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马保国火了
“耗子尾汁”“年轻人不讲武德”等
成为了网络流行语
还被网友制作成了恶搞视频
28日,@人民日报 发文点名马保国:闹剧该收场了
全文如下
以“浑元形意太极拳掌门人” 自诩的马保国,如今知名度蹿升。他今年5月在观众面前30秒内被击倒3次,他“武术”的“造诣”按说也都摆在眼前了,但最近他的雷人雷语却被热转,俨然要成为顶流“网红”。
从霸榜一些平台鬼畜区,到参加商业演出,再到接拍所谓励志电影,马保国已包装出相当的商业价值。从他所谓的招数屡屡成为热梗,到马氏语言在网络热转,有人说这已然是“马保国现象”了。如果就是自己特立独行表演,谁也没必要特意关注,然而当其成为一种“现象”,而且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那就有必要审视一下这种现象背后到底是什么?
马保国的一些言行,实际上就是哗众取宠、招摇撞骗,说到底是一场闹剧。口口声声弘扬传统武术,实际上做的都是伤害传统武术的事。斥责年轻人不讲武德,他本身却毫无正大光明、谨言慎行、尊崇敬畏传统的武德。
对围绕马保国所发生的一系列闹剧,不是一笑了之那么简单。
如果靠哗众取宠就可以风生水起,靠招摇撞骗就能拓展商业版图,这是什么样的价值取向?马保国背后的人到底想干什么?明眼人都清楚,无非就是商业利益。推波助澜、炒作放大马保国的一些互联网平台为什么?无非是流量至上,背后还是利益。然而,无论平台还是资本,蹭热点、找卖点的前提,都是遵循公序良俗,是正确的价值观,否则就会沦为浅薄而拙劣的商业游戏。
人人都有习武的权利,也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可是如果背离武术精神,没完没了在公开场合信口开河,特别是编造经历,这就与江湖骗子无异。而这样的人受追捧,值得我们深思。不少人谈及马保国是揶揄和调侃,说他在舆论场中扮演被群嘲的角色,似乎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其实这还真不是什么“无伤大雅”,放任“审丑”成为流行,让招摇撞骗大行其道,这本身就是对社会风气的伤害,特别对于尚缺乏判断力的未成年人,这是对价值体系的毒化。
这场以马保国为主题的闹剧,该收场了。真讲武德,马保国就应该从闹剧中抽身而退。对他背后的人来说,尽早收手更是明智选择,否则必定血本无归。 而对那些热衷流量、推波助澜的互联网平台,如果还有起码的社会责任感,就应马上停止再为这种“丑行”“闹剧”提供传播渠道。同时,我们也呼吁有关部门,对互联网平台落实社会责任情况加强监管。社会各界共同呵护核心价值观,守住底线,别让闹剧再闹下去。
被人民日报批评之后
28日深夜
视频网站哔哩哔哩(B站)在官博发布公告称
为纠正有些商业机构
想利用马保国现象的热度
炒作并收割流量进行谋利
自即日起
将严格限制、审核、管理
马保国相关视频内容
目前
在B站上搜索“马保国”
已经没有相关的恶搞、鬼畜视频
29日,微博也出手了
“微博管理员”发文称
将对借机恶意营销炒作
马保国的内容严格控制和审核
并已解散马保国相关粉丝群
【 此前新闻】
今年1月,B站一则名为《健身房的年轻后生不讲武德偷袭马老师,把马保国老师的眼睛给蹭了一下》的视频火了。
视频中,自称“浑元形意太极拳掌门人”的马保国顶着被打肿的眼睛,操着一口歪七扭八的普通话,解释了自己被打的原因。“年轻人不讲武德,耗子尾汁(好自为之)”“我大意了,没有闪”等雷人雷语都出自那条视频。
视频截图
今年5月17日,在山东一个擂台上,马保国与一位业余搏击爱好者相约切磋。结果在30秒内,马保国被击倒3次,最后在场地中央躺平。
就在大家认为马保国翻车了的时候,他随后又发布了一系列视频,甚至分解了他的武术动作“闪电五连鞭”。
这些视频素材引发了网友的兴趣,开始在各大社交平台上铺天盖地通过剪辑、换脸等技术手段,创造了大量恶搞和鬼畜视频,还使马保国的形象出现在不同的影视剧改编作品中。
据统计,截至11月26日,B站“马保国”频道下,已有2.9万个视频、689个精选、9亿观看量。
早前B站上马保国相关恶搞视频
在被各大平台的博主
调侃一番之后
马保国发了一条微博
宣布退出武林
但没过几天
他又在微博上开通了“真爱粉”功能
粉丝只有花钱注册为“真爱粉”后
才能观看他的最新视频
此外
马保国还频繁出现在公众视线
走穴、参加网红活动
卖自己出版的书籍
还自曝签约院线电影《少年功夫王》
甚至
被他带火的网络词语“耗子尾汁”
都被抢注成公司
前一天还宣布回归平静生活
后一天就宣布拍电影
网友惊叹
马保国团队
想把流量变现的速度有点快
看来是“有备而来”
正如一位网友在马保国的微博下评论:
鬼畜视频本应是带给人们快乐
但如果反倒助长骗子
那么相关的资本和平台就应该好好反省
好自为之
来源:综合新闻晨报、人民日报、观察者网、澎湃新闻、腾讯视频等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