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到春节,壮观的返乡队伍,潮水般浩浩荡荡,纵横大江南北。
与家人团聚,吃上一顿热乎乎的年夜饭,就很治愈,民以食为天。
或是呼朋唤友,看上一部电影也挺好。
伴随春节期间的观影需求,春节档应运而生。
06年以前,春节一词家喻户晓,但春节档三个字却鲜为人知。
06年以后,春节档开始被媒体频繁提及。
那一年,国产片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只有李连杰的《霍元甲》。
《霍元甲》
票房算起来,整个春节档也不过8000万,破亿都没有做到。
真可以用“寒酸”二字概括。
07年的光景并不比06年好上几分,一切温如故。
有港片《门徒》,也有进口片《007:皇家赌场》,就是没有非看不可的理由。
是唠嗑没意思,还是小品不好看,非要看电影?
08年,我们等来了星爷,也等来了周杰伦,还是于事无补。
惊天动地是没有的,惊艳观众也是没有的。
星爷的《长江七号》不够星爷,雷声大,雨点小,争议还不少。
《长江七号》
周杰伦的《大灌篮》也只是粉丝的一场狂欢,资深影迷并不买账。
09年的春节档,星爷不在,杰伦没来,但吴宇森带着《赤壁》粉墨登场。
梁朝伟演周瑜,金城武演诸葛亮,张丰毅演曹操,张震演孙权。
这是观众第一次在春节档看到史诗巨制。
《赤壁》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三国故事,家喻户晓,大荧幕上得见如此题材,那年头实属难得。
至于拍的如何,看过的人心里有数,倒是这阵容,着实强悍。
只是那一年真正强悍的是宁浩。
宁浩导演的《疯狂的赛车》,以小博大,以黑色幽默引人入胜。
《疯狂的赛车》
那一年,徐峥、宁浩、黄渤,国片喜剧界的三巨头,开始崛起。
相较中规中矩的吴宇森,这才叫惊喜。
09年之前,春节档见不到像样的内地影片。
不是好莱坞的进口片,就是港台影片,《疯狂的赛车》是个不小的突破。
但对于春节档来说,更大的突破还是来自好莱坞大片。
2010年,注定将载入中国电影的史册,因为一部电影:《阿凡达》。
关于这部电影的赞誉,那叫一个铺天盖地。
3D的视觉奇观从未如此震撼,就连电影院都排起了浩浩荡荡的长队。
大家不辞辛苦,远道而来,只为见见有口皆碑的《阿凡达》。
这不仅是好莱坞电影的新纪元,也是春节档的新纪元。
这个新纪元,是一个叫卡梅隆的猛男,用十年如一日的寂寞,换来的。
《阿凡达》
此后,高歌猛进的不只是春节档,还有电影院和荧幕数。
更多更好的电影院,开始拔地而起,更高清的巨幕,加速布局。
直到现在,那么多3D电影加起来,也不如一部《阿凡达》所带来的震撼。
第一次,总是令人难忘,就像初恋,极尽纯粹,又极尽浪漫。
从《阿凡达》开始,春节档走进电影院,渐渐成了中国人的春节新习俗。
2012年,虽然没等来《阿凡达2》,却等来了《碟中谍4》。
还有“钢铁侠”主演的喜剧推理片,《大侦探福尔摩斯》。
阿汤哥攀登迪拜塔的名场面,已成经典,他再次证明自己,宝刀未老。
《碟中谍4》
在这把宝刀面前,国片没有发光发热。
这一年的春节档,仍然是好莱坞种子选手的天下。
许是《阿凡达》的印象过于深刻,特效大片的震撼过于刻骨。
只有特效大片才能值回票价,这是当时很多人的想法。
这一点,星爷第一个不服,隔年就带来了《西游记降魔篇》。
要特效有特效,要情节有情节,要无厘头有无厘头。
在拍电影版《西游记》上,没有一个导演敢和周星驰正面掰手腕。
90年代的《大话西游》历经多年,口碑发酵,已成影史经典,影迷顶礼膜拜。
《西游记降魔篇》
因为星爷,2013年的春节档票房,飙升到7.8亿。
这一年,好莱坞毫无建树。
到《冰雪奇缘》上映时,进口片在春节档基本不存在优势。
2014年,这部迪士尼动画也成了春节档进口片的绝唱。
到2015年,好莱坞干脆避其锋芒,彻底消失在春节档。
王晶的机会来了,《澳门风云》三部曲开启,从14年到16年,一年一部。
他对春节档情有独钟,以快准狠的节奏,重复着当年的手艺,赚得盆满钵满。
《澳门风云》
就在《澳门风云2》热映之时,成龙带着《天将雄狮》入局。
这一年,平台票补,轰轰烈烈,来势凶猛。
光是《天将雄狮》,猫眼就补贴了5000万。
观众猛然惊醒,9.9元看电影,原来不是梦。
从15年开始,春节档就成了票补大战的战场,你方唱罢我登场。
原本不看电影的观众,因为票价实在便宜,也走入影院。
对观众来说,票补觉醒了灵魂深处、观影的主观能动性。
所以16年星爷的《美人鱼》,单片票房超过33亿,就不是偶然。
《美人鱼》
只是差强人意的《美人鱼》,却透支了观众的情怀。
为了星爷走进电影院,还当年的电影票,这种宣发,一次两次还行。
至于第三次第四次,就算是傻子也不会再买账。
票补是烧钱大战,一年两年还可以,三年四年吃不消,这不是办法。
17年的春节档,星爷联合徐克,再拍西游记,《西游伏妖篇》横空出世。
《西游伏妖篇》
这次饰演唐僧的不是罗家英,而是流量明星吴亦凡。
喜剧之王编剧,武侠之王导演,又是明星云集,少说也得30亿。
但实际票房,就连《美人鱼》的一半都没有。
倒是韩寒的《乘风破浪》成了口碑最佳,以小博大,终于10亿票房俱乐部。
对此,韩寒笑而不语:都是同行衬托的好。
《乘风破浪》
这一年最明显的是,明星云集的烂片开始不灵了。
观众用脚投票,表达自己沉默的愤怒。
从2015到2017,这三年电影行业一路高歌猛进。
电影院越来越多,巨幕厅越来越大,网络购票越来越方便。
像《阿凡达》那年排队如长龙,此情此景,已经一去不复返。
很多人发现,家门口就有电影院,看电影从未如此便利。
但是唯一不变的,是国产电影的质量。
铺天盖地的宣传,轰炸式的安利,各种噱头,各种卖点。
一旦走进电影院,就恍然大悟,自己又被忽悠了。
中国观众的要求并不高,只想在春节档,看几部值回票价的电影。
这个小小心愿,终于在2018年实现。
林超贤带着《红海行动》雄赳赳的来到18年的春节档。
《红海行动》
在不被看到的情况下,口碑一路飙升,票房后发制人,逆袭成为第一。
主旋律战争片,第一次在春节档证明了自己。
不是只有合家欢才适合春节,硬汉和热血的能量同样不可忽视。
该片是《湄公河行动》的全面升级,火力全开,从头打到尾。
原来,不只好莱坞能制造视觉奇观,我们也可以。
影片36.5亿票房不是炒出来,货真价实,心服口服。
相比之下,《唐人街探案2》倒是没这么惊心动魄。
不过陈思诚的才华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鬼才之名,名不虚传。
《唐人街探案2》
悬疑烧脑,侦探冒险,幽默诙谐,特效奇观,同样值回票价。
又一个成熟的类型片导演开始崛起,这是好事。
陈思诚和林超贤,就是这一年春节档的国片之光。
到了19年,资本泡沫破碎,热钱潮水褪去,质量过硬的电影才能活下来。
还好,我们等来了《流浪地球》,男主角又是吴京。
在这之前,他已凭借中国影史票房冠军《战狼2》,家喻户晓。
就连吴京也没有想到,《流浪地球》会拿下46亿的票房,成为一匹黑马。
这匹黑马,不仅票房丰收,也成了国产科幻片的扛鼎之作。
年度国片之光,非他莫属。
《流浪地球》
2019年,在很多人看来,是科幻元年。
每一个类型片的崛起,都是一方新世界的大门向我们敞开。
吴京和郭帆就是想证明,科幻片好莱坞能拍,我们也能。
对手都是种子选手,但他们做到了。
宁浩、黄渤、沈腾、韩寒、周星驰、王宝强,都是劲敌。
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春节档成了国产片的最强档期。
2019年春节档
2018年开始,媒体每年都会重复一句话:今年是最强春节档。
这话放在18年没错,19年也没错,今年更是错不了。
2020年,才是近十年以来,最强的春节档。
从六部大片来看,谁都有希望成为国片之光。
陈思诚、陈可辛、徐峥、林超贤、成龙这些老玩家们,个个功力深厚。
而《姜子牙》这部动画,也是国漫之光的潜力股。
2020年春节档
期待之高,品相之好,类型之多,导演之强,十年以来,堪称最强。
纵观这些年的大趋势,春节档越发成熟。
观众越发成熟,审美越发提高,好片接二连三崛起。
从好莱坞大片制霸春节档,到国片开始雄起,一路披荆斩棘。
若从《阿凡达》算起,十年时光,忽忽而过。
从一片蛮荒到群雄争霸, 国片之光,终于开始照亮东方。
春节档十年进化史,进化到现在,就是一句话。
好片上天堂,烂片下地狱。
(独狼映画编辑部:少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