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病是世界医学界公认的疑难杂症,发病率极高,中老年人是高发人群,我国仅骨关节病患估计就有一亿以上,而且患病人数还在不断增长以及年轻化。虽然骨关节疾病并不直接威胁生命,但长期疼痛,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此病的致残率极高,曾被称为“不死癌症”。
那么,为什么骨关节会发出“咔嚓”的响声呢?
由于关节长年累月的负重以及活动的摩擦,致使关节软骨发生了损伤以及退化性变化。由于缺少软骨的保护,骨表层的摩擦力增大,关节活动时将有可能出现局部肿胀,导致疼痛,活动障碍伴有摩擦感,如活动时发出“咔嚓”的响声,这就是骨关节炎。
骨关节的软骨长什么样的?
关节软骨是透明软骨,呈半环形框架,类似拱形球门,其底端紧紧附着在下面的骨质上,上端朝向关节面,这种结构使关节软骨与骨紧密结合,从而可以有效的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
有研究表明关节软骨的主要成分是氨糖,它是形成软骨细胞的重要营养素之一,有修复受损的骨关节软骨的作用。倘若,骨关节上的软骨重要成分氨糖缺失,那么,软骨则不能正常工作,导致一系列的骨关节损伤。
关节疼痛不但会给患者带来痛苦,还会造成关节畸形以及功能障碍,生活无法自理。因此预防骨关节疾病尤为重要,除了日常保健外,还需要做到及时接受正规治疗。
护膝请做好以下几点
1、坚持锻炼
坚持体育锻炼,特别已患有关节炎的患者,更需要保证每天有一定的运动量,长期运动可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切记长期足不出户,久坐或久卧。
2、控制体重
体重过重,会使关节结构加速磨损、老化,引起变形性关节炎。所以,减轻体重,能有效减小关节的负重,减轻负担,降低骨关节的磨损;
3、注意保暖
经常有关节疼痛的患者都会有一个感觉,天气变化,关节会有强烈的痛感,跟天气预报似的。中医看法:关节痛与风、寒、湿、邪关系最为密切,寒湿侵袭,使关节肌肉气血凝聚,血循环不畅,是使关节疼痛引发与加重的重要诱因。而西医看法:潮湿的空气和冷空气更容易引起关节内炎性因子的活跃。
因此需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涉水淋雨,长时间的吹空调,防止关节疼痛加重。
4、避免负重
长期需下蹲干活的人,最好有个支撑点,可选择坐个矮凳子,可以有效“节省”膝关节寿命。
5、适量补钙
学会科学饮食,注意钙质摄入。骨质疏松的严重后果就是骨折,当然也包括各个关节部位。要从儿童期就开始吃富含钙、低盐和适量的蛋白质饮食,例如牛奶,虾皮等食物,多晒太阳。中老年人也得注意预防骨质疏松,可服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钙胶囊等,有助增加骨密度,为关节“加油”!
6、重视疼痛
疼痛是报警信号,若疼痛加重,需及时就医,查明痛因,了解病情的发展。此时,应该先休息,并采取药物或理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及时减轻与缓解疼痛,促进疾病康复。
7、重视治疗
俗话说:病从浅中医。大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关节疼痛并不是大家都会重视治疗,长期忍痛不予治疗,其实是最愚蠢的做法。早期忽视治疗,病情拖得久,将会导致关节畸形,活动受限,生活无法自理,甚至终生残疾。
无论是日常的护理、康复锻炼还是正确的治疗,都一定要持之以恒,才能达到康复的目的。
温馨提醒:除了定期复诊和每天坚持吃药外,配合高蛋白的健康饮食和适度的运动很重要。首先,要绝对戒烟、戒酒!第二,忌多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高糖食物。第三,适度运动,比如每天慢步走半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