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吃,人类还是“退化”了!经常吃太饱,或有4个坏消息在等你

2020-01-12     天天养生汇

关于吃,人类还是“退化”了!经常吃太饱,或有4个坏消息在等你

大多数的动物都具有存储食物的功能,比如说牛,白天在山上吃得饱饱的,晚上没事的时候,可以把肚子里存储的食物回吐到嘴里从新嚼食;狼群外出捕猎的时候,将狼崽子留在洞穴里,而狼妈妈狩猎回来的时候,并不是嘴里叼一块肉回来,而是将肚子里的肉吐出来给狼崽子吃。还有很多大型猫科动物,每次吃饱之后可以几天不用进食,甚至有些动物,还可以进行冬眠,吃饱之后一个冬天都可以不用进食,从而弥补冬天食物匮乏的尴尬。

由于大多数动物不能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存储食物,因此,用胃胃部来存储食物变得尤为重要,只要是有机会,它们就一定会吃得饱饱的。吃得越多身体越胖,而我们人类也喜欢“膘肥体壮”来衡量动物优劣。从这方面来说,我们人类还是“退化”了。肥胖对于我们人体来说可不是好的现象,经常性吃太饱对身体有害无益。

经常吃太饱,或有4个坏消息在等你

一、肥胖而导致心血管功能出问题

长期暴饮暴食,那么最直接的问题就会肥胖,这给我们人体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过多的脂肪会压迫血管,从而导致血管受到的压力增加。大多数的肥胖者到中老年之后,都会受到心血管方面的困扰。此外,越是肥胖的人越不喜欢运动,加上习惯性暴饮暴食,肥胖问题更加严重,形成恶性循环。

二、肠胃功能受损

暴饮暴食还会加重肠胃负担。长期进食过饱的人,肠胃长期得过于疲劳而容易导致消化功能下降,或会导致食欲下降,尤其是到了中老年之后,现象会更加明显。

此外,饮食过饱会令消化系统负荷过重,导致胃痛胃胀,长此以往更易引发更多消化系统疾病。因此,暴饮暴食对于我们人类可不是一种好现象。

三、大脑供血相对不足

当胃内充满食物,为更好地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大量血液会优先供应胃肠道,大脑血液供应相对减少,人体不仅易困倦、反应迟钝,严重时还可能增加脑部风险。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吃饱饭之后,就很想打瞌睡。很多人以为这是我们人体在吸收营养,很舒服,所以才有这样的现象。殊不知,这可能是大脑缺氧的表现。

四、不利于慢性病者

暴食过后,血糖会持续升高,因此,不利于血糖过高,因此性血管功能不好的慢性病患者。因此,中老年人尽量要避免。

三种习惯是饮食过饱的真凶

一、习惯吃饱再来两口

在我们传统饮食习惯中,进食要以吃饱为准。但是,按照健康养生的要求,吃饭是不能等到吃饱了再停止的,而是要有意识地去控制,一般来说早餐与午餐可以吃8——9分饱,而晚餐则吃7分饱即可。尤其是老年人,吃多了或导致消化不良,还会影响睡眠质量。

然而事实上,很多人在美食面前往往意志力非常薄弱,每当吃饱之后还要再吃两口,有些地方管这叫“涑口菜”。原本就已经得够饱,这样一来就更加撑了,因此要尽量避免。

二、喜欢吃自助餐或“大碗菜”

自助餐与大碗菜,都是用一定数额的钱,完了随便吃。我们的传统观念里,“吃啥也别吃亏”。因此,很多人去吃自助餐或大碗菜的时候一般都是非常饿了,然而后猛吃,总想着要吃够本,或者吃到老板亏本才心里舒服。几乎每次去吃自助餐的人,多会吃到非常撑,这显然是违背了我们进食的初衷的。

三、不忍心浪费

在我们传统的饮食观念中,浪费粮食都是可耻的,然而,每次烹饪的时候都是宁可多不能少。尤其是宴请嘉宾的时候,要琳琅满目,非常丰盛才行。因此,很多人就觉得,尽量多吃些,如此才不会浪费。

事实上,进食过饱比直接倒掉更浪费,理由非常简单。因为我们把多余的食物倒掉,浪费的只是这些食物。如果我们将这些多余食物吃掉,那么在我们身体里同样是多余的,形成脂肪堆积,从而导致肥胖问题,我们不得发更多的时间金钱来减肥,岂不是更加浪费,而且还威胁人体健康,得不偿失。

因此我们节约要讲究方式方法,而不是说全都吃掉才是不浪费。之前有人呼吁“光盘行动”,我个人以为,这是错误的理解的节约意识,不知道你怎么看?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了,下期再见。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h_MnnW8BUQOea5Ow-m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