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宇夸女儿喜欢音乐:音乐启蒙做得好,孩子真的更聪明!

2021-01-25     喵姐早教说

原标题:华晨宇夸女儿喜欢音乐:音乐启蒙做得好,孩子真的更聪明!

最近大家肯定跟我有一样的感受,就是瓜太多,一个比一个魔幻,都有点不知道吃哪个了。

比如华晨宇和张碧晨竟然有个孩子,张碧晨怀孕就跑了,华晨宇说他也是刚知道……没想到言情小说里的套路成了现实。

华晨宇自己发文承认了,还发了一篇温情满满的小作文:

众所周知,华晨宇和张碧晨都是歌手出身,俩人在音乐上都颇有一番造诣,所以华晨宇说自己女儿喜欢边跳边唱,看来是遗传到了父母的音乐基因呐。

明星的事儿咱们八不明白,作为一个严肃的育儿公号,咱们今天就来聊聊孩子音乐启蒙的那些事。

虽说音乐天赋是要靠遗传的,但是对音乐的热爱和节奏的感知,却是宝宝与生俱来的天性!

很多孩子听到音乐就会跟着节奏嗨起来了。虽然动作简单,来回来去就那么几个,但是他们跳得都特投入特带劲儿。半岁的宝宝,就能随着音乐挥动胳膊。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培养宝宝对音乐的热爱呢?推荐从下面几点入手!

01

塑造一个充满音乐的环境

很多人都想知道,宝宝多大开始就可以听音乐呢?

你可能想不到,其实怀孕的时候宝宝就可以听音乐了!

怀孕4个月后,胎儿对声音已相当敏感,其声音来自母体内大血管的搏动,其节律与心脏跳动相同,还有规律的肠蠕动声音。胎儿在宫内就有听力,能分辨和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并能进行“学习”,形成“记忆”,可影响到生后的发音和行为。

因此,我们应该利用胎儿听觉的重要作用。给与良好的声音剌激,促进宫内听力的发展。

为了对胎儿听觉的训练和提高,在孩子3个月以前,每天可定时给他放一些旋律优美的古典乐曲,每次15分钟。

02

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当宝宝出生之后,日常生活中也要让宝宝多多感知音乐呀!

不要疑惑孩子这么小,能不能听懂,音乐是世界语言沟通的桥梁,即使是还不会说话的婴儿也喜欢听。并且音乐不仅可以促进大脑听觉皮层和神经系统的发育,还能促进大脑不同部位的交流和沟通,使大脑技能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孩子整体的智力活动水平。

在家的时候可以多给他们播放音乐来聆听,说说有节奏感的儿歌,如果有机会还可以带宝宝去听听儿童音乐会等。

另外,很多公共场所都会播放好听的音乐,比如商场,超市,餐厅,在这种环境下妈妈要引导宝宝去聆听与感受,教育效果也不错呀!

03

从生活中寻找音乐节奏

宝宝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节奏也无处不有,无处不在,节奏感在孩子音乐活动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音乐节奏感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事情,可以让孩子在节奏中感受音乐的美妙以及理解、领悟音乐节奏元素并且提高对音乐欣赏的能力。

我们的心跳、呼吸,走路、跑步,都具有一定的节奏。除了这些固定的节奏,还要让孩子接受一些变化的节奏,比如用拍手、跺脚,敲击物体等。用嘴念也可以,“镪-镪-起镪起,起镪起镪-起。”

你可以试着让宝宝用耳朵去听,去感知,比如,钟表的滴答声,风吹动树叶时的沙沙声,下雨时的哗哗声,水滴的嘀嗒声,汽车喇叭的滴滴声……

让宝宝在寻找中感受节奏,对音乐产生真爱。节奏是宝宝对音乐最先感知到的要素。

04

多跟孩子做有节奏感的游戏

敲敲打打能最直观的让宝宝感受到节奏的快乐。

准备点打击乐器,比如,沙锤、小鼓,响棒,三角铁等。用拨浪鼓、铃鼓打出有节奏的声音让宝宝听,然后,让宝宝自己拿着敲打。

小鼓能发出咚咚的响亮的鼓声,对培养宝宝的节奏感有很好的作用。通过观察击打鼓后,鼓声就会响起来,能让宝宝明白击打和出声之间一一对应的逻辑关系。

家里的杯盘碟碗也可以给宝宝敲起来。在敲打的过程中,宝宝能感知到声音的轻,重,急,缓,长,短。

还可以用两块竹板(可用积木代替),敲打出快慢、长短不同的声音,以表示不同的动作。让宝宝听一听,哪个声音像马儿在奔跑?哪个声音像大熊走来了?

宝宝自己动手敲鼓,还可以锻炼手部肌肉,锻炼手眼的协调能力。

当宝宝可以感受到音乐的美好,妈妈就尝试引导宝宝用身体和动作来表现。

比如,模仿大象走路,小鸟飞翔,通过拍手,拍腿,拍屁股等身体部位,来表现刮风啊,下雨啊,打雷啊等等,把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用动作表现出来。

05

给宝宝报兴趣班要慎重

过早的正规音乐训练,对年幼的宝宝并不合适。不过,从孩子小时候开始,父母倒是可以让他广泛地接触和音乐有关的事和物,比如:在游戏中,孩子可以了解声音的大小、快慢、长短。甚至是音色和音质的变化。

想培养孩子音乐的热爱初衷是好的,但是,对小孩子来说,感受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信息刺激源比其他都更重要。

而且乐器不是学习音乐的唯一方式,虽然让孩子学习和掌握一种乐器的演奏技巧是一件很让人骄傲的事,但对于0-3岁的宝宝来说,的确没有太大的必要。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让他听听音乐或是唱唱儿歌,玩玩音乐游戏就可以了。

如果你想给孩子报个班,认认真真地培养一个兴趣爱好,你首先就得端正自己的目的。

中国很多父母对待孩子学习都特别认真,要么不学,要学就必须以音乐家为己任,不断努力不断学习,直到功成名就。你得搞清楚,我们让孩子学习,只是为了培养他的兴趣和爱好,在学习的过程中带给他更多快乐。

如果从主动喜爱变成被动强迫,那这事就没有快乐可言了。时间久了,兴趣也该拜拜了。

不同的乐器对孩子的年龄有不同的要求,一般都要到孩子四岁的时候才开始学习乐器。而我们说的上面所有的准备,都会为孩子的音乐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不管是睡前为孩子哼唱几首摇篮曲,还是静静相拥着听一首优美的旋律,都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满满的爱。而当孩子情绪不佳时,一段旋律或悠扬或欢快的曲子可以起到舒缓情绪、放松心情的作用,这就是音乐的力量。

我们教孩子音乐,不是一定要培养他们成为音乐家,而是希望他们在获得很好音乐感知能力的同时,其他领域的潜能也获得更好的发展。

孩子不必成为音乐家,但是可以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为了不错过我们的推送,

请将我们设置为 “星标或者点击 “在看”

喵姐早教说感谢多年陪伴的你,

一起进步,一起做更好的父母~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hAtDOHcBct9sAqDc5tL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