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杭州20多岁的小伙小韩(化名),发现皮肤出现了干燥的情况,当时,他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一直没有在意。
直到前段时间,小韩突然觉得小腿很痒,仔细一看才发现,腿上起了一些红疹……
小伙腿部干燥瘙痒
难道是自己的清洁不到位?为此,小韩增加了洗澡的次数,从原来的每天一次变为早晚各洗一次,水温也调高了,还每次都在小腿处用沐浴露清洁好几次。
然而一段时间下来,小韩干燥、瘙痒的情况非但没有减轻,反而更加严重了。每天晚上他都会痒得忍不住去抓。
无奈之下,小韩来到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卜璋于副主任医师的门诊。
查体后,卜璋于发现小韩的小腿前侧的情况最严重,干燥、红疹、有抓痕结痂。
“你得的是乏脂性湿疹,需要注意皮肤的日常保湿。”卜璋于告诉小韩,这是皮肤干燥诱发的问题,跟皮肤太干、保湿工作没做到位密切相关。
除了为他进行对症治疗,卜璋于还要求小韩降低洗澡频率和及时涂抹保湿产品。没多久,小韩的情况就得到了缓解。
昨天,小韩来到医院复查。撩起裤脚,他小腿上曾经由于乏脂性湿疹导致的红疹消退了不少,也不再有瘙痒的感觉了。
他说,自己除了按时用药之外,也和洗澡频率的降低、控制水温时间以及每次的皮肤护理有关。
“我以前一直觉得涂保湿霜很‘娘气’,但用了之后才发现皮肤没有以前干燥紧绷的感觉了,挺舒服的。”现在,小韩每次洗完澡,都会认认真真地在全身涂上保湿霜。
中青年患病比例有所上升
事实上,小韩的情况并不是个例。每年一到秋冬季节,市一医院皮肤科就会接诊不少因皮肤干燥导致相关皮肤问题的患者。
近段时间以来,这类患者大约占普通皮肤病患者的20%-30%。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许多患者在候诊
多年门诊下来,卜璋于最大的感受就是乏脂性湿疹患者年轻化的趋势很明显。
早在10年前,门诊中基本没有年轻的乏脂性湿疹患者。而最近的门诊中,他每天都能遇到4-5例患者,其中年轻患者大约1-2例。
究其原因,很可能和现在生活水平提高后,大家更注重个人清洁有关。
人体皮肤表面有一层非常重要的“皮脂膜”,是皮肤屏障的重要结构,具有保持皮肤水分、抵御外界物质的损伤、维持表皮菌群稳态、中和酸碱损害等作用。
卜璋于分析,频繁洗澡、过多使用空调和电热毯等因素,都会破坏皮脂膜,从而导致皮肤角质层保水能力下降,引起皮肤粗糙、脱屑的乏脂性湿疹。
昨日,一个小伙子来到卜璋于的门诊
除此之外,对于本身患有银屑病、鱼鳞病、毛周角化症、特应性皮炎、湿疹等的皮肤病患者,也更容易因为皮肤干燥而导致原有疾病加重、诱发乏脂性湿疹。
秋冬洗澡可分情况对待
那么,在秋冬季节到底该多久洗一次澡呢?对此,卜璋于建议分类对待。
老年人由于皮脂腺分泌相对较少,可以视情况每个月洗2-3次;
年轻人运动量大加上内分泌较为旺盛,可以适当增加洗澡次数,甚至可以每天洗澡。
但卜璋于提醒,在洗澡时要注意将水温控制在和体温相近的温度,即37度左右,不建议超过40度。而洗澡时间也不宜过长,一般建议在5-10分钟洗完,最好不要超过15分钟。
另外,在清洁用品的使用上也有选择。老年人可以一次清水、一次沐浴露交替清洁,年轻人则推荐分区块清洁,即在容易出汗和有污渍的地方使用沐浴露,普通部位使用清水冲洗即可。
沐浴后要尽快涂抹保湿产品,是卜璋于在门诊中经常强调的一点。不仅要凃,凃多少、凃什么都有讲究。
秋冬季节一般不建议用橄榄油、甘油等不含生理性保湿成分的产品作为保湿剂,适宜选用较为滋润的润肤剂。
对于老年人和本身有银屑病、特应性皮炎、鱼鳞病等疾病的患者,润肤产品的用量需要足够多,建议儿童每周要达到100-200克,成人则要每周200-300克。
皮肤保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
卜璋于提醒市民,如果秋冬季节出现了干燥、瘙痒的情况,通过日常护理没有改善,就需要到正规医院的皮肤科,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来源:时报记者 任方圆 通讯员 王文婷
编辑:孟泓颖
转载须申请授权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