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盗墓笔记》的改编剧口碑上不如《鬼吹灯》

2019-06-06   烯财经

中国的盗墓影视剧,大部分出自两部书,一部是天下霸唱的《鬼吹灯》,一部是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

前者开创中国盗墓小说之先河,天下霸唱被誉为“中国盗墓小说的开山鼻祖”;后者则是在《鬼吹灯》大获成功之后,在一众跟风之作中脱颖而出,以其极具魅力的人物塑造,成为盗墓小说的另一座高峰。

十年之间,两大超级IP不断走上大小屏幕。

由于原作在粉丝中的巨大影响力,所以每一次影视化,不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会在影视、小说甚至二次元领域引发热议。

可以说,只要沾上“鬼吹灯”或者“盗墓笔记”的边儿,就算不刻意炒作,也能引发超高的关注度。

然而,看过这些影视剧的朋友几乎都发现了一个问题:在《鬼吹灯》系列改编剧备受好评的同时,《盗墓笔记》改编剧却逐渐沦为槽点和笑柄。

《盗墓笔记》自掘的“墓”

同时看过《鬼吹灯》和《盗墓笔记》原著的人恐怕都会有这样的感受:《鬼吹灯》内容比较写实,且前后情节连贯,再加上天下霸唱深厚的文字功底赋予小说的极强画面感,这些都大大降低了《鬼吹灯》在影视化时的难度。

相反,《盗墓笔记》的内容则更偏玄幻。我们必须承认,南派三叔的想象力可称得上是天马行空,但是他在将我们带进一个神奇魔幻的世界同时,前后内容不连贯,许多情节成为未解之谜,无法自圆其说的硬伤同样扎眼。

三叔身后留下的这一串深坑浅坑大小坑,使得在宏大叙事下本就容易让人眼花缭乱的故事线更加混乱,这就给《盗墓笔记》的影视化改编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改得多,会说你脱离原著;改得少,会说你前后不搭,情节混乱。

数不清三叔笔下的墓坑多,还是留下的“坑”多

此外,相较于《鬼吹灯》整体朴素扎实的内容风格,《盗墓笔记》的内容则显得有些矫情,书中那句著名的“用我十年时光换你天真无邪”更是透着一股浓浓的网文味道。

整体来说,《盗墓笔记》给人一种低端爽文的感觉,如果改编过程中不能将其消解,恐怕很难引起非原著党的观影欲。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盗墓笔记》讲得就是盗墓这件事,而盗墓这种行为是国家明令禁止的,所以在改编时针对这一点也要做出很大变动才能过审;

而《鬼吹灯》虽然也和盗墓有关,但故事情节的设置并不在盗墓本身,到后面更是发展成主人公为了治病才不得不下墓。这就让小说的价值观整体符合社会道德,不至于为此在改编时做太多变动。

实力派和偶像派的正面刚

《鬼吹灯》和《盗墓笔记》的pk,可以看成是当代演员实力派和偶像派的一次正面硬刚。我们可以盘一盘双方的阵容:

《盗墓笔记》代表队成员:鹿晗、李易峰、井柏然、张艺兴、杨洋、陈伟霆、唐嫣、吴磊、秦昊、王景春……

《鬼吹灯》代表队成员:黄渤、陈坤、舒淇、夏雨、靳东、潘粤明、辛芷蕾、杨颖、姚晨、陈乔恩……

上边一行几乎个个都是国内最顶级的流量明星,偶尔穿插一两个秦浩、王景春这样的实力派;下边一行几乎个个都是国内最顶级的实力派演员,偶尔穿插一两个杨颖这样的偶像派。

《盗墓笔记》一众主演

如果拼流量,《盗墓笔记》代表队完胜《鬼吹灯》代表队;如果拼演技,《鬼吹灯》代表队完胜《盗墓笔记》代表队。

事实也是如此,一众顶级流量给《盗墓笔记》改编剧带来了空前的热度,以至于2015年6月《盗墓笔记》在爱奇艺上线时出现观众挤垮服务器的盛况,以至于电影版《盗墓笔记》以1.3亿的成本最后斩获10亿票房,成为又一个以小博大的经典案例。

然而,对于凭借流量热度大发横财的《盗墓笔记》,观众评论的画风却经常是这样的:




和其他大部分流量剧一样,《盗墓笔记》播出之后全网一片骂声,骂编剧瞎改乱改的,骂演员演技不在线的,骂台词雷人的,骂5毛特效的……

一时间,骂《盗墓笔记》成了全网的政治正确。在那一刻,你说不清楚具体是什么毁了这部剧,仿佛连剧里人物多喘口气都会成为罪过。

“网上都说它拍的烂,但我还是买票去看了,就因为‘盗墓笔记’这四个字”一位知乎网友如此说。不知道南派三叔听到这句话后会作何感想?

流量是把双刃剑,当鹿晗李易峰们给《盗墓笔记》带来空前热度和曝光的同时,其自身硬伤也被无限放大。而除了提供流量,小鲜肉们对于剧集的帮助似乎并不大,甚至有时候他们自身糟糕的演技成了整部剧最大的硬伤。

与《盗墓笔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鬼吹灯》代表队成员对于剧集是实实在在的加分项。

其实无论编剧把剧本改的多么好,挑剔的原着迷都会给你挑出几处瑕疵。毕竟,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莱特,成千上万个鬼吹灯迷,就有成千上万个胡八一,成千上万个王胖子。

而在这种时候,就需要演员用演技去填充这些由读者转化过来的观众的想象空间。

当一个演员用高超的演技真正将角色演“活”的时候,即使角色与他心中所想仍有出入,他也一样会心悦诚服,甚至奉上膝盖。

毕竟,脑海中未经加工过的粗糙模糊的形象远不如经过编剧、导演和演员精雕细琢过的银幕角色有冲击力。

《寻龙诀》中黄渤剧照

而当你用空气般的演技塑造出一个连文字的表现力都不如的扁平人偶的时候,就不要怪网友们吐沫星子漫天飞了。

前几年,影视圈是“流量为王”的时代,《盗墓笔记》系列正是那个时代的典型产物。与之相对应的,在那个时代坚持走“内容为王”的《鬼吹灯》系列却显得有些“异类”。

可是,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返璞归真的那一天。喧嚣过后,洗尽铅华,大家睁眼一看,《鬼吹灯》还是《鬼吹灯》,《盗墓笔记》却不是那个《盗墓笔记》了。

我们期待《鬼吹灯》更上一层楼;同样,我们期待《盗墓笔记》能浪子回头。