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逼近30℃之后急剧降温,杭州能否一夜入冬?

2020-11-16   青年时报

原标题:刺激!逼近30℃之后急剧降温,杭州能否一夜入冬?

在大家的印象里 ,11月中旬的浙江应该是深秋接近尾声,冬季一步步靠近。从往年来看,一般“双11”之后,浙江就逐步开启入冬进程了。

不过今年有点特别,本周,我省的气温将会坐上“过山车”,最高气温有望逼近30℃。

暖湿气流“发威”

本周气温将有大幅上升

2020年只剩下最后一个半月了,但是最近一段时间,我省的气温却连点冬天的影子都没有。

今天,全省各地都在20℃以上,杭州预计有23℃。很多浙江人行走在室外,一件长袖就足以。

浙江平均入冬的时间一般在11月下旬,但是眼看着下旬已经不远了,本周气温却将有大幅上升。

浙江省气象台说,在副热带高压增强的引导下,17-19日暖湿气流将要“发威”,暖气团势力从西南、华南一直向北延伸到华北、东北区域。

“副热带高压”这个词在夏季耳熟能详,往往能给我们带来高温酷暑。秋冬季节的副高没有那么强大,但是升温确实难以避免。

浙江省气象台说,由于受到暖湿气流影响,17-19日我省气温回升明显,除沿海地区外,其他大部地区最高气温直冲30℃。

杭州17-19日的最高气温也有27℃-28℃。

急剧升温后有两波冷空气

虽降温但不会特别

11月出现这么高的气温还是颇为少见的。不过,从历史上看,杭州11月也是出现过30℃以上天气的。

比如,1952年11月最高气温31.2℃,2003年11月最高气温30.6℃。

浙江省气象台说,这次虽然杭州的气温逼近30℃,但是想破纪录还是很有难度的。

那么这次的升温之后,是否会出现急剧的降温,甚至一夜入冬呢?

以往情况看,深秋回暖,往往会迎来更剧烈的降温。但这次不一样,这次暖湿气流有副热带高压撑腰,所以它的强度、覆盖范围、持续时间都超预期,北方冷空气短期内还无法与之抗争。

浙江省气象台说,19日后期到20日以及22日,分别有两波冷空气抵达我省。尽管届时降温幅度比较大,但是因为前期气温较高,所以也不至于特别冷。

西湖边秋意浓。时报记者 方成吉 摄

比如说杭州,19日最高气温预计有28℃,而20日就会降温8℃,但是20℃的最高气温在这个季节还算不上寒冷。

从目前来看,双休日杭州的气温依然有18℃-20℃。

其实,不止是浙江,近期南方不少地方气温都会偏暖。中国天气网说,17日至18日,南方不少地区气温都将达到近期高点,出现常年11月中旬少见的温暖,江南多地有望冲击30℃。

以湖南长沙为例,18日这天最高气温有望达到31℃,从历史资料来看,当地在11月中旬还没有过最高气温达到30℃的情况,如果真像预报里的那样,将刷新长沙历史同期最暖纪录。

今天杭州东部

可能有雾能见度低

本周除了升温以外,雨水也会来袭。

截至13日,11月以来,浙江平均累计降水量为0.8毫米,历史同期累计降水量为28.2毫米,平均降水偏少97.2%。全省平均气温为16.7℃,较历史同期偏高1.2℃。

而具体到杭州,截至昨天,杭州只在11月初下了点雨,累积雨量2.7毫米,而历史平均降水量48.1毫米,降雨排在历史第八少。

为何“晴暖”成为近期天气主角?

11月以来海上台风频繁活动,抽掉了大量的水汽。另外,副热带高压也阻挡一部分,使得进入到陆地上的暖湿气流明显不足,再加上冷空气不作为,所以在陆地上很难成云致雨,这就使得最近一段时间晴暖天气一家独大。

虽然冷空气不会让浙江一夜入冬,不过,由于暖湿气流和冷空气先后抵达我省,在冷热碰撞之下,19日后期到20日,全省范围会普遍出现降水,部分地区雨量中到大。预计雨水会陆陆续续持续到本周末,以小雨量级为主。

18日之前,杭州依然还是多云到阴的天气,19日开始到22日会有一些小雨。

虽然雨势不算大,但是颇有几分“久旱逢甘霖”的感觉,有望缓解我省的秋燥。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今天杭州东部局部地区可能出现雾,能见度较低,请注意交通安全。

*中国气象局2020年11月16日7:30发布

【生活提醒】

秋冬季节怎样防雾霾

在雾霾方面,预计一直到17日白天,华北中南部、黄淮中西部、汾渭平原等地有轻至中度霾,天津、河北南部、河南北部等地将有重度霾。

秋冬季节,防霾很重要。那么,有什么好办法吗?

专家表示,雾霾天少开窗,可减少雾霾向室内扩散,等雾霾散去或者有太阳的时候再开窗,必要时可使用空气净化器净化室内空气。

雾霾天风力较小,空气流动不畅,空气中含有很多有害病菌及粉尘颗粒,从健康方面考虑,最好少在户外活动。外出的时候最好戴上口罩,这样可有效防止粉尘颗粒进入体内。

外出回来后要勤洗脸、勤洗手。洗脸最好用温水,可以将附着在皮肤上的雾霾颗粒清洁干净。

室内可多养些绿色植物,既净化了空气也装饰了空间。

雾霾天要少吃辛辣或过热的食物,避免其破坏呼吸道黏膜,从而失去抵御污染颗粒入侵的“天然屏障”。

多喝水,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不仅有清肺功效,还可以补充维生素,增强抵抗力。另外,多喝银耳、雪梨、荸荠、百合等清咽利肺食物熬制的羹汤,可使人体保持湿润,津液充足,有利肺部的排毒。

来源:时报记者 张鹏、中国天气网、浙江天气、杭州发布、市园文局

编辑:孟泓颖

转载须申请授权并注明出处:

青年时报公众号(qnsb-guanfangwe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