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冬又来,忽而入冬,春节在即,时光年轮圈圈转准,转眼又是一年。
这一年,如白驹过隙,快是快了点,再回首,亦有不少沧桑变化。
若说时代变迁是大叙事,那么娱乐圈众生相的起起伏伏,则是小着眼。
戏里戏外,每个演员都能找到自己的角色。
适合的也许就是最好的,最好的,也许就是观众眼中的历历在目意难忘。
有人崛起,就有人陨落,升起来的是明星,落下去的是流星,曾几何时星光熠熠。
吴京延续着硬汉派,继续在大荧幕上横冲直撞,彰显男儿本色。
短短三年时光,他于无意之间,叙说着中国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
属于过去时的《攀登者》,属于现在时的《战狼2》,属于将来时的《流浪地球》。
仅这三部电影,票房已然累计百亿,这新晋票房帝果然当之无愧。
吴京做过港漂,拍《杀破狼》时,动作戏比甄子丹还拼,待遇却比群演还差。
这些,已成过去,每每有八卦的媒体问及,吴京一笑置之,高处不胜寒。
等到《战狼3》上映时,吴京的事业,或许是下一个珠穆朗玛峰。
高处不胜寒的,还有肖战、李现、王一博。
一部《陈情令》,诞生了年度古装CP,蓝忘机和魏无羡,令多少陈情女孩泪奔。
提前观看大结局,衍生晚会,盛典合体,有他们的地方,就有热血沸腾。
今年,肖战刚好30岁,而立之年,终于迎来自己的人气巅峰。
在成名要趁早的娱乐圈,他这叫大器晚成。
一个人登机,没有团队,没有助理,这样的日子,终于一去不复返。
从配角到二番,再到男主角,肖战一路走来,起步的晚了些,但脚踏实地。
他的座右铭是:有趣的灵魂。
比肖战小6岁的王一博,亦如是。
他们笃定自己能火,但火到更新换代,谁也没想到,饭圈的力量大到不可思议。
相比之下,李现则略有不同。
童星出身,拍完《万箭穿心》这部文艺片几乎就快销声匿迹。
直到拍完《河神》,这位宝藏男孩才广为人知。
之后,他又马不停蹄的进入剧组,拍摄《亲爱的,热爱的》和《剑王朝》。
一部现代都市戏,一部古装武侠剧,都已播完,人气超凡。
李现用了三部戏三个角色,终于走入观众的心坎儿,终成实力派“现男友”。
娱乐圈就这么大,顶流角色就那么多,有人崛起,就得有人沉沦,难免的。
崩塌的最壮观的,是主演《上海堡垒》的鹿晗。
若说《流浪地球》开启了国产科幻片的元年,那么《上海堡垒》就是五味杂陈。
刚刚开启的科幻大门,刚刚振奋的观众热血,顷刻间化为乌有。
男主角成了众矢之的,鹿晗成了背锅侠,掩盖不了剧本的一地鸡毛。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
国产电影的转型在轰轰烈烈进行,跟不上节奏的大制作,上映了也是炮灰。
口碑以社交媒体为空间,光速般传播,口碑扑街,票房滑铁卢,一夜之间。
别问,问就是排山倒海,问就是口诛笔伐,观众从未如此痛恨一部烂片。
这一年,易烊千玺20岁,弱冠之年,好运连连。
综艺《这!就是街舞》,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电影《少年的你》。
还有轰动一时的演唱会。
四字弟弟全面开花,鲜肉、小生、流量,都在渐行渐远,沉淀的是表演实力。
转型演员的易烊千玺,谁也不曾想到,会如此惊艳。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他的演员之路,起点再高,也是刚刚启程。
雷佳音的吃相,也是《长安十二时辰》的众生相。
能吃是一种福气,能放开演也是一种福气,雷佳音,有福的演员。
宁浩对他有知遇之恩,徐峥对其有赏识之情,《黄金大劫案》是第一个高峰。
打磨数年,今年的雷佳音大爆发,中年男演员的大好时光,他没有辜负。
现在的戏,现在合作的咖,按他的话,都是在演话剧时梦寐以求的。
好戏接到手发软的雷佳音,再回首,忽然发现,已经好久没有演过话剧。
胡歌对话剧倒是情有独钟,《如梦之梦》演了好些年。
今年,胡歌和谭卓还会去演《如梦之梦》,不为钱,只为话剧的这份乐趣。
电影,也渐渐成了胡歌的转型重点。
第一次大荧幕担当男主角,交给了刁亦男。
湖北小镇,光怪陆离,灯红酒绿,夜色迷离,虚实之间,人性复杂着挣扎着。
从《琅琊榜》走出来,胡歌真正成了电影演员,为拍戏,豁出去。
片尾的子弹很致命,戏中人死透了,戏外人成长了,不复当年,大步向前。
演电视剧的开始演电影了,演电影的开始演电视剧了,大势所趋。
去年是陈坤,今年是张震,选的都是古装戏,女主角很巧,都是倪妮。
这样的角儿,口碑好,演技佳,就是片酬有点贵,其他的还真没得挑。
张震的《宸汐缘》火了,其口碑是文火炖出来的,接地气,很有东方韵味。
没有大师侯孝贤,没有墨镜王家卫,就没有如今特立独行的演员张震。
平时深入简出,拍戏低调零绯闻,将演员进行到底,这点,像极了金城武。
但不像古天乐,香港演员界硕果仅存的劳模帝,一年上映七八部戏。
输出一如既往的稳定,《使徒行者2》《扫毒2》《追龙2》。
一脸正经,不苟言笑,戏里戏外的古天乐,一点都不二。
类型单一,数量高产,质量稳定,难怪人称,行货影帝,真是名副其实。
TVB最后一位天王,命数尽在此间。
香港电影时代不再,青黄不接,古天乐无奈扛起大旗,绽放最后一抹余晖。
新婚没几年的张若昀,却是意气奋发,名满京华。
范闲一角,空谷绝唱,名场面接二连三,唐诗三百首信手拈来。
架空的《庆余年》,通过范闲的一路逆袭,叙说着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
火的不只是男主角张若昀,还有诸多配角,诸多成名已久的老戏骨。
这部年度王炸,最是念念不忘的,不是激爽的情节,而是小人物的真性情。
人演活了,情节就算逻辑掉线,总还是鲜活的。
蓦然回首,中学岁月谁还记得分明,谁是什么性子,总还是难忘的。
好的故事,会给主角制造不好的事故,接二连三,步步惊心。
生活则没那么多事故,也没那么多故事,岁月静好,平淡是真,如是而已。
看戏,就成了世人梦游春秋八荒的娱乐。
宏大的叙事,微观的情爱,或是霹雳弦惊,或是花前月下,都在虚实之间。
人世间的浮沉,皆有难忘的瞬间,你方唱罢我登场。
戏里戏外,谁都想找到真正的自己,最棒的自己。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时而有常,时而不常,角色与你我的命运,在轰然的时代脉搏下共生共鸣。
一年承载不了这么多记忆。
多少年才可以?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