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小女孩坐公交差一元大晚上被司机赶下车,规矩撞上人情你站哪边

2019-09-09   小雪老师讲故事

记得以前看TVB的律政剧,总会有一些身世可怜、迫于无奈的人不小心触犯了法律,将会面临惩罚。作为观众的我常常会为这些人物感到心疼、希望他们能够被宽恕。这个时候主角们也都会适时的跳出来说上一句:“法理不外乎人情。”然后开始大段的煽情,把每一个人说的潸然泪下,于心不忍。

前一段时间在看被称为今年国产电影最近预定的《我不是药神》时也有同样的感觉。在徐峥扮演的程勇到了影片的后半段,洗心革面,放弃利益、放下生意,哪怕是冒着被抓的风险和赔本的前提下,毅然决然的选择继续铤而走险,为病人们走私印度药物。而周一围扮演的警察则一步一步的接近真相,眼看要对程勇布下天罗地网的时候,我特别的紧张。一方面明明知道程勇是在犯法,一方面却因为他的善良而不希望他被警察抓住。




尤其是当这位老奶奶出场,对警察说了这一段感人至深的话时,我几乎彻底站到程勇这一边。


这样规矩与人情的碰撞常常在影视作品里上演,每一次都能毫无例外的戳中我们这些观众的泪点。

但是在一天晚上,规矩与人情碰撞的桥段,却在湖南的一台公交车上真实上演。而其中的一对主人公,是两个十来岁的孩子。

佳佳和媛媛每周都会一起坐公交车去上舞蹈班,但是这天晚上七点多钟她们放学之后登上公交车,却被司机赶了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公交车的票价是两元钱一个人,而两个孩子在上车之后一共只投了两元钱,之后在司机的催促之下,又投了一块钱,因为票价不足,最终在坐了一站之后被司机赶下了车。

这让孩子的家长很气愤,她认为这不是钱的问题,司机这样对待两个孩子实在有些粗暴和不负责任。


也有不少网友站到了孩子和家长这边,认为即便孩子少投了钱,只要说清楚就好了,没必要赶她们下车。大晚上的对于孩子来说很不安全,司机太缺乏同情心。还有网友说跟小孩子较什么真,司机自己给他们补一块也行啊。

这些网友应该是和小雪老师看剧时的心态一样属于“人情派”,坚定的站在更值得同情更弱势的孩子这一方。

但是司机的说法却不同,他表示让自己真正生气的不仅是两个孩子没有付够车票钱,这方面他只是出于职责进行提醒和监督。而更让他气愤的是他感觉两个孩子从一开始就打算蒙混过关,欺骗自己,在被提醒之后依然没能补交所有车费,所以一气之下才把孩子赶下车。

听了司机的说法之后,也有不少网友站到了司机这一边,认为司机守规矩尽职责没错,而孩子的规则意识和诚信更要从小树立。





这些人应该就是属于“法理派”一边的支持者。

守诚信依规矩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尊老爱幼也同样是。当这两者碰撞到一起,自然不免会激起大家的一番热烈讨论。

由于网络上能看到的视频、图片等很难全面还原当时的情况,而双方的说法又难免会带有一些主观色彩,具体真实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我们不能完全了解。

不过我相信在当时,对于孩子和司机双方都有更好的选择,来避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首先当然是孩子的安全问题是第一位的,司机不应该直接选择在天黑的时候把两个未成年的孩子赶下车。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应该有一颗包容和有爱的心,至少对孩子们应该多层责任,多一点保护。如果发生了什么危险相信是所有人都不愿意见到和后悔莫及的。

坚守职责当然没错,但是司机完全可以多一点耐心好好跟孩子沟通,让孩子明白自己为什么坚持要求她们补上车票,并询问孩子是否是没带钱或者有什么困难,鉴于天色已晚,也完全可以用更灵活的方式来进行处理,比如让孩子下次补上之类的。一时气愤赶下两个孩子的结果就是大家都不愉快。



而家长如果平时能很好的对孩子进行诚信教育,教会孩子要诚实的做人做事,树立守规则的意识,可能就不会产生孩子欺骗司机的争议。事后更不能用“不是钱的问题”来模糊概念,顾左右而言他。这只会给孩子做出坏的表率,让孩子学着狡辩和不讲理。因为在这件事情中,“几块钱”恰恰就是核心问题,回避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如果孩子的确存在欺骗司机的行为,家长就应该让他们为此向司机道歉,并告诉他们不能再这样做。承认自己的不妥并不是就理亏,也不丢人,更不会说因为你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就不能追究对方的不合适做法。只会让你和你的孩子显得更加坦诚和勇敢。



孩子如果确实钱不够的时候能够跟司机好好解释,说明情况,寻求帮助,而不是给人一种蒙混而过的印象,相信司机也不会觉得自己被戏耍从而赶她们下车。

有时候或许这种规矩与人情的冲突,就是双方都选择了一种相对不妥的方式,切割了互相理解和沟通的纽带而形成的吧。

这件事里你站哪一边呢?你又有什么样的见解呢?留言说一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