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东北越来越冷,继上次下了今年第一场雪后,吉林似乎已经成功入冬。
当时发了一条朋友圈,好多南方的宝爸宝妈给我留言:我们这里还穿着短袖。
不得不说,我有点羡慕
咱们说回正事儿,天气转凉,最近和一个两娃妈的朋友聊天,她家二宝本来就不爱洗澡,现在冷了,就找各种理由拒绝洗澡。
朋友说:“洗澡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你也不能和他发脾气,但是不洗澡又脏,每次洗个澡就得斗智斗勇,连哄带骗,累死了。”
我哈哈笑了一声,表示理解。因为沙沙小时候还好,但是妹妹家的孩子不爱洗澡,每次妹妹一说洗澡外甥小脸抽抽得跟包子一样,有时候给他搓澡,稍搓疼了他还叫。
孩子不爱洗澡这个问题很普遍,但是解决起来却让很多家长不知从何下手。
今天我就给大家找来了一个绘本《我爱洗澡》,被誉为让孩子爱上洗澡的想象力杰作的绘本。
作者是有着“与温暖童年最接近”的画家林明子,我们之前讲解过她的绘本《第一次上街买东西》,是一个很温暖有爱的故事,戳这里可以看
绘本赏析 | 面对人生的“第一次”,孩子缺乏信心,就给他看看这本书
经过周围多个家庭的”真实检测“,这个故事很受小朋友喜欢。
以第一人称讲述故事,暖暖的色调,清新的画风,朋友家二宝从翻开第一页,就被深深吸引了,现在对于洗澡已经不抗拒了,让我们也来看看这个故事吧。
绘本解析
封面+封底
这个绘本的封面和封底连在一起是一幅画,画中的小男孩阿真就是本次故事的主人公。画面整体是暖黄色,还有很多浴液泡泡在飞舞,浴室里的湿气和温暖扑面而来。
阿真正在给一只河马洗澡,河马眉开眼笑的样子看起来舒服极了,河马身边还有一只小鸭子,两只洪氏环企鹅,一只海狗和一只海龟。
这些生活在水中的动物为什么会和阿真一起洗澡呢?作者的脑洞不是一般大,我们接着往下看。
扉页
翻开书,画面里漫溢着浴霸打出的暖黄色灯光和氤氲的气息,画面中没有人物没有文字,却把洗澡时的气氛描绘的让人身临其境,如果洗澡之前用这本书做预热,会给孩子很温暖的感觉。
研究显示:黄色能刺激人的大脑,可以治疗沮丧,帮助重新唤起对生活的热情,还有自信与乐观,同时更吸引人的注意,让孩子对洗澡故事充满期待感。
画面中的阿真正在脱内裤,旁边散落着外衣外裤,脸蛋被热气蒸得红扑扑,阿真要去洗澡啦,旁边的小鸭子还在一旁等他呢。
1
我最喜欢洗澡了,我洗澡的时候,总是带着小鸭子波卡。波卡也喜欢洗澡。嘎啦嘎啦嘎啦,打开浴室门,浴室的地很滑,要小心哟!
阿真去洗澡,他很开心,还在嘴里模仿着浴室门打开的声音,这里也提示了小朋友们:浴室地滑,一定要小心,可以像阿真一样走进去,轻轻抬脚,膝盖微曲,手扶门框,还要记得带上自己的好朋友哟。
2
打开浴缸的盖子,哈!热气腾腾!
这一页有个隐藏的画面是我看了三遍才发现的:阿真掀开盖子后,波卡的眼睛反而是往上看的,因为雾气蒸腾时正好是一只小鸭子的形状!这个细节太让人惊艳了。
家长可以一步一步引导孩子发现这个细节,当孩子发现后家长给予及时的鼓励,在洗澡时也可以让小朋友期待一下每天的雾气形状都是不一样的,充分调动孩子想象力与主观能动性,这也是个好玩的洗澡游戏。
3
波卡先进到了浴缸里。
“波卡,水热不热?”我问。“不冷也不热,正合适。”波卡回答道。
阿真和波卡的对话完全来源于生活,洗澡第一句话总是问问水温,仿佛是我们生活场景的一种再现。
4
我冲完身子,也进到了浴缸里。“阿真,水热不热?”妈妈在门外边问道。“不冷也不热,正合适。”
阿真舀起热水给小鸭子冲洗,门外的妈妈也在关心水温,看样子阿真的生活智慧来自于妈妈。
5
泡了一会儿,我从浴缸里出来,开始洗身子。我会自己洗,毛巾抹上肥皂,搓搓胳膊、肩膀、前胸、后背,使劲儿搓就好啦。
波卡不洗身子,只知道在浴缸里玩。
扑通……我还以为波卡钻到水里不出来了呢,可它又慌里慌张地浮了上来,叫道:“阿真,浴缸底下有一只大海龟!“
阿真不仅爱洗澡还会自己搓澡,各个角落面面俱到,是个具有独立能力的孩子,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而总是忘记培养他们的生活技能和生活习惯,把精力集中在分数上。
然而,一个具有独立生活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孩子,未来一定不会差。
6
哗啦啦——一只大海龟从水里钻了出来。
“海面上可比海底热多了。”海龟说。“这里才不是大海呢!”波卡说。“嘿嘿嘿,不是大海,难道是大河吗?”海龟问。
“也不是大河。是一个浴缸,我们家里的浴缸!”我说。只见海龟伸长了脖子,说:“是吗?那么请问,浴缸里也有企鹅吗?”
阿真显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一场奇幻的洗澡之旅就此拉开帷幕。
7
我回头一看,身后站着两只企鹅。是两只小企鹅,长得一模一样,个头也一样高。它们俩一齐冲我行了个礼。
他们是双胞胎,一个叫吉姆,一个叫吉恩。
“不过,现在我是哥哥。来的时候我们俩比赛,我赢了!”吉姆说。“是呀,我们俩总是比赛,谁赢了,谁就是哥哥。”
吉恩说,“所以呀,你别看现在吉姆是哥哥,在这之前,我是哥哥!”
“可是,在这之前的之前,我是哥哥呀!”吉姆说。“在这之前之前的之前,我是哥哥!”
吉恩说。“在这之前之前之前的之前……”吉姆刚说到这儿,我手里的肥皂一滑,摔到了地上,地上滑溜溜的,肥皂一下子滑走了。
8
“我们来比赛吧,谁先抓住那块肥皂,谁就是哥哥!”
说完,两只企鹅就“嗖”地一下滑了出去,去追肥皂了。
企鹅是用肚皮来滑行的。一眨眼就滑出老远!
肥皂在一块光溜溜的大石头那里停了下来。
这个画面与下一个画面是动画式,企鹅兄弟从上一页滑到了下一页,这里可以重点告诉孩子:企鹅不只会用脚走路,还会用肚皮滑行。
9
吉姆和吉恩几乎同时到达。吉恩稍快了一点儿,它正要用嘴去叼肥皂,那块光溜溜的大石头突然动起来,一口就把肥皂给吞了下去。
10
我们吃惊地抬头一看,哪里是什么大石头,原来是一头大大的,大大的海狗!
海狗明明把肥皂吞下肚去了,却装出什么都没干的样子,昂着头一动也不动。
过了一会儿,从海狗的嘴里冒出了一个肥皂泡。一个,又一个......一个接着一个,浴室里全是小小的肥皂泡。
故事里的小动物们都有着自己的鲜明个性,海龟是小迷糊,企鹅兄弟很淘气,而海狗则很优雅,昂起头颅吐泡泡,为浴室制造出了天真烂漫的气氛。
11
我们都被肥皂泡迷住了,只见海狗把一个肥皂泡顶在鼻尖上,滴溜溜地转了起来,越转越大。
最后,肥皂泡变得和天上的月亮一样大了。突然“砰”的一声巨响,肥皂泡破了!
12
这时,从身后传来了一个细细的声音:
“不要吓我好不好!你们还不知道吧,我胆子可小呢!
“ 大家一看,一头又肥又大的河马,从水里探出头来。
13
河马慢吞吞地出了浴缸,来到我身边。它看看还留在地上的肥皂泡沫,对我说:“你能帮我洗洗身子吗?你们还不知道吧,我可爱干净了!”
封面中的大河马终于出现了,我们印象中的河马有着巨盆大口还脏兮兮的,可是这一只却很有反差萌,声音细细胆子小小还讲卫生,这个形象会让孩子们对事物有着不同角度的思考,不要用刻板印象去看待别人。
14
于是,我用毛巾蘸上肥皂泡,开始洗起河马的身体来。擦出了好多肥皂泡。
“当心,别把肥皂弄到我的眼睛里去,会杀眼睛的!”河马说。
这里还有一个生活小知识:把肥皂弄到眼睛里,会杀眼睛的。小朋友洗澡时千万要注意。
15
“还有,别忘了帮我洗耳朵后面啊!“我开始擦河马的耳朵后边。
“再帮我好好洗一洗脚趾头。“河马说。我帮河马洗了脚趾头,顺便也洗了自己的耳朵和脚趾头。把巨大的河马彻底洗干净了,正要用水冲的时候,浴室里响起了一个洪亮的声音。
16
“来,让我来给你们淋浴吧!“ 哗——热水从天而降。大家一看,原来是一头大鲸鱼,所有人身上的泡泡都被冲走了。
河马害怕肥皂进到眼睛里,紧紧地闭着眼睛。淋浴停止了。“谢谢!“我冲大鲸鱼道谢。“这是我应该做的,不客气。“大鲸鱼笑呵呵地说。
17
“来吧,大家都进入浴缸里来吧!“我说。
鲸鱼的出现仿佛是整个故事的领导者,指挥大家去泡澡。
给孩子洗澡时,妈妈可以扮演鲸鱼的角色哦,给孩子洒水,玩玩游戏。大家别忘了,孩子不爱洗澡,但很喜欢玩水哦。
18
“然后,我们把身子全泡在热水里,数到50再出来!
大家依次跳进了浴缸里,我先从一数到十,接下来是波卡数10个,然后是海龟,海龟说完20直接跳到30,看样子他被热得受不了了,毕竟海龟是冷水动物啊。
19
接下来轮到海狗数,可是它只是仰着头,就是不开口。
没办法,只能河马来数。
20
“太简单了!你们还不知道吧,我是一个数学天才!“河马沉着地数了起来。
当它数到49时,大鲸鱼好像早就准备好了似的,大声叫道:“50!“
它把嘴巴张得太大了,好像肚子里的东西都可以看到。
听到这个喊声,妈妈来了。(这个地方就是虚实结合的相交点)
21
妈妈把浴室的门打开了一道缝,探进头来,说:“洗好了吗?来,出来吧!“
妈妈一探头,大鲸鱼,河马,还有别的动物,全都钻到水里藏了起来。
然后,就再也没有出来。
只有波卡没有藏起来。我带着波卡,出了浴缸。
22
走出浴室,妈妈正张开大浴巾等着我呢。
我朝着大浴巾扑了过去,妈妈提醒我好好擦干。
嗯,好香,好舒服。
23
最后,阿真裹着浴巾笑嘻嘻的问小读者:
我最最喜欢洗澡了,你也喜欢洗澡吗?
故事结束啦!好一个暖洋洋,香喷喷的故事,读罢之后只想躺进浴缸里,抛开所有烦恼,把自己交给热水和香气,看看能遇到什么海洋动物。
故事中随着每一种动物的出现,孩子都会惊喜一下,动物们身上有很多值得留意的地方,比如企鹅的品种是环企鹅属,企鹅用肚子滑行,海狗从头至尾没有一句台词,全神贯注的看着泡泡……
书中还有数数游戏,还在不经意中给独立洗澡的孩子们很多温馨的小提示,比如一开始,阿真就轻轻地告诉孩子们“浴室的地很滑,要小心哟!”
阿真给大河马洗澡时,通过河马的话告诉大家“别把肥皂弄到眼睛里,会杀眼睛的”。
还有“别忘了帮我洗耳朵后边啊”、“再帮我洗一洗脚趾头”,这些贴心的小提示,恰恰是孩子们洗澡时容易忽略的小地方。
动人的故事,饱满的情感和甜美的画面,都是让孩子们喜欢上这个故事的理由,相信以后每次洗澡,孩子都会问一句:
“水热不热?”
“不冷不热,正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