文史专家、云霄县博物汤馆长定性道:“由于太平军是残部,军纪不严,加之入漳时,受到较大的抵抗,所以其最后破城后,就开始屠杀百姓”,“但像水石龟庙一样,专门建一座庙纪念则是仅有的。”由此,一段水石龟庙埋葬着太平军屠杀的老百姓骸骨传闻,居然重复日久成真,连主流媒体都给予报道。

以讹传讹始于南太武社的《郭氏家谱》,有人故意曲解其中记载:“郭家始祖柳娘和儿子郭言,于1856年后从漳浦杜浔林口村迁来这里居住,1864年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率部攻打漳州,郭言家穷,曾受雇晚上守城门,城破跑回家。"《家谱》还记载,“社里水石龟庙是与众不同的庙宇,庙里地上砌成龟背,龟头如同坟墓前嵌着的石碑,镌刻众魂大墓”。

(众魂大墓,就是众多无名尸骨,金斗收骨,慢慢集合起来之大坟墓,这在闽南各处皆有。正午摄)

据漳州侍王府文保组成员实地走访了解,郭家先祖1856年来此地后,是率领家人在南太武社一带无主之地开荒种植。开荒时也确实挖到过死人骨骸,按当地习俗集中到瓷缸陶罐中,装成"金斗"置放庙里。郭家开荒八年后,已经春种秋收几回,再无金斗可收了,太平军才进漳州。之后,这里龙眼林下水稻连片,别无传说。显然,说此地是屠城之尸骨论,牛头不对马嘴。因此,《郭氏家谱》反而证明了水石龟庙的骸骨,与所谓的"长毛反、长毛乱"事件,毫无关系。

(庙中嘉庆年间香炉,距太平军进漳早五十多年。文革时期埋于龙眼树地下,从而幸存。正午摄)

采信者就凭一厢情愿,以此移花接木,把这里埋的集群尸骨大众爷,全部硬说成是太平军刀下之鬼,何凭何据?实在是太草率和想当然,因此漏洞百出。大众爷,是漳州民间对集体无主坟墓的称呼。如果是单具无主女尸葬后,叫有应妈。单具无主男尸埋毕称有应公。若是一男一女合葬,则叫有应公妈。村社按属地,都有义务收拾这些死魂灵。有条件的村埋后会立阴庙,祭拜于鬼节,信仰其有求必应。那么,水石龟庙建立于何时呢?漳州侍王府文保组专家已有实物证据确认:水石龟庙大众爷最迟建于清朝嘉庆年间,比太平军进漳早了半个世纪以上。《郭氏家谱》记载始于1856年,而庙至少已存世五十多年了。有水石龟庙石香炉为证,无凭无据之说,宣布破产。

(香炉拓片:主题"水石龟大众爷“,时间是"嘉庆丁卯年",落款是“弟子"云云。正午摄)

为了证实香炉物证来历,文保组于去年七月,在水石龟庙管委会,走访了年过花甲的郭振明,作了笔录。按郭口述:“关于水石龟香炉来源,据回忆,文革前后,我伯郭友仁(已故)将水石龟的石香炉收起来,埋在龙眼园里。文革后恢复祭祀活动,才挖出来放在水石龟庙里。现在这个石香炉已交庙管会保管。"由此可见,半世纪前,已经存在的水石龟庙无主大众爷坟墓,与太平军侍王李世贤进漳、原本风牛马不相及。可是,为何突然有人硬让坟墓中人户口身份改换门庭、硬说是太平军屠城时的百姓之骨呢?想必就是苦于太平军杀人证据不足而为。先主观认定太平军屠城,再来找例证说明,这显然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根本无法服人。

汤馆长著有《南国残阳一一太平军南方余部烽烟纪实》一书。据说成书多年,从三万字初稿扩充到三十万余字。可见史实材料寻觅不足,有拼凑嫌疑。考证认定过程艰辛,但不能似是而非。拜读后的感觉,作者成书是先立观点后寻证据,引文太多。这样先入为主不是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反之,必须材料证据在先结论在后。纪实不是写小说,可以合理演绎,虚构情节,凭此展开。

史实是客观存在,不是由人妆扮的女孩。吃不准的东西,应当搁置待证,不必急于下结论。汤馆长在书中明明写道,太平军进漳是智取而不是强攻。既然是从混进漳州城西门开始,进而占据全城,所以大规模屠城显然不可能也不必要。汤馆长在文中,居然大量引用的一位乡绅诗句当佐证。这显然是一面之词,仅仅是想自圆其说而已。而且,诗作属于文学创作,会有大量形容夸张比喻和赋比兴。比如以李白之"桃花潭水深千尺",用来证明桃花潭确有千尺之深,岂不让人笑掉大牙?

附文《海峡导报》为证:

《漳州南太武水石龟庙 可作太平天国史迹保护》

2013年4月2日08:35台海网-海峡导报

追往事庙里祭奠亡于太平天国残部入漳战乱中的百姓

据了解,南太武巷周边一带,都叫南太武社,因龙海市的南太武山而得名。

“水石龟庙里祭的无主尸魂,其实就是死于太平天国残部入漳战乱中的普通老百姓。”漳州二中退休老校长郭锦飙从小就居住在南太武社,所以他对这个庙有些了解。

郭锦飙说,南太武社的《郭氏家谱》记载:郭家始祖柳娘和儿子郭言于1856年后从漳浦杜浔林口村迁来这里居住,1864年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率部攻打漳州,郭言家穷,曾受雇晚上守城门,城破跑回家。

《家谱》还记载,社里水石龟庙是与众不同的庙宇,庙里地上砌成龟背,龟头如同坟墓前嵌着的石碑,镌刻“众魂大墓”,放着“金斗”(装骸骨罐子)和几个骷髅,其实是死于“长毛反”(指太平天国残部)百姓的遗骸,“众魂”就是没人敬祀的孤魂。

“《郭氏家谱》当时记载的还是较可信的。”许初鸣说,他还曾在多年前有幸读过漳州市区谢氏的一本家谱,家谱里面也曾记载当时太平军残部杀入漳州时,造成许许多多无辜老百姓家破人亡。

许初鸣说,在漳州的许多地方史志中,均有明确记载,当年太平军残部流窜入漳州时,确实杀了许多老百姓,所以漳州百姓很痛恨太平军,在石碑、家谱里,都称之为“长毛反”。

听建议

可作太平天国史迹保护

汤毓贤是云霄县博物馆馆长,多年来对太平军入漳历史有专门的研究,其曾利用多年的时间,写成《南国残阳》一书,首次全面揭示“长毛反”给漳州民众带来的深重苦难,两年前此书问世时,在史学界引起较大反响。

另据漳州史料记载,清同治三年(1864年)农历六月十三天京失陷前夕,侍王李世贤、康王汪海洋率部分太平军经苏浙突围出走,转战于赣、闽、粤三省。农历九月连克永定、龙岩、平和、南靖。14日占领漳州府城,随后又克云霄、长泰、漳浦、诏安等县城,数十万漳州老百姓死于这场战乱。

“由于太平军是残部,军纪不严,加之入漳时,受到较大的抵抗,所以其最后破城后,就开始屠杀百姓。”汤毓贤说,据他研究,全漳州,包括天宝、诏安、云霄等地,共有七八处集中埋葬当时死于战乱的老百姓的公墓。

“但像水石龟庙一样,专门建一座庙纪念则是仅有的。”汤毓贤说,他最近就想专门给有关部门写一份报告,建议专门保护太平军入漳的各种史迹,还原历史的真相,水石龟庙也可以列入考虑。(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萧镇平 白志强 文/图)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L9KQhG4BMH2_cNUgAp1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