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这世上,还有什么比油炸食品更让人更让人上瘾的食物,恐怕就要数甜食了。
现代人飞快的生活节奏、和每日大脑需要处理的庞大信息量,无一不让我们的身体格外渴望糖分的安慰。哪怕是明知高糖会给身体带来体重、皮肤和内分泌等多种问题,可还是欲罢不能。
商品社会又使得我们获取这些高糖食物变得格外简单。
从糕点店里的奶油蛋糕、酥皮点心,到便利店里的巧克力威化、膨化饼干,无一不是高糖高热量。
哪怕你说我喝个奶茶行不行?里面主要是奶和茶,热量总不会高了吧。对不起,稍稍有些甜味的奶茶反而热量更高。你看周董曾经沉迷奶茶那一年,逐渐圆润起的身材就可知一二。
作为一个日常需要低糖的甜食爱好者,早就听闻江淮一带的点心不错。且此前南京一行已有体会。所以此次盐城之行,对于当地的甜食可以说十分期待。
而且传统的中式甜点,材料通常都是以糯米、江米等粮食为主,虽然也使用荤油和糖做辅料,但因为使用的剂量不大,但是总体来看,糖分和热量通常能比奶油蛋糕等西点低不少。偶尔吃一吃解馋,罪恶感也不会那么严重。
被西式甜点腻惯了嘴,偶尔吃点传统的,换换口味也挺不错。就让我端上两道个人觉得很有盐城本地特色的甜点,给各位尝尝。
【第一道:汤点】建湖藕粉圆
单个的粉圆晶莹剔透,刚吃到嘴里滑溜溜的,尝不出什么味道。因为外面裹了一层紧实、熟透的藕粉,所以口感比普通的糯米汤圆要更滑、更韧。这时嘴里只会尝到一股桂花蜜汤水的淡淡清甜。随着汤水顺着喉咙咽下、牙齿终于叼住了那个溜滑的圆子。一用力,一股似曾相识的香味就会从齿间迸发出来——看似实心的小圆球里,是酥香的花生馅。除了糊状花生特有的酥香,还有花生碎的颗粒感夹杂其中,加之偶尔在舌尖迸发出存在感的青红丝和干桂,会让人有种吃不腻的新鲜感。
单论藕粉圆的馅料是有些过甜的,但是妙处就在于,由糯米和藕粉构成的外层皮是完全没有国调味的。所以一口一个,细细嚼去,馅料的酥甜和藕粉的清香混合在一起,倒是达成了一种调味上的和谐。如果有些着急、连着吃了几个粉圆,觉得嘴里甜的过分,不妨喝一口加了桂花蜜的汤水,清口开胃。便又想再去吃这甜甜的藕粉圆子了。
我特意去查了建湖藕粉圆的制作材料,据说馅料的材料包含:青红丝、桂花、金桔、蜜枣、桃仁、松子仁、麻粉、糖油丁和白糖。我们在淮扬楼吃的这个藕粉圆子,馅料包不包含蜜枣、桃仁和松子仁,我无法判断,但是里面肯定主料肯定有花生,并且也应该没放金桔。因为金桔的味道和口感都在其他馅料里都过于突出,那股特别的味道,如果有,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了。当然,也不排除金桔在馅料中整体比例占的太小,实在寻不着踪迹。还有就是,我们吃的藕粉圆子里,应该是放了糯米粉做粘着剂,因为可以隐约吃出一些糯米粉特有的味道来。
可能我们吃的藕粉圆并不正宗,在遗憾的同时,我仍然觉得这个藕粉圆子很有特色。以前也吃过藕粉圆子做的汤点,不过通常那些圆子都是实心的,调味主要看汤。若放桂花蜜就是桂花的甜,若放酒酿就是微醺的酸。而这次吃的藕粉圆却有些特立独行,不管正宗与否,也算是得瞻原意了。
令我比较惊讶的是,这种在我印象中只能按碗出售的精致点心,居然也能点“大份”、按“盆”点。倒不是没有小份的,只是我们每每会在早餐时间,错过出售小份藕粉圆子的店面。到了晚饭时分,有藕粉圆出售的店面,也只有适合全家聚会的大份可点了。
汤里飘的蜜渍桂花还是一样的精致,灯下的藕粉圆子仍然那样剔透的诱人。我未免因此有些顿足捶胸,这样精致的玩意儿难道不值得被盛在细腻的白瓷小碗里,然后由着人们因碗里不多的分量,而情不自禁的慢慢品尝么?
【第二道:】阜宁大糕
关于阜宁大糕,我听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以盐城本地人为代表,都认为这货土的不行,自己小时候都不爱吃。家里也只有办喜事之类的时候,才会有人买回来摆一摆图个吉利。
以头一次品尝的北方人为代表,要么是吃过之后念念不忘,要么是觉得味道很像云片糕,但总之都觉得很好吃。
我本人当然是后一种了,要不然也不会想要写出来介绍给大家。
分析了一下,本地出产这种糯米熟粉片状糕点的地区,当地人大多数都觉得有点厌烦这东西。就有点像一说到冰雪大世界,大多数哈尔滨本地人也都会嗤以鼻息。饶是号称全世界第一大人工冰雪景观,如何如何晶莹梦幻,犹如玉制的琉璃世界。但冰灯、雪雕从小到大年年看,街头巷尾到处都有,早就看腻了,再好的东西也会习以为常。
所以本地人不把本地的好东西当玩意儿,算是常理了。无非是见的、吃的、经历的太多,麻木无感了。但是咱们外地来的觉得新鲜,才愿意拿来跟别的地方的东西比。
那就说说我为什么觉得好吃吧。
正宗的阜宁大糕口感软而不散,韧不费牙,糯不粘牙,不干也不腻。薄薄的一片,放在嘴里感觉软软的,却不是入口即化,独有一股韧劲,得用牙嚼几下才行。刚开始只能尝到熟糯米的香气,随着咀嚼甜味才慢慢散发出来。最妙的不管哪种口味都品不出败兴的香精味,说是什么口味就给你放什么料,绝不含糊。
你要说甜它也甜,但绝对不是齁甜,而是带着糯米香气的甘甜。当然一次一块就行了,多吃几块肯定也会被甜的想找水喝。
跟云片糕不一样的地方是,我吃过的云片糕,通常每片的外层都沾着薄薄的糯米生粉,口感比阜宁大糕略微硬些,而且韧性也要稍差些,更偏松散,入口即化的感觉比较明显,片的大小仿佛也更大些。
桃片则是更酥脆,形状是完全不同的长条形,与阜宁大糕有些神似,但其实口味相去甚远。
可能是现代机械化工艺的原因,现在的阜宁大糕每块看起来都像是一小本书。其中一面由薄薄的“书脊”粘连,需要自己慢慢“撕”下每一页,再去品尝。但因为每片中间没有足够生粉的原因,很难撕的完整。如果把边撕边吃,当成像嗑瓜子一样的活动,自己动手,倒是给生活添了一份乐趣。但如果你懒得撕开,直接吃,虽然会影响一些口感,但也还是不错的。
我们第一次买到阜宁大糕,是在住所附近的大某发超市。不知道是外地厂家工艺不正宗,还是在货架上无人问津的时间太长。糕片非常的干,而且无论是桂花味还是葡萄味,都是一股香精味。只有紫薯味的勉强能吃,但完全没有那种细腻的口感,十分难吃。所以最开始我是十分嫌弃阜宁大糕的,想着这又是个名不副实的“特产”。
但是感谢万能的某宝,我们后来在上面找到了阜宁本地糕点产的正宗阜宁大糕。我抱着破罐破摔的心态,重新尝过之后,我只又一个感想:求求你们外地厂家,不会做外地的特产就不要做出些砸传统点心招牌的东西了好么?
如果不是偷懒从某宝上给亲友买特产,我怕是会就此错过一样美食了。
某宝上这家叫阜香某大糕的企业店,可能是工厂直营。他们不仅只卖阜宁大糕,而且发的大糕也是最新鲜的日期。
但我看这阜宁大糕的保质期只有六十天,如果不是最新鲜日期还真的容易变质。可能变质之后就会像我之前吃的那样,干干巴巴的,盘也没有用了吧……
如果你喜欢,记得点下关注。各种旅行攻略、故事与各地美食,关注“春秋儿絮语”不迷路。
P.S.出行时间为2019年10月中旬
本次盐城之行,有一样比较想尝试的甜食没有吃到。是有一种叫“金江齐”(读音是:ji gang qi)的老式甜味烤饼,因为位置太过偏僻,附近又没有计划内景点,所以终未能成行。如果哪位朋友去了附近,不妨尝一尝,据说是当地人的童年回忆。地址在大庆新村12号楼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